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湿误诊成湿热,怪不得越调理越差

 aqian218 2023-07-15 发布于广东
【寒湿误诊成湿热,怪不得越调理越差】
这位粉丝,是位中医的爱好者,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研究中医知识。

最近总感到口干老想喝水,而且水喝多了,感觉腹胀不往下走。另外还伴有,腰部酸痛,四肢发凉,心慌气短,续航短,心有余而力不足,阴囊潮湿。伸出舌头一看:舌根发黄,就辩证自己是下焦湿热,就用了八正散来调理。

结果用了之后,病情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还出现了头晕胸闷,腹胀肠鸣的情况,并且加重了功能问题。

那见出现腹胀肠鸣的情况,又考虑是自己是气机不畅导致的。于是自己又加入了陈皮、鸡内金、木香等疏肝理气的药来调理,但效果始终不理想。

我们来看这位粉丝的舌象:

舌质淡苔白,舌质淡说明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苔白说明有寒湿,脾阳虚,脾阳的动力来源于肾阳,所以存在脾肾阳虚的情况。而裂纹舌的出现,一是因为长期的气血不足,血无法濡养舌体。二是寒湿太重,阻滞津液上承,滋润舌体,出现舌裂纹。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用苓桂术甘汤搭配附子、砂仁、陈皮、大腹皮、党参、泽泻,来温阳化饮、健脾利湿。阳气足了,脾健了,那湿也就运化出去了。结果,粉丝连吃四剂后,就有明显的改善。

这位粉丝也比较郁闷:为什么舌根黄腻不是湿热,而是寒湿?之前吃附子理中丸为何没效果?
首先舌本质的颜色是淡,苔的基底是白腻苔,所以说明本身体质是阳虚湿重,气血不足的情况。而变黄是因为水湿阻滞了气机,气郁化热引起的。就像潮湿的房间,你把门窗都关上,几天后发现屋里又潮又热。所以把水利去了,郁热自然就解了。附子理中丸用着没效,那是因为体内既有寒又有湿,而附子理中丸是纯温阳的方子,里面健脾祛湿的力量很薄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