分享

碰撞时尚,台州这一老手艺向“潮”而生

 窗前有树905 2023-07-11 发布于浙江

老字号简介

“高龙帽行”系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于1939年在温岭创办。“高龍”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浙江老字号”、“台州老字号”,且在全球16个国家注册成功,享誉国际市场。

在温岭,手工草编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已有用葛麻、苧麻和蒲草编制的篮、绳线、斗笠”;民国时期呈现出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户户编织忙”的兴旺景象。而今,也是当地一种“活着”的非遗,走在温岭的道地上,弄堂里,常能偶遇一些老人,鼻上架着老花镜坐在小板凳上,手指翻飞将细长的草绳编织成一顶草帽。

以草编帽为基础,温岭帽业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编织帽之乡”“中国帽业名城”“中国帽业之都”,同样依托蓬勃发展的帽业产业,温岭草编这门传统技艺和现代时尚紧密结合,草帽也从单纯防晒实用性功能,成为时尚单品。

作为温岭草编帽行业的佼佼者,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三代传承与创新,在古老的谋生技能上赋予品牌文化价值、增加时尚设计,让温岭草帽登上国际舞台引领时尚潮流。

据相关资料记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草帽编织业遍及温岭,一句“要想富,草编绣花找门路”的温岭民谣,更是道出了当时温岭百姓与草编这项技艺之间的亲密关系。

“我们家老一辈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做草编帽。”“温岭草编”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君标介绍,公司主打的“高”商标,也是源于其祖父陈继舜老先生于1939年在温岭创办的“高龙帽行”。

e8ac2d9b5d31317be16e840d9d7d284.jpg

到了1986年,陈君标的父亲陈根土子承父业,依靠拼借来的资金开办了温岭县高龙新基编织厂,并和妻子两人设计、生产、销售一把抓,短短几年创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帽子王国”。后为纪念父辈,陈根土将企业更名为“温岭市舜浦工艺美术品厂”,还注册了“高龍”牌图文商标,成为温岭最早注册的商标之一。

在上一代的熏陶下,陈君标对于草帽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1998年,从外贸专业毕业后,陈君标回到了舜浦,并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承担起公司的外贸销售,助力公司申请到了自营出口权,为温岭草编开拓出新的道路,新的方向。2003年,陈君标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将“高龙”商标在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16个境外国家成功注册,做强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1dc934b22a5d547a40ee389119aa21e.jpg

对陈君标来说,“高龙”这两个字不单单是一个地名、一个品牌,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传承。陈君标回忆,在注册境外品牌时,也曾犹豫过是否要另取一个更适合国际传播的品牌名。“最终连国外的朋友都建议我们用'高龙’。最近,我们刚刚对'高龍’中英文图文商标进行第四次的升级设计,并加上了1939这个数字,在品牌设计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同时,也突出了我们品牌的历史。”

传统老手艺,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潮中,继续保持富民产业的优势,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和国际市场接轨后,陈君标发现作为草编帽原材料的自然草,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温岭草帽编织使用的咸草,在保存、上色方面都有局限性,而且种植面积也在减少。”

为此,陈君标带领团队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数百次的实验,在1999年成功研制出了抗拉力、防水及色牢度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环保型纸类编织帽;填补了中国草编帽原材料单一性市场的空白。“除了用纸绳替代,我们现在也继续努力寻找可以用于编织帽子的植物类的新材料。”

为了让家门口的百年制帽工艺走出去,陈君标把研发触角逐渐拉长,力求传统原味与时尚美感,不断推陈出新,让百年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image.png

“时尚产业不及时更新就跟不上潮流,我们每年都要推出几百款新产品,除了疫情期间,我们每年都会派设计师出国,去美国、法国、日本等了解流行信息,寻找设计灵感。目前团队有30人左右,其中也包含一些国外设计师。”陈君标介绍,2007年“舜浦研发中心”成立,每年投入500多万元的经费用于技术研发。随着研发实力壮大,舜浦也从顾客提供设计方案提交订单,到自主进行产品设计研发提供“点单式”服务,逐步发展成为诸多国际名品的草编工艺品供应商,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外贸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

image.png

“这两年,我们也不断拓展公司事业版图,在美国,杭州成立新的分公司,加强公司的品牌运作,并在山东、河南等地建立生产基地,扩大产能。”陈君标说。

不久前,位于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温岭草编”非遗工坊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今年年初,陈君标本人也凭草编技艺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79160f86026b1843fe28286c55f851f.jpg

“保护和传承温岭草编技艺,不光是我,也是我父亲一直在努力的。”陈君标介绍,“公司老厂区的草编博物馆,就是我父亲在世时弄起来的。”

多年来,陈根土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一起把“中国帽业名城”、“中国编织帽之乡”、“中国编织艺术之都”等多个国字号名称都申请下来,还成功将'温岭草编’申报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晚年时,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东奔西走,潜心调研考察,编写了《浙东草编工艺》一书,为温岭草编留下珍贵的研究资料。

c48b820cbdb0386ea92afc53ae53073.jpg

陈君标接班之后,同样倾注心力于草编非遗的传承工作,亲自编写多种技艺教材和课件,将非遗传承“送进”课堂、打造台州非遗文创基地和浙江省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非遗研学基地……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可以接触和了解温岭草编这项工艺,进而推动草编传承断层现状的改变。“我会做草帽这一行业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进而对草编有情怀。通过研学、非遗进课堂,让小朋友对温岭草帽至少不会陌生,这个工艺就还有延续的可能性。”

f44349bf66ad718b2a1e662429a5e37.jpg

编辑:李 平

审核:王依妮

监制:林学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