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息肉一厘米,不一定都要手术,中药只需一个方,便可消除

 tnj660630 2023-07-14 发布于江苏

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位胆囊息肉患者的好消息,复查彩超发现,胆囊息肉已经从1.0*0.6cm完全消失,几个月的中药调理,恢复健康。

刘女士之所以找我吃中药调理息肉,是因为害怕、抗拒手术。

当时她告诉我说:“是单位体检做彩超才发现有胆囊息肉的,平时也没有明显不舒服的,偶尔出现口苦,平时吃油腻些才会出现右上腹隐隐的发疼。”

发现之后,刘女士也是寻求治疗,但当时西医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她很抗拒,就想着先吃中药试试。

经问诊,刘女士无明显不适症状,但性情急躁,爱生闷气,曾经得过乳腺增生。查其舌脉:舌红苔白腻,脉沉滑。

中医讲,肝主疏泄,能调节情绪。而刘女士情志郁闷,爱生气,郁久伤肝,怒则伤肝,都容易形成肝郁。

肝脏与脾脏,就像互为对手的拳击手,肝脏强了,脾脏相对就弱。

就会形成“肝郁乘脾”的局面,肝郁则脾虚。脾气虚,运化水湿的功能会下降,日久生痰。

苔腻、脉滑均是是痰湿已生的表现。

气郁、痰凝的结果,就是形成息肉、结节、囊肿等有形之邪。

经上面分析,可知肝郁为本,治以疏肝解郁,针对息肉本身,直接采用软坚散结消痰之法。

所以我用了,消瘰丸合济生乌梅丸加味。

1. 主用疏肝解郁:

使用佛手、代代花、缬草、金钱草来疏肝,行气解郁。

2. 软坚散结。

消瘰丸:

使用浙贝母,苦甘微寒,能清热化痰,消凛散结,用之为君。

牡蛎,咸微寒,软坚散结;

玄参,苦咸而寒,软坚散结,清热养阴,既能助贝母、牡蛎软坚散结以消凛,又可滋水涵木,共为臣药。

三药合用,自然痰结可化。

济生乌梅丸:

主用乌梅、僵蚕,一收一破,消散息肉。

乌梅因其味酸,酸能收涩,故有去死肌、蚀恶肉、化痔消息肉之功。

就像打仗一样,先把息肉这个敌人牢牢围住、集中收伏。

收伏之后,就要集中对付,所以再配合能消散痰瘀结聚的僵蚕,将息肉破开。

一收一破,息肉可除,可谓是妙不可言

3. 配合活血化瘀药

正如前面所讲,息肉的形成与肝郁、脾虚痰凝密切相关,但日久肝郁、痰凝易成血瘀。

中医讲,气行则血行,一旦气滞,血行不畅;痰湿不化,日久成淤。 

所以加入莪术,既能破血也能行气。

以上就是主要用药思路,期间以此为底方,临证加减。

刘女士用药治疗3月后,胆囊B超复查,息肉已经消到了7x4mm。后续服药巩固5个月后,再次复查,息肉已完全消失。

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中药效果是非常突出的,但需注意,一定要明确辨证,对证下药,才能有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