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 papillary carcinoma,IPC)

 医学影像小英语 2023-07-12 发布于浙江

乳腺的恶性乳头状病变包含一组形态异质性的肿瘤,包括起源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in situ, DCIS)、乳头状DCIS、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实性乳头状 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和浸润性乳头状癌,这些病变在组织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方面有重叠之处,是病理诊断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在区分原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方面具有一定困难。

目前较多的研究针对EPC和SPC,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研究较为少见,且其概念有一个变迁的过程,一直以来浸润性乳头状癌指导管内乳头状癌伴浸润或微浸润,而浸润癌成分是浸润性导管癌等类型的癌,一般不具有乳头状结构,2012年第4版乳腺肿瘤 WHO 分类中将浸润性乳头状癌定义为“浸润性成分中乳头状结构大于90%的浸润性腺癌”,强调具有乳头状结构,这一改变促使重新认识这类罕见的肿瘤。浸润性乳头状癌经常与其他类型乳腺癌同时存在,单纯的浸润性乳头状癌更为罕见。

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 papillary carcinoma,IP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占所有浸润性乳腺癌的 1%~2% ,肿瘤发生于导管上皮,多位于乳腺中央附近及乳晕深处扩张的导管内,可单发或多发,常向乳腺周围延伸。浸润性乳头状癌经常与其他类型乳腺癌同时存在,单纯的浸润性乳头状癌更为罕见。多数见于绝经后女性,患者平均年龄 59~68 岁,患者常因无意中发现乳腺无痛性肿物就诊,部分患者伴有乳头溢液。并且预后良好。

多数IPC表现为ER和PR的高表达,且无HER2基因的扩增,Ki-67增生指数较低,属于Luminal A型,这型肿瘤预后较好,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低 。研究发现,包裹性乳头状癌、实性乳头状癌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基因表达模式高度相似,认为乳头状癌可能是 ER 阳性乳腺癌谱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特的实体,并且提出淋巴结转移率低、p53 低表达、基因拷贝数畸变少和 PIK3CA 突变率高是浸润性乳头状癌良好预后的根源。乳头状癌中与细胞黏附、迁移和运动相关的基因水平低,是一种低侵袭性肿瘤。在个别报道中,浸润性乳头状癌可出现高级别核、活跃的核分裂像及大片坏死,且不表达 ER 和 PR,提示为一种高级别的肿瘤。

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治疗方案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患者一般均应行手术治疗,并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IPC 独特的病理特征及良好的预后提示更有可能接受保乳手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手术。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表达的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对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年龄 <65 岁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辅助化疗及放疗。

图片

林敏,侯刚,宋璐,等.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 2021, 36(2):4.DOI:10.13267/j.cnki.syzlzz.2021.034.

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ɪnˈveɪsɪv/   papillary/pəˈpɪləri carcinoma,IPC)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thyroid cancer is papillary carcinoma.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类型是乳头状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