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化佛像模式的创立——二戴像制

 黑龙江波涛 2023-07-13 发布于黑龙江

优填王,于佛陀时代僑赏弥国的国王,是传说中的第一个造佛像的人,众多佛经中记载了优填王造像的事迹,最早的文献起点出于《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载的故事:

成道的释迦佛要上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优填王因日久不见思佛缘故,制作佛陀造像。

“是时,优填王以牛头旃檀作如来形像髙五尺”。而根据印度考古实物的深入研究,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佛陀造像真正起源于贵霜王朝迦腻色伽时期。

迦腻色伽即位的年代,学术界存有3种争议:

公元78年,128年,144年。在中国出土的有最早的四川丰都佛像纪元是公元125年,所以中国学者倾向于采纳迦腻色伽公元78年即位的观点,即印度佛像起源于公元1世纪。

优填王起源造佛像的故事,大概是佛像产生之后形成的传说。公元1世纪贵霜时期出现的佛造像有两种样式:

西北印度的犍陀罗样式与中印度的秣菟罗样式,佛陀的姿态有两种,立姿与禅定跏趺坐。这两种样式的佛像,应该就是中国早期文献典籍中所说的优填王像。

在两千年前的古代印度,佛陀造像并不适合通过绘画图本传播,原因基于古印度当时的书写与绘画材料工具的发展,缺乏方便携带的纸本或织本类的绘画图本。

另之原因,印度地区湿热气候易致霉变,不利于纸、纸材料的保存。“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明帝爱画,于宫廷设画室。

出使西域学官最初获得的佛画为摹写作品。因此,东汉的第一幅佛像画,是中国画手于贵霜佛像雕塑为对象摹写产生的佛像绘画作品。

«——【·戴逵其人·】——»

黄武与赤乌年间(公元222-251年)是曹不兴艺术活跃期。曹不兴是东吴孙权身边的一位成就最高的画家,进入中国画史的第一位画家。

与曹不兴同时代的曹魏画家杨修、曹髦,以及早于他的东汉画家刘褒、蔡邕,都有作品传于后世,但在中国绘画史的理论画评专著中,品评画品高下,以曹不兴为始;

在后世画论中的师承传授脉络中,也是溯源至曹不兴。佛像画的溯源,也始于曹不兴。如果说永平佛像画的传说远不可考,曹不兴则可以定论为中国佛画第一人。

据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引蜀僧仁显《广画新集》中所载:

''昔竺乾有康僧会者,初入吴,设像行道,时曹不兴见西国佛画仪范写之。”曹不兴的佛像画是摹写的“西国佛画”。

《广画新集》是五代时的论籍,去东吴时代已经甚远,曹所绘佛画的参照是否为“西国佛画”,值得怀疑。

曹不兴、康僧会活动于公元3世纪的下半叶。康僧会原籍西域康居国,祖辈移居天竺,因其父经商又迁居交趾,印度半岛日南、交趾的海上交通线早在西汉即已开通。至赤乌十年(公元248年)康僧会来到建氣设像行道。

孙权因其建江左第一座寺院:建初寺。赤乌年间(公元238-251)正是曹不兴的创作活动期。

康僧会至建康所携带的佛像,应该是公元2-3世纪风格成熟、影响广泛的贵霜佛造像,同样由于印度绘本佛像并不见于流通传播,曹不兴仪范写之的原本参照,更为可能是印度雕塑佛像,而非印度绘画。

曹不兴以印度雕塑为仪范对象,摹写绘画佛像,开科首创佛事画,曹不兴的传授弟子,以佛像画、佛事画为专长。他的弟子卫协有“画圣”之名。

画《七佛图》情势伟岸、生动以至人物不敢点睛;卫协的弟子张墨与卫协并称“画圣”,画《维摩诘像》。

从此之后,佛事绘画,或者说道释人物画,渐渐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庞大门类。

佛画之祖东汉明帝画手绘于宫墙上的佛像与东吴著名画家曹不兴的佛像画,中古时期单体佛陀绘画造像,以后发展成为中国佛教艺术中最为普遍广泛的题材,其基本的形式像制产生的源点是对印度雕像作品的模仿。

这个颇具有中国文化基因特色的佛像绘画出发点,对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形成深刻的影响,中国佛教造像艺术自开科起点,先天就具有着绘画与雕塑内在紧密的联结关系:

佛教绘画与雕塑的同源、同范、同“样”,绘画和雕塑在造型观念、意境表达的趋同性与技法语言的相似性。

二者彼我合融,相辅相成。自曹不兴后一百年,出现了一个绘塑兼善的艺术家戴逵,首立中夏佛造像仪范:戴逵像制,为刻、画两家列为模范。

这是一种在外来宗教与艺术文化影响下,中国两大艺术门类本身所发生的新型关系,即不同于中国本土传统,又不同于印度艺术特征。

佛教东来之前,中国的雕塑艺术与绘画二者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相互独立存在,各自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轨迹。

一是以秦兵马俑为代表的,延续青铜艺术陶范式工艺材料制作为主要呈现语言的艺术传统,表现国家意识形态的法家意志。

一是以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为代表,纯粹的雕刻语言,把从严治束缚中解脱的舒放本然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至。语言技法及审美意味表达都在独立雕塑的范畴里。

«——【·二戴像制·】——»

