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新加坡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江心镜为造假文物?

 北斗史地研究所 2023-07-16 发布于上海

据说,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内,收藏了这样一面铜镜

这面镜子上写有文字,内容是“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因此,他们把这面镜子取名叫“扬州江心镜”。

他们说,这个江心镜,又名“水心镜”,是唐朝时期的贡品,并引用《太平广记·李守泰》记载内容:“唐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日。...以五月五日午时,乃于扬子江铸之。”

然后他们又说,这面江心镜是1998年德国人在印尼的勿里洞岛海域中发现的“黑石号”沉船上找出来,说是古代中国的沉船,德国人要中国花4000万美元就把这艘船上的文物归还给中国,最后中国没有要,而是不一名新加坡商人买下来了,收藏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但是笔者要说的是:这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假文物。

为什么这样说?答案就在“水心镜”的名称上。

今人不懂古人的语言习惯,看到“水心”二字,就望文生义理解为“水的中心”,其实是打错特错。

《说文解字》载:“水,准也。”水,就是水准仪。古人对“水”的首先解释,不是我们喝的水,而是古代的一种测量水平的仪器——水准仪。

古代水准仪结构如上图所示,在一个水槽里放上水,两头和中间都放上浮木,浮木上有齿状瞄准,当三块浮木的瞄准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说明已经水槽已经处于水平状态了。

那么古人所言的“水心”,即是指水准仪的中心,即浮木。

古代著名的“水心剑”,即是根据水准仪浮木的形状命名的。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曲水》:“ 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河而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及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 

唐宋之问 《桂州三月三日》诗:“西夏黄河水心剑, 东周清洛羽觞杯。”

唐 张说 《开元正历颂》:“一麾水心,羣凶泥首。”

所谓的“水心剑”,即是今天的三棱军刺,因其三棱的外形颇像水准仪中间的浮木,故名“水心”。

同理,所谓的“水心镜”指的是便携式折叠方镜子,其镜面和支撑合在一起颇像水平仪中间的浮木外形,故名“水心”。

然后我们再来看《太平广记》中对水心镜的记载:“纵横九寸”,说明这个镜子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而不是圆形的。

为什么“水心镜”又称为“江心镜”呢?

我们来看古文字“江”,左边的三点水表示分类,右边的“工”代表象形。“工”的本意,指古代用来测量的直尺。

“江”的本意,就是指直的水道,外形和水准仪相似,因此“水心”又名“江心”。

综合以上,新加坡亚洲博物馆收藏的所谓“水心镜”,即不符合“水心”的内涵,又和史料中记载水心镜的外形相违背,是造假文物无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