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谢《双珠凤》,越剧更长青

 cxag 2023-07-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1923年7月9日,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在施家吞村陈明桂的老屋里,第一副越剧女子科班正式开班了。50多个学员里,年纪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9岁。女子科班正式登台演出,表演的剧目是《双珠凤》,这一天被定为女子越剧诞生日。
《双珠凤》,该剧系小歌班、绍兴文戏时期常演剧目。1917年6月24日,男班梅朵阿顺班首演于镜花戏园。
其中《送花楼会》和《倪凤扇茶》两场,乃是小生、花旦的做工戏启蒙戏之一,表演活泼风趣,很有戏剧性,常作单折演出。
双珠凤


送花楼会
图片

1957年陆锦花、周东明、葛玉卿、竺菊香演出《双珠凤·送花楼会》留有珍贵资料

送花楼会·我为你小姐珍珠凤

图片陆锦花饰演文必正

陆锦花老师口述
提到当年我们学戏演戏的生活环境,那确实也是非常艰苦的。姐妹们那时有句口头禅,叫做“为口饭,落个难”,“为了一日三餐,夜里困在台板”。我们学戏的第一年,没有红利。一只戏台,吃饭当饭桌,睡觉当眠床。每天两顿大锅饭,大家称之为“刘秀抢饭”。为甚麼说“抢”呢?因为全班人每顿只供应两淘箩饭,谁先到谁先吃,谁抢得快就吃得饱,要是去晚了,那只好挨饿。下饭菜一般只有咸菜、青菜、豆芽菜,每月仅初一、月半吃两次肉。我们这些穷艺徒,除了要为抢饭发愁外,还要为上台没有“行头”担忧。记得我登台首演的几个彩头戏是《双珠凤》中的《倪凤扇茶》、《盘夫》、《十八相送》、《楼台会》,接著就演《沉香扇》、《百花台》、《碧玉簪》等。

 摘自《越剧艺术家回忆录》

《文化娱乐》编辑部 1982 年编 



经典回眸·海外游子陆锦花
《双珠凤》在传承

在各流派的版本中,由陆锦花演唱的《送花楼会》一直被世人称为一绝。

陆锦花(饰演文必正)演唱的改编本,唱腔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很大创新,不尚华丽,不喜雕琢,音调朴实清丽,自然流畅,赋予【尺调腔】以活跃、清新的新意。这让陆锦花和她的陆派艺术很快得以扬名天下,拥有众多的忠实拥趸,直至今日,提到她的名字,依旧会与越剧《双珠凤》划上等号。


图片

近些年来,尽管陆续有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剧团致力于重新复排全本《双珠凤》,但作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陆派”《双珠凤》却迟迟不见舞台。直到2016年,上海越剧院根据历史留下的一些折子和唱段,重新编排了全本《双珠凤》。这不仅是对传统剧目的保护传承,也是复活越剧传统老剧目的一次新尝试!

视频:司马力

2016年上越《双珠凤·双珠重逢》

2023年7月8日,上海越剧院一团为南京观众带来了越剧《双珠凤》,再次点燃了南京观众的热情。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江苏演艺,摄影:龚文新

一百年前,中国女子越剧因《双珠凤》初登舞台,一百年后,《双珠凤》焕发新的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