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推荐】民航产业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成都市“双机场”的思考

 啵啵老公 2023-07-17 发布于北京

论文推送

图片

本次推文来源于《开发研究》2023年2月的论文《民航产业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成都市“双机场”的思考》,研究作者是欧李梅和兰旭凌

0

引言

现代枢纽型机场有利于强化所在城市与外部的交往互联,推动人员、信息、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与集聚,是牵引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源。2021年6月,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成都市成为全国范围内继北京市之外,第二个拥有双4F级机场的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市如何利用“一市两场”设施优势,结合自身区位特点、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政策预期,探索建设高水平世界城市的路径,对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参与“内外双循环”发展、强化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

世界城市的形成与特征

      (一)世界城市的形成

20世纪的城市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规模兴起的。在全球性产业分工和市场扩张影响下,资源和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分配、使用和再生产打破了国家界限,涌现出若干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范畴、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指挥控制作用的全球城市。这类“节点城市”不仅汇聚了大规模生产要素,也由于人流、物流、资金和技术要素快速流通的要求,形成了连接全球的便利高效交通运输条件。根据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假说”(TheWorldCityHypothesis),世界城市作为全球性资本基础点,集聚了大量跨国公司总部、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同时作为全球交通的主要枢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控制作用。作为产业链的发端,此类先发世界性城市产业主体逐步向跨国总部经济、技术研发等价值链上游倾斜,并通过世界经济网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加工、物流中转和消费市场深度连接,形成更为明显的产业经济优势,最终演化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反观全球化浪潮之前的城市发展史,城市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主要依靠人口积累、土地扩张或贸易发展推动。例如,在前两轮工业革命中快速兴起的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虽然具备一定世界影响力,但更多停留于国际贸易、经济社会、人员交往和文化影响层面,在全球性产业和价值协作分工中的主导控制作用并不十分显著。而在经历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后,上述两个城市在全球的主导控制作用已十分显著,尤其在全球经济、交往和交通等层面的主导控制效力尤为明显。可以说,经济社会、文化交往和交通运输层面的支配性竞争力是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

世界城市相关研究主要源于城市经济地理、经济全球化等领域。依据不同研究视角,形成了“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等概念。尽管概念内涵各有侧重,但整体上都对全球化网络中的城市作用、角色定位、发展动因有所涉及。从目前世界城市的形成脉络来看,最根本的动力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根据当前世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或影响力评级来分析,除全球知名跨国总部数量、全球交通集散能力和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等维度外,城市经济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等仍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就世界城市的根本特征而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控制力仍是核心判断标准。在全球化语境中,这些要素随着区域、国家整体发展而迭代更新,最终推动城市影响力和控制力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全球世界城市网络中东亚地区的节点城市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新兴世界城市快速成为区域节点,在区域经济影响力、全球产业链和货物运输集散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嵌入世界城市网络的空间经济结构变化是世界城市形成的最关键因素,而产业链转向价值链则是空间经济结构转变的核心特征。对于先发世界城市而言,其发展基础来自价值链层面的长期积累或产业链升级迭代。而价值链对全球经济组织和特定人群的集聚吸纳效应更为明显。以纽约全球性的金融服务业为例,其银行证券投资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密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级世界城市,这种集聚的优势不断巩固,形成了价值链层面的壁垒。对于新兴的世界城市而言,这种壁垒是难以在短期内撼动的,即传统的产业领域对于新兴世界城市而言,并非是最优追赶赛道。因此,新兴世界城市需要在持续发展中发现并形成新的价值链增长点,而城市综合能级的持续提升,则需要在新的价值链环节提升主导能力。这种主导能力的提升和巩固并非单一独立的促进过程,而应深度结合城市的区位引力进行。研究认为,高科技制造业和科创文创产业是形成世界城市的关键优势。中国台北市打造了以台积电(TSMC)为代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通过研发晶圆先进工艺制程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关键节点,其城市的价值链全球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这一过程与中国台北新竹地区传统的电子制造产业基础是分不开的。对此,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的世界城市构建应注重强化区位引力,北京、上海等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或都市圈发展规划,均注重在区域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对外交往能力、科创文创产业等领域提升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总的来看,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见图1)。

图片

1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

1.融入全球的高效交通集散能力

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通过特定的产业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无论是国际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还是更大规模和更高频次的人员交往互动,均对城市的集散通达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枢纽型机场为核心的现代民用航空运输是洲际、区域间最高效率的集散方式,也是价值链完成全球性融入的关键基础。

2.开放创新的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在融入全球性市场过程中,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要求更为开放创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结合城市管理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相对宽松的管制与营商环境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腹地支撑;另一方面,持续加大的对外开放力度和范围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此外,与之相配套的生产型服务业,也是世界城市建设中的有力支撑。