由于中国佛教的绘画、雕塑佛造像的源点都来自于印度雕像,中国的绘画佛像和佛像雕塑具有了同样的功能:作为礼拜的对象。

在佛教艺术的源头印度,绘画与雕塑两门类在宗教精神的表达中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任务,表现不同的题材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审美内涵意蕴。

在印度,雕塑佛像为礼拜对象,绘画配合偶像雕塑,修饰庄严布道场地,而不承担行像功能。

这大概与当时印度绘画材料发展现状有关,古代印度便于携带的绘画材料受到技术发展的限制,更主要的绘画介质载体是不可移动的壁画。

在印度阿旃陀石窟,浮屠塔及雕像为中心礼拜对象,壁画绘制内容多表现叙事性强的经文故事,以宣讲佛陀崇高的行为事迹为主要题材,以丰富强大的感染力烘托布道场所的庄严性。

在造型方式上,印度佛教绘画更多遵循着舞蹈艺术的程式化表现规则,场面构图、人物姿态、内容表现充满戏剧性,传达出充满世俗生活气息的艳情“味”的审美意象。

佛像雕塑则是以佛经文本为依据,提炼概括出特有的程式化造型手法,表现对绝对超越的宗教美学精神的追求。

中国佛教艺术伊始的起点,绘画和雕塑就有了高度的一致性:在宗教意识形态的框架下,承担的功能任务相一致;

题材内容表现趋同一致;造型原则和方法也相一致性。绘画造型观念介入雕塑造型方法,在造型方式上,两种造型领域在语言方式转换上的互通性,在审美意味上的同一性。

在宗教意识形态的框架中,两种不同的造型语言系统形成交融的格局形式,绘画造型观念涵盖了雕塑领域。

在同一宗教意识形态的框架中,使中国人的观看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佛教艺术范畴中呈现出来。

之所以在佛教宗教意识形态的框架下,绘画与雕塑所表现出的这种造型观念和方式上的一致性,另有着深层的根源。这是中国固有的“易”“象”“意象B观念,恰似与佛教佛造像东来的一次机缘巧合。

唐僧彦棕在《后画录》中语曹不兴:“变夷为夏,初是斯人”。曹不兴应对印度雕塑佛像改张琴瑟,从而引入了一个具有神性的宗教偶像造像的基本规范和框架。

佛像相好的仪范,但这个仪范中关于规定相好的具体特征及其所蕴涵的理念精神,其内容还是印度的。自曹不兴仿写西来梵像,中国佛像画科成立。

到东晋时期的戴逵,中国的佛陀造像迎来了第一次质的变化北传系统即通过北方的丝绸之路陆路输入,自张骞西域凿空,汉武帝战败匈奴,西汉势力拓展至河西走廊和西域。

开辟一条北方陆路从中原经河西走廊至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往来通畅的西北丝绸之路。

早期佛像由印度经大月氏和新疆到河西走廊抵达西安或洛阳,我国典籍《魏略·西戎传》和《牟子理惑论》中关于伊存授经和永平传法的传说,都记载了这条经大月氏的路线。

1959年新疆民丰县出土的蜡染棉织布所绘项光半裸妇女像及尼雅遗址出土的怯卢文《法句经》证明了在公元二世纪左右丝绸之路的畅通。

1。«——【·结论·】——»

早期南传系统比较复杂,学术界讨论较多,有不同的观点和罚法。可概括为海上丝绸之路和三条西南蜀印通道。三条西南路线的起点都为四川成都:

学界较为一致的共识为四川与印度之间的交通至少于西汉以前业已开通,亦有观点认为蜀印交通,先秦已然通达:两汉时,已有蜀、滇、緬、印的山道交通路线。

除了蜀、滇、缅、印路线,阮荣春先生在《早期佛像的南传系统续》中提出,从四川出发经云南过緬甸到达印的路线外,尚有广州、交趾、扶南、印度的水陆兼行路线。

四川路线既可通缅至印,亦可到交趾经扶南至印,即四川、土南、交趾、扶南、印度的路线,这条路线较经緬甸更加安全。

广西山地丝绸之路,秦汉时开通。从中原到四川经广西合浦至交趾,然肟进入东南亚和印度南海与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往来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由岭南先民在先秦时期开创。

汉武帝平定南越,设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开通西汉与印度半岛的商贸航线,此时从广东徐闻、广西合浦等港起航经南海、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即可到达印度半岛。

三国东乂造船戴逵信仰佛教,艺术活动以佛造像为主,一生当中在江南诸寺院所造佛像多至难悉详录”。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说,早期佛造像因其形像简朴,众等瞻敬时,不足动其心。

而师从曹不兴的西晋“画圣”卫协与师从玻琊王廩(王羲之叔父)的晋明帝司马绍(公元298-325),皆以善画佛像称著于世,但仍然未能摆脱朴拙之气。

戴氏创作的佛像以范金赋采、动有楷模、天机神巧,始脱去了朴拙的古味,在本土佛像的创造上形成了首个时代突破,创立了中夏佛像造型的基本像制法度,“二戴像制”从此独步历代,为百工所范。

«——【·参考资料·】——»

【1】罗世平:《四川唐代佛教造像与长安样式》[J]《文物》2000年第4期。

【2】黄韵如:《莫高窟217窟的早期金刚经变—兼论敦煌文献与图像结合之研究》[C]敦煌研究院《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3】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J]《文艺评论》2011年08期。

【4】韦兵:《夷夏之辨与雅俗之分: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代儒家历、历家历之争》[J]《学术月刊》2009年第6期,总第48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