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逛动物园才是正经事

 shineboy1 2023-07-12 发布于加拿大

图片

图片

上次逛动物园是什么时候呢?

在夏天的早晨,兴匆匆出门,去看粉红的火烈鸟,席地而坐的大象,乘凉的老虎,圆滚滚的可爱熊猫。

肚子饿的时候,在有着红白格子的小卖部买一根烤肠,远远望见亲密的长颈鹿母子。

逛累了,就找一片凉快的树荫,枕着妈妈的肩膀呼呼大睡起来。直到,身体又充满了崭新的能量。在爽朗的绿意中递来一根雪糕,舌头愉快地接住了快要融化的巧克力外壳😋

图片

夏天的记忆里,少不了和萌萌动物的相处时光。再往后的日子,这些动物的形象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购物袋、电脑桌面、生日卡片和动画中,谁的床头不曾有一只可爱的毛绒动物玩具呢?

动物园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道门,在这个蔚蓝星球,我们和动物,给予彼此长久的陪伴以及不断的灵感。

也许,逛动物园才是正经事。

图片

图片

长颈鹿眼睛水灵,睫毛修长,忽闪着瞳仁,伸长脖子眺望远方。

在它们视野里,大概都是飞鸟、树梢、和清晨的云彩。它们的修长直通天空,好像那种蔓延的温柔一直来到离天很近的地方。

这种神明般的动物,在现代日语中被称为“麒麟”。这个有趣的叫法,渊源似乎和中国明代的往事有关。

图片

明代《瑞应麒麟图》

记录下一只孟加拉苏丹进贡的美丽长颈鹿
麒麟在中国古代为四灵之首。那时,郑和远航,从非洲带回一只长颈鹿,人们发现它通体金黄,花纹如鳞片,头上生有短短的鹿角,很有力量却性格温顺,这与典籍中的麒麟兽几乎一模一样。因此,长颈鹿最初被命名为“麒麟”。

后来,跟随郑和游历世界的明朝通事马欢作了一本《瀛涯胜览》记录各国风物,其中写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食粟、豆、面饼。”

神隐少女竟然是北方妹子,喜欢五谷杂粮和面饼呢~

图片

在动物园最耀眼的粉色动物,是火烈鸟。

它喜欢吃海藻、虾螃、昆虫,其中的红叶素被身体吸收转化,染得羽毛一片火红,远远望去像是泠冽水面上的移动火焰。

当一只火烈鸟轻轻浸入水面之下,寻找它喜欢的螺旋藻,水下的世界清透明亮,灵动的水波静静地荡漾着,一片独属于火烈鸟的时空便诞生了。

这沉浸水下的时刻,只有折射的阳光、静谧的流水声以及来往的自在小鱼。正如“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一般澄澈空灵。

图片火烈鸟的故乡弗罗里达州
坦帕国际机场主航站楼

美国艺术家Matthew Mazzotta记录下了火烈鸟的这一刻,并让它成为佛罗里达州坦帕国际机场的巨大雕塑。

这只6米高的火烈鸟由手工雕刻,融合树脂和玻璃纤维,栩栩如生。路过的旅客好像置身水底,以一只鱼儿的视角去观察粉色大鸟生活中的一个简单时间切片,宁静、平和、优雅。你似乎能感受到它的呼吸——在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

图片

神话里,虎是一种仁慈、威武的神兽,后来,虎被赋予别样的含义,在中国北方的语言体系中,形容一个人“傻萌傻萌的”会用“虎了吧唧”。

“虎了吧唧”并非凭空而来,它的文学根源很有可能来自满语“忽剌八”。“忽剌八”是个象声词,好像风火骤起,表示突然、忽然的意思。

图片
南宋·陈容(传)虎图

元代杂剧《秋夜云窗梦》里写道:忽剌八梦断碧天涯,空没乱无情无绪。《红楼梦》十六回中王熙凤对平儿说,“忽剌巴儿的打发个屋里人来,原来是你这个蹄子闹鬼。”