3.优良的居住就业环境及城市治理

研究指出,宜居、宜业、宜游是推动城市发展中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这在客观上要求城市具有全球水平的开放公平环境和高效的治理水平,从而强化城市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在优良的居住就业环境层面,具有境外人士长期居住、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支撑条件,在居留许可年限、证照办理、薪酬税务、社保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有完善的业务支撑。在城市治理方面,公共场景的多语言展示、安全友好的城市环境等,都能有效提升对国际人员的入境吸引力,也成为跨国商业组织选址、投资的重要动因。

2

民航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五波理论”(TheFifthWaveTheory)认为,不同于海运、天然河运等形成的第一个、第二个冲击波,航空运输会在全球化背景下构成“第五个冲击波”,航空业的发展将成为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源之一。相较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现代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对城市地理的要求相对灵活,对城市高能级产业的连接拉动效应更为明显,且在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为区域交通中心的枢纽型机场,能够协同空地联运为主的立体交通集散网络,实现人员物资的快速集散。围绕机场核心区、次边缘区和边缘区,基于转运便捷性集聚的临空产业可以直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并通过产业聚合效应形成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回顾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这两座城市都依托濒海通道区位优势,利用航海运输产业发展进出口和外贸加工产业,实现资本、技术的快速积累,并在区域产业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20世纪80年代后,民用航空业以便捷迅速、安全可靠的特点得到快速发展,其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兴起的浪潮相互叠加,使得具有枢纽型机场的城市成为区域乃至全球的中心。而对于一些内陆城市,得益于枢纽型机场的建设和运营而进入全球经济发展版图,成为具有全球或区域级影响力的世界城市。最为典型的是美国的亚特兰大、德国的法兰克福,通过枢纽机场的建设,形成了航空运输、进出口贸易、加工物流等一系列产业集群,规避了不临海、不靠水的区位劣势,在参与全球化发展中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摆脱了传统临港型世界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具体而言,民用航空产业推进世界城市发展的作用机理如下(见图2)。

图片

图 2 “一市两场”推动建设世界城市的作用机理

(一)民用航空产业拉动产业集聚

现代民航产业中,以机场为中心形成了客运和货运的双重集散结构。机场作为旅客、货物进出港的中转平台,不仅满足基本运输需求,也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以机场为中心的圈层产业集聚形态。机场驻场航空公司运营规模、国际国内航线数量、进出港旅客数量和货物吞吐量直接影响其产业的空间和规模。这类与机场伴生发展的产业集群也成为临港经济的基础。

1.以机场日常运行为重心的支撑产业

提供服务保障是机场最基础的功能。保障航班从业人员的日常居住,为飞机及发动机等提供日常保养检修、油料的存储供应、机场运营特种设备车辆的日常维护等,构成机场的第一圈层产业集聚。以成都市双流国际机场为例,2022年空中客车公司在机场临近跑道区域兴建亚太地区唯一的飞机循环利用项目———“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主要用于机场民航飞机的停放存储和适航管理等,并针对老旧飞机的循环利用提供维修维护和回收,这也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临港服务保障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照。

2.以产业链延伸为属性的链上产业

在旅客服务方面,购物、住宿、休闲与商务交往的功能需求催生对酒店、会议、会展等相关服务设施的集聚。从便利性、集约型和效率性来考虑,机场临近区域是最为合适的承载地。在部分国家的枢纽型机场,为了提高国际救援、跨国医疗服务和生物医药供给的便利性,机场临近区域更是集聚了大规模医疗和健康服务产业集群,这构成了机场周边第二圈层产业集聚。

3.以区域发展为基础的融合产业

在第二层产业集聚的周边区域,机场能够发挥中心优势,集聚航空运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例如,以航空航天为专业方向的科研院所、民航类院校、高端制造业,或者以往来航空为主要渠道的国际性物流中转仓储园区。在部分枢纽型机场周边,建立了针对关联跨境贸易的自贸区或保税区。因此,以机场为中心,依托多种物流、包装、流通加工、相关制造、总部经济、运输服务、保税功能等产生的系列生活与生产服务业,构成了机场周边第三圈层的产业集聚。

( 二) 民用航空产业整合产业要素 

1. 临空产业结构动态调整 

从民用航空相关产业链构成来看,技术密集和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向更为显著。在机场快捷运力作用下,诸多产业要素动态优化组合,逐渐形成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临空产业带,进一步加快临空经济与本地产业的协同发展,而部分特定产业要素也需要依靠机场运输发挥相对优势。美国的孟菲斯市是美国西南部区域的陆路货运集散中心,1929年建立的民航机场主要用于中短途客运,并未发挥其 航空物流运输效应。20世纪70年代,孟菲斯市尝试将民航货运与物流协同发展,并吸引了联邦快递(United Parcel Service) 在当地布局航空快递业务。随着民航货运规模不断扩大,联邦快递在孟菲斯机场的产业要素逐渐聚集,实现了以货物仓储分流为中心的生产、加工、分销、安全检查和报关通关等系列产业要素整合。根据国际机场理事会( ACI) 的数据,孟菲斯机场的货运吞吐量在近20年内始终位列全球前三,在2021年更是位居全球第一,而孟菲斯也成为北美地区重要的货运中转中心。

