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理微课堂之溃疡性结肠炎

 忘仔忘仔 2023-07-14 发布于山西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大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连续性分布,并向近端不同程度蔓延。

图片

 临床特点·

1.流行病学:北美和欧洲的发病率较高,4~20/100 000,我国是本病的低发区,但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30岁左右是发病高峰,以青年和中年人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75岁以上很少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2.临床表现: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腹泻伴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也可表现为腹痛、腹胀、乏力、消瘦、发热等。腹痛常较克罗恩病程度轻。本病可同时伴有肠外表现,如关节病变、肝胆病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皮肤、口、眼病变等。

图片

镜下观察 ·

图片

隐窝分支,不规则

隐窝型态大小不一致

图片
图片

隐窝极性消失,不再平行排列

鉴别诊断 ·

1

克罗恩病:回肠末端病变、节段性分布、非弥漫性隐窝结构异常、非弥漫性杯状细胞减少、透壁性炎症、非弥漫性隐窝炎或隐窝脓肿以及非干酪性肉芽肿等特征均支持克罗恩病的诊断。

2

UC样亚型憩室病相关结肠炎:UC样亚型憩室病相关结肠炎病变较严重,表现为隐窝消失,溃疡形成,肠黏膜基底部明显淋巴滤泡形成,也可有隐窝破裂所致的黏液肉芽肿。与UC鉴别的关键是憩室病相关结肠炎仅表现为憩室所在肠段的慢性炎症,一般不累及直肠。憩室相关性肠炎很少会有黏膜表面绒毛状改变。

3

显微镜下肠炎:胶原性结肠炎或淋巴细胞结肠炎可表现为肠黏膜全层炎症,浆细胞增多,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可与炎症性肠病混淆,但一般无隐窝结构扭曲,常无溃疡和明显隐窝脓肿(合并感染时可有隐窝脓肿)。

END

图片

资料来源: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