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7首经典唐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

 凤凰山居士 2023-07-13 发布于江西

2023-07-09 07:47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在异乡巴蜀的秋雨夜写下这首诗,抒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远在长安的友人(或妻子)的深深思念。

巴山的秋雨,絮絮叨叨地倾诉了一夜。斗室之中,烛火昏黄暗淡,一个清瘦颀长的影子,听着屋外萧然的雨声,凝然不动,任心底的思念袅袅生长。偶尔,夜风扑窗,惊起烛火微微跳动,这一刻,满室的空气似乎是一片寂寞的海,将他淹没在萧萧凉意中。

远方的人啊,你询问归期的信似乎还带着温热,只是归期像这不眠不休的雨,是巴山迢遥的路,不知何时才到尽头。

他多想与知己良朋秉烛夜谈,卧听秋雨敲窗,倾诉这满腔的哀思和愁绪。此时,秋风凄紧雨凄惶,屋外的池塘,怕是已涨满了秋雨,雨点落在池上,像敲打在心上,一锤又一锤,让人心悸难安。

他看着烛火,想起日后相聚的日子,不觉笑了一下。那时,两个人可以就着西窗,将烛花剪了又剪,将茶水续了又续,说起今日巴山的秋雨夜,体会此刻的孤独煎熬,也许一切都云淡风轻。

他不知道,那一刻,会在哪一天来临?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诗描写一对情侣的离别之痛和别后思念,缠绵悱恻百转千回,具有浓郁的感伤色彩。

离别的歌悄然响起,在暮春。一朵海棠从枝头飘落,汇入满地千万朵花瓣的残红。在云上憩息的风,想再掀起一场烂漫花事,却已无力挽回这伤感的结局。离别总是这样猝不及防,经历千辛万苦拥有的相见,转眼又是离别时分。心,又开始隐隐作痛。

春蚕想必也是饮了思念的酒,否则它为何至死都在吐一种叫“丝”的长线,把自己牢牢地囚禁?蜡炬想必也是中了多情的毒,否则它为何要就着心灯,一边流泪一边缓缓地熬着自己,直到熬尽最后一滴?你可知道,你走后的日子,我成了它们。

记得初相遇,我有青藤的年纪,你有春花的容颜,于茫茫人海相见,是千万年修来的电光火石的一瞬。远别后,我分明看到你独对晨镜的寂寞身影。长夜漫漫,冷月凄寒,没有我的日子,你是一朵开在黑夜谷底的宫花,寂寞一寸一寸,把你席卷淹没。念及此,怎一个痛字了得!

此一去虽蓬山路远,迢递缥缈,但梦中的青鸟也许会捎去我的思念,总强过于,音信阻隔,此情无从寄。

就这样挥泪作别,此生漫漫,可有那么一天,重逢在天之涯?

你的叹息,是一声凄婉的裂帛。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作者在诗中追忆自己的青春年华,感伤自己的不幸遭遇,寄托了惋惜、留恋、悲慨的复杂心情。

暮年的诗人,常把自己当成花纹斑驳的瑟,一弦一柱,弹奏的都是哀婉凄美之音,都是他对前尘往事的追忆。

曲终人散时,他也在弦上走完了一生。梦是一只斑斓的蝴蝶,有时,觉得自己分明就是庄周,蝴蝶在眼前翩跹,恍惚间,便前尘隔海。有时又觉得自己是多情的望帝,每逢春来,便托身杜鹃悲凄地哀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明月之夜,浩渺苍蓝的海水,在月光下散发着深邃的辉光。可谁又知道,沧海之中那颗珍贵的珠玉,却是鲛人的泪滴凝成。诗人的心也是一颗鲛人的泪,没有人知道它的痛,和寂寞的幽明。

暖风一吹,阳光沐浴大地,蓝田山里,良玉便生出烟霭,袅袅如清风雾岚,仿佛不染凡尘的世外仙境。即便如此那又能怎样?这寂寞的美丽,一样湮灭在晚唐的风摧云裂中,像诗人虚负凌云的一生,以及难觅知音的诗句。

忆往昔青葱年少,垂杨岸边,如花美眷,彼时的少年情怀,满腔的温柔情意,是灿烂明媚的朝霞,是美丽得让人痛惜的韶光。却可惜,误把珍贵当作了寻常。

一曲终了,只剩下追忆成风。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诗描写黄昏前的原野风光,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异乡的黄昏,把孤单拉得很长。一脉余晖涂抹在木窗上,成了暧昧的橘黄,诗人倚坐窗下,看见几只归鸟擦着檐角飞过,思乡的愁绪便蔓延开来。

