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山觅宝

 马帮图书馆 2023-07-16 发布于北京

从望仙谷到武夷山二百多公里山路全程高速,还不到旅游旺季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车辆我的座驾如蛇形般的穿行在两侧群山之中,行驶过百十公里时路标显示前方出口是武夷山镇。

疑似导航仪出错,赶紧在百度地图上查询,原来武夷山镇隶属于江西而坐落在福建南平市的武夷山才是武夷山的核心景区。百度上如此介绍:

武夷山核心区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山风很大,逆风而行,继续向前行驶百里后,径直驶入武夷山核心景区中的悦华大酒店。这里风景秀丽拉开客房的窗帘武夷山大王峰就矗立在眼前。

酒店服务便利,中午在酒店就餐,餐厅服务员为我们推荐一道清蒸九曲溪中的特色'红眼睛鱼’没想到这款鱼,味道鲜美至极,透明的鱼鳞堪比长江流域的鲥鱼!鱼鳞在口中糯而香韧很有嚼头,令我没齿难忘。

酒店大堂为满足游客需求还設游览咨询台,详尽的介绍武夷山景点分布,六十岁以上老人可购买半价的景点门票,这张门票可以刷脸3天,有效出入景区的各个大门,热情的服务人员还依据近3天的气候状况为我们制定了武夷山的旅游攻略。

因为下午预报有小雨,服务员建议我们先去大红袍景区,这是我们奇山觅宝之重。

下午,开车从东门刷脸进入景区,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游客不多,丹霞山下片片茶园,清澈见底的溪水湍流不息,

郁郁葱葱的台地茶树,因山形错落分片种植在岩壁之下,这里岩峰耸立,峡谷深邃,茶田错落,杂树丛生,我们穿行漫步在此,从不同角度看都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行走道'九龙窠’导游告诉我这里就是大红袍最核心的产区之一。只见茶树旁插着醒目的标识介绍着大红袍不同的品种:老君眉、寿眉、肉桂、金桂、佛手……

这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独特的节理发育,使峰脊高低起伏。

再往前走越过落差湍急的溪流,在离晚甘亭230米后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红袍生长的地方,它长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

导游边走边为我们介绍着: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枝繁叶茂,要知道它定居在此已有340余年的历史。

传说大红袍是仙鹤从蓬莱岛叼出来的种子遗落在武夷山这处悬崖上长成的。

另有一种传说,从前,天心寺和尚曾用这几株茶树上产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帝的病,皇帝将状元穿的红袍披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于是红袍将茶树染红了。看那就是大红袍母树!”

我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山壁上刻有大红袍三个朱红大字。它枝叶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椭圆形的,尖端向下垂,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且有光泽。

导游说:“若是新芽则带紫红色。每年早春茶树发芽的时候,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

大红袍生长的地方海拔600多米,溪涧飞流,云雾缭绕,这里的土壤是由酸性岩石风化而成,所以很适合茶树生长。现在九龙窠的绝壁上仅剩四株,极为名贵。

大红袍的树种的树龄已逾千年,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它们,因而不用施肥它们也生长茂盛。2007年以前,每年的513日至15日,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这里采摘大红袍,产量极少,只有几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我问:“现在还会采摘母树茶吗?”

最后一次采摘就是2007年从母树上采摘了20克大红袍茶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这也是现代茶叶第一次被藏入国博。从此以后,武夷山就不再采摘制作母树大红袍茶叶。”

“那这里就是大红袍最核心的产区了?”

“不是的,大红袍的最核心的产区还有牛栏坑、永乐禅寺、三花峰、磊石岩、马头岩、悟源洞、杜辖岩。”

导游是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从她的骄傲的语气和神情上感觉得到她如此热爱着自己家乡:“大红袍的树种已逾千年,它是武夷岩茶中的状元,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正是以其山貌雄伟和生长的多样性而闻名于世的。”

她建议我们继续前往武夷山大红袍景区中最大的寺庙天心永乐禅寺,称到那里能喝到被传为神茶的最正宗的大红袍。天色已晚并飘起了小雨我们谢辞了她的善意打道回府。

结束了奇山觅宝之旅,感慨颇多。茶,是我们国人的重要饮品,谁不说俺家乡好!从导游的言语中我看到了茶的传承与未来的发展,这一片树叶的故事会被一代代人不断的续写。

十多年身居普洱,踏遍茶山的探访,更让我读懂了茶在我们国人生活与心中地位: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文茶、吃喝玩乐烟酒茶!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恒古不变的地位。

舒建新,祖籍山东青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丹青云南神韵楚雄——舒建新中国画作品展》;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丝路丹青茶马古韵——舒建新中国画作品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