东北人喜欢拍着朋友说,“你咋讷虎了吧唧的呢”。大约是东北盛产老虎,便总用虎儿身上的特质去形容人,在加上“了吧唧”这样的助词,成为了对亲密之人常用的词语。

再看古画里面的虎儿,不是舔着手掌就是乖乖咧嘴匍匐在脚下,也真有点“虎了吧唧”的意思。好像是自身的性格不可改变,但内心里却总是细致着,傻傻的,却勇猛着。能收到这样的形容,大概都是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儿。

图片

不管在哪个动物园,熊猫都是明星级别。

大猫咪圆滚滚、毛茸茸,有竹子的时候就吃竹子,吃饱了就爬树玩,热闹起来拆天拆地,娴静起来就盯着小鸟看。

它走起路来慢慢悠悠,毛茸茸的小脚稳稳地抚摸着地面,爬树虽然艰难却非常努力。这样看着大熊猫,心会揪在一起,总想要为他加把油。

我们爱熊猫的天真、憨厚与自得,慵懒中充满了禅意的功夫。

它好像激发了我们内在本能的保护欲和关切生命的情感,生活在蓝色星球的居民都无法抗拒熊猫的魅力。

图片
林曦水墨

早在汉武帝时期,大熊猫就已经成为皇家园林中的奇珍异兽,“萌宠”非常受太后的喜爱,还多次作为国礼赠送他国。

1938年,一岁的熊猫“明”意外来到伦敦动物园,还是小女孩的伊丽莎白女皇也成为它的粉丝。

日本动画《樱桃小丸子》甚至描述了熊猫到日本时,三代人都激动不已的场景:“排队3小时,观看10秒钟。

当心情不爽快,想要被治愈的时候,就去动物园看看“不断传递友谊”的熊猫吧~

图片

动物园老远就能看见的,大约是斑马。

斑马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阳光照射着黑白相间的条纹,流动的条纹让捕食者眼花缭乱,斑马从而赢得自己的生机。

你知道吗,斑马的条纹不仅能让它避免野兽的攻击,还能减少蚊虫的叮咬。

图片

林曦水墨

动物学家发现,由于无法在眩晕的状态下找到准确的降落点,让人烦恼的虫子总会避开斑马类似的条纹,斑马们因此免受大量吸血马蝇的骚扰,从而减少传染病。

非洲的部落居民学习斑马的巧妙思路,在身体上绘制白色的条纹状图腾,其实也有这样的原因。

厉害的斑马在悄悄告诉我们:外出郊游,条纹的衣服是不错的选择哦~

图片

在17世纪欧洲人开始认识猴儿之前,中国人与猴儿已经有了漫长而亲密的相处过程。全球大约有10%的猿猴分布在中国,或是在山林长啸,或是在河谷攀缘。

图片

在古籍中,猿猴二字总是一起出现,古人对这两种都极为类似自己的动物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在长期的观察中,才逐渐发现,猴有尾,而猿无尾。

猿在山野中行踪飘渺,身手矫健,总有些仙风道骨的奇闻逸事,成为长寿的象征;而猴在闹市中攀缘戏耍,淘气顽劣,文人们豢养墨猴,来消解日常的枯寂。

图片

南宋·易元吉 

蛛网攫猿图

后唐诗人王仁裕曾在汉中做官,友人送给他一只取名“野宾”的小猿,山野之宾的意思。

不久,王仁裕将小猿放归山林。

当王被罢了官,正经过汉水,远见一群猿儿嬉戏打闹,其中一只却忽然望向了他。时隔多年,“野宾”和王仁裕都认出了彼此,一个成为族群的首领,而一个已被罢官回乡。

王仁裕作了首诗记录这件事,“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好似相逢的旧友一般,人猿之情亲近至此。

下次去动物园,记得唤一声“野宾”,这纯然天趣的名字。

图片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曾寄托着我们的向往,飞上天空、潜入海底、打着妖怪、捞着月亮;它们是山林中“逸客游侠”,也是庇佑我们的神灵。它们参与我们的生活,塑造我们的语言,给我们灵感与滋养。

这个夏天,愿我们在共同拥有的这颗美丽星星上,彼此关怀和治愈,别忘了“爱与和平”这件正经事。

最后,与你分享这首歌。

キリン
“奔跑的长劲鹿/踢开梦中的云朵/骑出铺满地毯的房间...…绣球花在夏末盛开/花朵沾满了雨水....…一切都美好”
下次去逛动物园😊,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