一缕隐约的炊烟,向乐游园的方向飘散,风吹来新谷的味道,让诗人想起久别的家园。诗人信步走出柴门,见落日正圆,斜晖正好,满天晚霞把西天染得绮丽多彩。于是索性坐上马车,向乐游原的方向前进。

乐游园的夕阳,是一个孤独的王,在空中缓缓地踱步,披着灿烂的金袍,无边的天宇是他散步的宫苑。几只南飞的大雁惊叹地鸣叫了几声,低斜着双翅,急急地从天空下飞向远方。

西天,一片绚丽的红,一直漫到了地平线下,让山峦显出清晰的轮廓。那孤独的王,正戴着他无与伦比的王冠,滑向了山的那一面。

来不及谢幕,黄昏的幕布便垂落下来,刹那间笼盖了四野。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口中喃喃,心中涌过一丝悲壮的惆怅。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夜已深,未央宫的红纱灯睁着昏昏欲睡的眼,任几只小飞虫在绢纱上瞎撞缭绕。两名宫女托着茶盘,一边偷偷打着哈欠,一边迈着碎步来到宣室门前,待侍卫打开门后,弓着身子走了进去……

白天刚举行过祭礼的汉文帝此时换了一身常服,端坐在织锦的座席上,正凝神听一位臣子侃侃而谈。宫女托着空盘退了出去,她认出那说话的臣子是被贬逐长沙的贾谊,数年过去,他虽远离长安,皇宫内外仍在传扬着他的贤才之名。

耳边传来三更鼓响,满天的星斗已零落稀疏,未央宫沉入了子夜的寂静。宣室内,内侍又给宫灯添了新蜡,宫女又送呈了一遍茶水,贾谊的嗓音舒缓低沉,像一本打开的古籍散发着悠远的沉香和古老的幽思。汉文帝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在座席上移动双膝,靠向了贾谊。

一声长叹,在贾谊的心头滚过。文帝宣召入宫彻夜长谈,原来不为苍生社稷,只为问询鬼神之事。未央宫外,一片惨白月光。

马嵬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此诗以马嵬事变中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为线索,表达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强烈批评。

马嵬坡,是猝不及防的断崖。一段情爱和一缕芳魂,在此戛然休止。从此唐明皇的眼角便泪痕斑驳,尽管术士说,在遥远的海外,有人见过贵妃丰腴的丽影,但此生已休。来世,也如梦幻泡影不可期。

禁卫军的刁斗之声在夜气中传得很远,夜风呜咽,一遍遍强行入侵,钻入单薄的营帐,让天子和贵妃怀念皇宫安逸的晨光:清露晓寒中,报时的鸡人有节律地提醒他们从温柔乡中醒来……而今,西逃入蜀的路上,只有仓皇的马蹄碾碎一枕寒梦。

马嵬坡,多么令人胆寒的地名,即便贵为天子,也难逃生死惨别。长安危在旦夕,六军驻马不前,千钧一发悬于三尺白绫,那个享尽荣华富贵的女子,顷刻便香消玉殒……当年恩爱时,曾笑牵牛织女星,一年难得一次相聚,如今却天人永隔,渠会无缘!

冬去春来,陌上的花开了,坊间的寻常少女,又在桑林间采摘平凡的生活。无邪的欢笑,洒满了田垄。她们永远也不懂,为何做了数十载天子的男人,连心爱的女人也保不住?她们也不会想起,那个魂断马嵬坡的女子,曾经也是一块清纯的碧玉。

隋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此诗写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

飘在长安城上空的云,幸福地停歇下来,不愿意继续流浪。它们自由地穿过皇宫的千万道重门,把闲置的宫殿当作温暖的仙居。此时,隋炀帝的龙舟正向江都巡幸,他迫不及待地要在那里修建新的宫苑。若不是此后江山易主,皇帝的玉玺归到了李家,他的龙舟怕是要游遍天涯。

而今,前朝的烟云往事,都归于落寞尘土。

荒芜的宫苑内外,无人刈割的野草自由地疯长,夏日寂寞的长夜,举着灯笼的萤火虫已不知去向;黄昏的隋堤上,两岸的垂杨栖息着暮归的乌鸦,一盒遗落在河畔的胭脂,在追忆当年龙舟上如花的美人。

《玉树后庭花》的小曲似乎又隔江传来,隋炀帝呀,若是在地下与陈后主相逢,难道还要再欣赏一遍亡国之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