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六成受访毕业生愿当网红做直播:扭扭屁股就能赚大钱?

 微语职场 2023-07-12 发布于广东
击👇下方小卡片关注微语职场


文 | 曌露 ·  首发公众号| 微语职场

常看到网友关于“网红文化”的诸多争论。

有网友说:你看这些网红,没什么高深的文化,就在直播时候扭扭屁股,卖个人设,就能赚到打工人终其一生无法企及的财富,凭什么?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背着我给网红刷礼物,浪费不少钱,这样的人不能给孩子好的引导,反而误人子弟,我的孩子就是被“网红文化”毁掉的!

所以这群网友,团结起来,要求整治网红。

可是,总有人看网红不顺眼,总想让网红“吃土”,却又想成为他们!

 

提起“网红”,自然少不得要念叨杭州。

还记得我曾走在杭州街头,迎面走来一个身材高挑、妙容姣好的女孩,突然一个后空翻带空中劈叉,差点吓得我手中的奶茶飞出去。少见多怪的我以为是现代讹人新技能,转而一看,侧边七八个摄影师忙慌慌地短跑拍不停,头顶还飞着3台无人机……

坐下休息,想看看西湖美景。只见一群身穿汉服的年轻人对着各自的直播设备,手舞足蹈,摆出各种酷炫炸裂的poss和软萌可爱的表情,有路人围观,他们也毫不露怯,大方邀请行人互动起来。

还记得一个身着13岁罗利群的30岁大萝莉,带着毛绒耳朵道具站在我面前,她双腿微屈,你以为她要为你打一套军体拳,谁知她猛地转圈跳了一段妲己舞,还抱怨我不懂互动,拍短视频都没有配合,要重拍……

打开手机,一堆顶着五颜六色怪异发型的年轻人闯入你的视线,还以为自己一不小心点进了Tony老师的洗剪吹秀场。就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瀑布,都成了无数人拍变装视频的圣地,只为自己的视频可以一朝爆火,自己瞬间逆袭成为超级网红……

近日,一项关于年轻人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数据引发教育界广泛关注和讨论,数据显示,在受访的近万名应届毕业生中,61.6%的孩子表示就业时会考虑直播网红等新兴职业!

这样的调研结果,令广大家长瞠目!这还需要什么志愿填报?原来大学的尽头是直播,职业生涯的开端是网红……

在不少应届生的印象中,网红是一项“来钱快”“时间自由”“轻松又高薪”的工作,简直就是梦中情职。

可是,这么多网红哪里来的?这行真的那么“好赚钱”吗?“网红”就是一个前途远大的职业选择吗?

 

从双微一度代表的图文时代,到抖快代表的视频时代。尽管内容传播的载体如何演进,但网红营销的核心未曾改变,那就是“吸睛”。

也就是说,这群扭动身躯群魔乱舞的年轻人,这群内容近似无下限的年轻人,不过是MCN内容同质化批量生产的产物,什么内涵、精神、文笔、风格都不重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吸睛”,就是引发“争议”。

因为,争议=流量,流量=钱。所以,网红=钱!

素人想要成为网红,商家需要利用网红带货,平台需要更多网红吸引用户,于是三者一拍即合,网红行业雏形产生,还不得不提一嘴,这也是通过内容同质化赚钱的中间商——MCN。

四方合力,通力扶持,网红井喷,一个群魔乱舞的产业应运而生。

当行业变成产业,资本必然下场寻觅最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去运营。

网红暴富的神话吸引着大批做着暴富梦的大学生,甚至未成年人,我不否认其中有人突出重围,成为董宇辉那样的天之骄子。可是,不少孩子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堵,拿着少得可怜的积蓄,糟践着全家的期待,一头扎进各种街拍圣地、创业园区成为模特或者短期工,开启自己的网红生涯……

他们在镜头前疯狂作秀、表演,满口小哥哥、小姐姐,不断刷新自己的智商,让自己的父母哭笑不得……

来到月末,工资2000。

提成?刚入行还想要提成?十万商单,2000提成,你干不干?不干有的是人干……

整个网红公司的年收入恐怕都没有一百万,所以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至于“五险一金”,老板都不一定有,你就别想了。

于是,在暴富“大饼”的洗脑下,这群追梦的年轻人不断洗刷着自己的智商,开始自己“逐梦街拍”的每一天。

 

有人在镜头前胡吃海喝,营造突破人体极限的假象,甚至逼迫自己不足三岁的女儿疯狂进食,全然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只为了页面下方的转发和点赞;

有人在各种布景下讲着高深莫测的名言哲理,只为博取用户的关注和信赖;

有人穿着不属于自己的华服,开着租来的豪车,坐在满是道具堆砌的“房间”,用拙劣的演技博人眼球,只为一个简单粗暴的关注。

所以,当网红,真就这么简单?

你要是信了,只能说明你头脑简单!

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简单赚钱的营生。

 

包括我自己在内,谁不想一夜暴富?人性使然。

可是,就算暴富的机会近在咫尺,也需要有实力才能抓取。

互联网上从来不缺随机诞生的红人,但从来没有随机活下去的红人。

董宇辉不是随便的一次直播爆火的,在无人问津的积累期他也深陷自我怀疑,他的学识、他的授课经历、他的才华给了他长期内容产出的基础,他的红是量变到质变的水到渠成。

所以,别想用半吊子的想法去挑战专业人士的技能。

用心赚钱,回归内容,是对行业起码的尊重。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新一轮失业潮席卷,打工人应该怎么办?

深圳月薪5000但闲的发慌的工作,你愿意做吗?

决定一个人上限的,是成长型思维

作者介绍:

曌露,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

文章原创确权,盗用必究!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点击下方卡片 ★ 关注微语职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