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艺术万年史-110》拜占庭美术概说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3-07-15 发布于上海

拜占庭美术概说

拜占庭原为古希腊的移民城市,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迁都于此,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君士坦丁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故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包括外高加索、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广大地区。拜占庭是当时著名的手工业与商业中心,经济繁荣富庶。相对西罗马帝国而言,拜占庭帝国在政治,文化上较为稳定。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直到1453年为土耳其人所灭。

在拜占庭帝国1000多年的历史中,共有100多个皇帝,其美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公元6世纪以前,传统的古典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占据主要地位。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融合借用古典艺术来体现宗教精神的基督教美术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公元6-8世纪,特别在查士丁尼王朝时期,拜占庭美术进入了它第一个繁荣期。由于查士丁尼一世推行政治改革、军事扩张,使拜占庭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尤其是政教合一的政权背景,使拜占庭美术在艺术观念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并在吸收东西方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然而,公元8-9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像拜占庭美术发展史上的一段插曲与变奏。围绕是否应有圣像崇拜而引起的争论,直接影响了拜占庭美术的发展。公元843年,随着圣像争论以赞成圣像崇拜派取得胜利而告终,拜占庭美术开始了它第二个繁荣期(9-12世纪),即马其顿文艺复兴。这个时期的美术无论在创作主题或是表现手法上都向程式化发展,并形成一整套固定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基督教图象模式,其成就主要体现在镶嵌画、抄本插图和圣像画及牙雕上。而这个阶段又有一个时期兴起了对古典艺术的重新复兴,从而造成了这个阶段拜占庭美术较复杂的面貌。1204年的第4次十字军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直到巴列奥略王朝时期(1261-1453)才重新恢复了统一的拜占庭帝国,但已远不如从前了。因此从13世纪后半叶到15世纪中叶是拜占庭美术的最后阶段。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从统一化转向地方化、民间化,面貌更为丰富,并影响至更广泛的地区、如东南欧,特别是俄罗斯等地。

拜占庭美术在性质上首先体现的是它的宗教性。在拜占庭帝国,由于最高统治者皇帝成为教会的首脑,而对基督教实行的控制与保护,既使基督教得以迅速传播与发展,同时也巩固了政权,神权与王权之间似乎达到了一种平衡与默契。在这种背景下,拜占庭美术正是围绕着基督教精神这一核心展开的。建筑方面的成就仍然体现在教堂建造上,在继承早期基督教教堂建筑型制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除了注重教堂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外,更加强调以表现基督教精神为目的的教堂建筑的象征意义和形式。绘画方面则有一些新变化。早期基督教美术中有关圣像崇拜图象的问题在拜占庭仍然受到关注。一方面,在赞成圣像崇拜者看来,正如公元6世纪格雷戈里教皇所说:"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早期基督教美术中以宣传和教化为目的而绘制的图象,就像是"文盲者的圣经"。它作为教会的传道活动和对信徒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拜占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绘画不仅象早期那样用于描述基督和圣徒的典范生平和装饰教堂,而且还用于表现教义和典礼的意义与各种神学观点及宗教伦理。除了镶嵌画外,壁画、抄本插图和圣像画都大为发展,其包含的宗教图象无论是主题还是表现方法都逐渐趋向系统的程式化。另一方面,禁止一切圣像崇拜的反对派力量也在不断的发展。实际上,这两派之间的斗争,不仅导致后来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裂,而且在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过程中,有着重大意义。当教会的特权超越了王权时,必然遭到统治者的不满。公元8-9世纪的反圣像运动就是直接受到统治者干涉的结果。这个运动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教会与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最终促成了新的平衡。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运动中反对派占了上风而使大批艺术品被毁。当赞成派最终取得胜利后,重新迸发了表现宗教图象的激情,而且赋予图象更加神圣的意义。正象他们所说"……我们并不是像异教徒那样崇拜图象自身,我们是通过或超越这些图象来崇拜上帝和圣徒"。这样,宗教图象就被看成是超自然的另一个世界的神秘的反映了。因此,原本已趋向程式化的宗教图象被进一步提炼、简化和赋予各种机能,如礼拜图象、教育图象、装饰图象等等,并发展为被严格遵循的传统模式。

其次,拜占庭美术又是封建王权的美术。在拜占庭,皇帝是当然的教会领袖,他不仅代表世俗权力,也象征神的意志。因此基督教文化成为政教合一体制的意识形态。被置于宗教和王权控制下的美术,是为宗教和王权服务的。它在宣扬基督教精神的同时,也同样炫耀着帝国的强大和作为基督在凡间的代理人的帝王的威严,正如它的神像是天神与帝王的统一体,这使拜占庭美术在严格的程式化中体现出威严、稳固、永恒的内在精神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然而,拜占庭美术也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一方面,由于拜占庭帝国处在以往古希腊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区,古典主义的传统根深蒂固,这多少可在拜占庭美术中看到回光返照。另一方面,由于拜占庭帝国的民族构成极为复杂,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各种文化必然相互渗透,这使拜占庭美术多少染上了东方色彩。事实上,拜占庭美术成功地融合、继承了西方古典艺术与东方古代艺术中的宏伟和庄严,并以此体现和赞美基督教与帝国的威力。由此,正是因为政治、宗教与传统文化和异族文化等等多方因素,才共同造就了独具风格的拜占庭美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