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女红军谢琼香在过泸定桥时的情景,尽管她发高烧,浑身无力,但还是坚持行军。说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及她的前夫刘少奇,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谢琼香的名气虽然不是很大,但她却是中央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曾是抗日前线威震敌胆的“谢团长”;更是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那么谢琼香的身上又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 长征女英雄谢琼香1913年出生在海南文昌市,由于家境过于贫寒,所以很小便给地主家放牛、割草,以此来贴补家用。1927年2月,谢琼香在哥哥的影响下加入共青团,并于同年8月转为共产党员,从此开始了她革命的一生。 谢琼香的三哥是赤卫队的指导员,所以她也参加了赤卫队,还动员当地华侨捐献枪支,收缴散落在民间的大炮和枪弹,为武装起义做准备。不久后,谢琼香又发动当地妇女参加妇女协会,自己则担任湖山区委委员和区委妇委书记。 1934年夏,谢琼香来到瑞金。同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谢琼香等30名女红军也一同参加,她们被编入卫生部干部团,随红军战士紧急转移。 在行军路上,谢琼香等人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她们也面临和战士们一样的危险。不仅要小心紧追不放的敌人,还要担心前方遇到的天险。除此之外,谢琼香等女干部还一边行军,一边向当地百姓宣传党的政策,传播革命火种。 12月,红军大部队来到贵州黎平县。当他们看到百姓被国民党军欺压的模样后,心里十分难过,当即将背包里的衣服、毛巾等日用品拿出来,然后送给当地的百姓。老百姓们没想到能遇到像红军这样的部队,他们纷纷感激涕零,说红军的好话。 1935年5月,红军来到大渡河安顺场。不久后,上级传来命令:“务必在三天内行军320里赶到泸定桥,然后从那里渡河。” 休养连的女战士们体力跟不上,只好从羊肠小道飞奔。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谢琼香发烧了,董必武让她骑马,她摇摇头说:“董老,我还能坚持,您年纪比我大,理应您骑才对!”说完便拄着拐杖一摇一晃地往前走。 快到泸定桥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战士们一步三摔,简直是“滚动前进”。有些同志担心谢琼香过不了泸定桥,便建议说:“阿香,你发高烧还没退,不如先留下来?”谢琼香不肯答应,她说:“不,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也要跟着大部队走!” 在泸定桥上,她一点点向前移动,半个小时后,她终于过了泸定桥,赶上了队伍。 阴差阳错和刘少奇分离长征期间,谢琼香还迎来生命中唯一一段情缘。 长征途中,连续的急行军,再加上有时候需要照顾伤病员,令女战士们的体力无法跟上。在这一情况下,女战士们便想选一位代表去找负责后勤工作的刘少奇,希望他能帮帮忙。选来选去,谢琼香成为最佳人选。 这天,谢琼香来到后勤部门,一眼就看到刘少奇,连忙上前说:“刘少奇同志,我想找你帮个忙。”刘少奇笑着说:“你说。”谢琼香说:“你也知道,我们女同志的体力没那么好,而且还要照顾伤病员,所以我们想找一个民夫帮我们背东西。” 刘少奇点点头,说:“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了,这样吧,民夫我来找,你放心回去吧!”刘少奇的果断利落给谢琼香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长征结束后,谢琼香被调到工农检查部工作,和刘少奇所在的部门有很多联系。就这样一来二往,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当时,谢琼香准备大干一场,于是将自己名字改为谢飞。在工作上,她十分努力,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向前飞行。而工作上的接触也给她和刘少奇的感情变化增添了催化剂。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生活后,便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刘少奇一直为革命工作而努力着,经常都是几天回不了家。谢飞非但没有埋怨,反而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工作。 1940年,刘少奇让谢飞渡江去皖南军部给项英送信。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日伪军控制了交通要道,谢飞无法渡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和刘少奇失去联系,两人的婚姻也迎来结束。 考上人大法学系研究生,一生未再嫁离开刘少奇后,谢飞担任浙江省余上县委书记和独立营政委。1945年,她率领独立营的战士们和日伪军作战几十次,每次都能歼灭日军,最多一次歼灭300多名日军。自此,谢飞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百姓都亲切地称她为“谢团长”。 1949年10月1日,谢飞参加了开国大典。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她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由得回想起前半辈子——
几十年来,谢飞跟着共产党走遍人生坎坷道路,碰到很多困难,但她从未掉过眼泪;如今新中国成立了,她心中那块石头终于放下,流出的是激动的泪水,是高兴的泪水。 1952年,当得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招考研究生的消息,谢飞第一个报名。尽管她已经年近40,尽管她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她不畏困难,孜孜不倦地探求科学知识。 经过四年刻苦钻研,谢飞成功获得毕业证。后来被分配到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担任副校长,为加强我国法制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2013年2月14日,谢飞因病去世,享年100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