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穷云起,悲喜自渡丨北师大MAP考研咨询方向上岸经验贴

 北师大MAP考研 2023-07-17 发布于河南

师兄说


这份经验贴已经收到好久了,一直迟迟没有推送,因为它很特别,特别到我有太多的话语想表达。

该经验贴分享者也是一位我们心目中的所谓“大龄”考生,在职备考三年,相比于之前我们这边学员高分一次上岸的人而言,这个确实很特殊。

跟该学妹相识于2020年的11月份,离考试不到2个月时间。那天她报名之后,我们就进行了专业课的规划,虽然已经过去快三年了,但是依然清晰地记得我们语音时候她的状态,她是对心理学真的很喜欢,而且声音跟学部的一位老师特别像,声音温和又有力量。那个时候,我特别希望可以帮到她,因为她特别符合心理咨询师的特质(心中有爱,有责任)。

但是并不是一切都是一帆风顺,她第一年没有上岸,第二年也没有,而是在第三年上岸了。

之所以邀请学妹分享自己的考研心路历程,我觉得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三年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尤其是到了40+,快奔五十的年龄。我佩服她的坚持,佩服她的勇气。从内心深处,我觉得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做了那么多经验贴,有各种各样背景的,有大龄的,有学历背景很差的,有很多在职的宝妈等。我们希望这样的经验贴可以启迪更多的人,当然我也希望有一天,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我可以向他们一样,哪怕从零开始,哪怕失败了,也可以拥有自我挑战的勇气,坚定不移的去走下去....

我的考研历程

相比于高分、短期、更高龄上岸,三战低分上岸的经历并不能给大家提供太多成功的经验。学长说,还有许多“三战”甚至“四战”的考友,我的经历或许能让他们有一些共鸣。如果这份共鸣能缓解考友们的一些焦虑,我愿意分享出来。

20多年前,“心理学”高考志愿未遂,但对人内心探索的兴趣一直未减,回头发现,自己已经有意无意为进入这个行业做了很多知识上的积累,那就不妨为“梦想”再努力一把吧。

2020年10月下决心考研时候,系统报名已经开始了。离开校园已经20年,英语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我相信自己当年一定考不上,加之对所选学校一直不是很满意,犹犹豫豫,复习也没怎么上心。

10月31日,手机刷到北师大成立心理咨询学院的新闻,再查北师大研究生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内心被深深击中:这就是我想去的学校!在报名系统关闭的最后两小时,我修改志愿,填报了北师大,此时距离考试只有50多天时间了。

    最初的复习是一点压力都没有的。跟学习小组报名后,丙壬师兄给了很多专业课复习的建议,他鼓励说有很多人创造了奇迹,我也要相信自己。说实话,我并不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铁了心要再来一年,并且坚信第二年一定能考上。上考场前,专业课考点看了两遍,政治背了肖四,英语裸考,最终总分330分,英语只有46分。专业课220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给了我下一年十足的备考信心。

    2022年研究生备考,每天状态满满,复习过程也相当充实。果然不负努力,英语84,但意外来了,专业课只有200分,比上一年还少了20分,总分和分数线也刚好差了20分。这个结果让我错愕,方法不对?不够努力?考场失误?还是运气不好?大脑每天都在强迫性复盘从复习到考试的每个环节,还是不知道错在了哪里。我不是一个考试型选手,但稳扎稳打却失手,这还是第一次。

    三战,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不管考不考得上,我都想搞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下了决心,却很难行动。

    三战的迟滞和焦虑,一直影响到上考场。三战如果失败,将意味着以后永远放弃,意味着几十年对考试的经验和自信将都被推翻,意味着以后在也不会有如此勇气挑战自己。虽然没有找工作的压力,也没有经济上的挑战,但第三次复习状况频出。

    首先是对考点的迟钝,那些知识点都被翻烂了,合上书又不能完整复述,强迫自己复习又看不进去。一直到9月份报名时候,我都没怎么看进去书。

    其次是身体报警,11月份,焦虑引发了严重的心率失常,需要药物治疗。连续的急性焦虑发作引起浑身颤抖,呕吐,五脏六腑像中毒一样难受。头发大把大把掉,家里到处都是,以致每次洗头前都要做心理建设。

    终于熬到上考场,考英语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上午的政治没填涂考号(幸亏有条形码才没有影响成绩)。第二天专业课考试,答到最后一题时候才发现中间一张答卷忘记翻页,背面空白。

    考完试后走在陌生的大街上,阳光明亮,万物如常,从来不说脏话的我大吼了一声:去TMD,老子再也不考了!

  等成绩的心境,起起伏伏。虽然总体感觉没有明显失误,但二战的意外已经不能让我有任何侥幸。果然,又意外了!预估英语有90分,实际还不到70,比二战还少了将近20分,最终只能擦线挤进复试。

    准备复试是轻松而愉悦的,师兄一直给我们鼓励和信心,也结识了很多真挚努力的小伙伴。虽然复试节奏紧张,但复试的良好感觉让我非常自信:一定会高分逆风翻盘!就像往年许多复试高分翻盘的考生一样,我甚至连逆风翻盘的文案都想好了。

    意外又来了:复试成绩远低于平均分,总分勉强上线录取。

    三年考研经历,就像电视剧跌宕起伏。只要我有一丝的信心和乐观,考试的结果都当头一棒,让我谨慎甚至卑微地蜷缩起来;在我绝望想放弃的时候,又给一点点希望,让我再坚持再努力。

    写到这里,我的经历对考研的朋友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甚至避坑都很难提供经验。无数次复盘初试答卷,回想复试细节,穷尽几十年的考试经验去推理分析,还是不知道几次失分在哪里。

    只能说,考研是考试能力和意志力加运气的挑战,能做的就是尽量加大可控砝码,强化考试能力,调整抗压状态,再坚持!

    三年努力终上岸,看似有了一个好的结果,但40+的年龄,已经没有太多兴奋与期待。反过来想,即使没上岸,可能也不会失望到哪里去。每个经历,都只是生命链条的一个片段。

    水穷云起,悲喜自渡,而这正是我们难得的自由

    最后,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尤其感谢我先生的后勤和无限鼓励,感谢几位挚友及丙壬师兄接纳我的焦虑、不安,不断给予我前行的动力,没有你们,走到今天会更为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