2.产业布局优化与整合机场

以其运输便利和转运高效的优势通过引流效应在周边区域建设功能区,推进对产业选择与布局的整合。这既可以聚焦临空产业功能区,集聚专门的民航上下游产业,形成创新聚集区,也可以在机场毗邻范围内开展科创资源配置和植入,通过产业创新平台的孵化提供创新服务和先进产品,从而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层级提升;还可以通过国际国内航线的优化布局、产业组团的差异化配置来优化所在区域的产业链,并形成联系更为紧密、分工更为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的机场共同体。从产业规模来看,产业整合并非只对机场周边或者所在城市产生作用。航空港或临空经济区必须与其所辐射的广大区域经济相互补足,或者具备独特的产业整合功能,才能逐渐和机场都市区融为一体。

3.特定产业的快速发展

航空运输业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一是激发旅游业发展。以新加坡、迪拜等城市为例,城市旅游资源与机场优质服务形成的双重优势推动城市成为著名国际旅游地。二是推进特定领域商业投资决策。美国南部城市休斯敦通过机场与医疗健康产业的协调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重病医疗和紧急救援产业集聚区。三是加快构建新兴产业链,推进跨境贸易发展。美国中部城市亚特兰大的哈慈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带动城市周边形成了较大规模临空经济,涉及70多个影视娱乐、300余家仓储物流和15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等。

(三)民用航空产业对接全球市场

1.作为全球市场中的产品供应方

机场为产业经济接入全球市场提供了高速入口,使城市更易参与全球产业链的产品供应。在传统市场流通环境和秩序下,物品流通更多呈现“伞状”形式,即从更小规模的生产地向更大规模的集散地流动,通过集散地实现点对点转运,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分配与转运,这种传统的“集中—转运—扩散”方式耗费较大时间和人力成本,也面临明显的过程风险。枢纽机场则依托组团式产业集聚功能,将较多的研发、生产和制造环节集中在口岸范围内,更高效便利地服务于跨国干线航空的产品供应。尤其体现在对航空运输具有高度依赖性的高精尖技术产品,或对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的生物医药制备产品等领域。因此,枢纽航空转运能力和产品生产供应能力的相互融合,即产品生产地与转运中心合二为一,将成为最大的市场优势。

2.作为全球市场中的产品承接地

拓展更加广阔的国际资源利用空间是推动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重要途径。空港口岸、综合保税区等为城市承接规模化进出口贸易搭建了载体基础,要通过完善进口口岸功能,加大特定通关产品的准入数量和能级,进一步加大机场枢纽的产品附加值收益。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拥有进口水果、国际邮件经传等6个指定口岸,成为国内进口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结合成都的双机场口岸规模,未来可重点发展规划特定产品进口口岸,拓展对全球市场产品的承载功能,发挥联运分流优势,将云南、贵州等省份作为特定产品分流分销腹地,实现与全球市场在更高层级上的对接。

(四)民用航空产业强化对外交往

1.口岸进出的便利性对外交往

能力是世界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对世界城市而言,跨境旅游、跨境务工或定居方面都应具备便利性。针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研究表明,如果民航系统内部的高附加值企业与机场所在区域的距离较远,不仅影响到机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还限制了民航业本身的发展。因此,在机场口岸进出时间长短、机场各航线的接驳中转是否便利、机场服务体验是否友好直接影响到了口岸的形象度和对外交往的频率。

2.城市腹地的交往承载能力

城市腹地有利于提升跨境交往的可持续性和整体规模。评价城市腹地交往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国际交往准入便利性、国际性交往活动(国际性赛事和会展)等。一方面,国际交往准入便利性主要体现在外事资源方面,从领事机构规模来看,成都拥有20家对外领事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位;在领事机构所属区域上,包括亚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如果以成渝双城口径来看,两市的领事机构达32家,覆盖全球所有洲际区域。另一方面,国际性交往活动主要体现在举办国际性赛事和会展方面。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国际工业博览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主办地,国际交往活动影响力日趋提升。2021年,成都的会展产业收入达到1231.6亿元,成为又一千亿级产业集群。成都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成国际会展之都、世界赛事名城,也为城市腹地交往承载功能提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3

成都市建设世界城市的现状与趋势

一)建设世界城市的本底基础
1.面向国际的城市发展目标
成都市面向国际的城市发展目标最早出现在2011年,在《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2016年,成都市发布“十三五”规划,将城市能级的发展目标提升为“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并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决定性基础”。与此同时,成都市的发展战略对其综合交通枢纽连接作用的表述更为明显,强调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2021年,成都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整体目标,而其中重要的支撑定位为“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市面向国际的城市发展目标稳步提升,不仅反映成都市在发展基础上具备了融入全球发展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凸显了成都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位次中的逐步提升。
2.区域领先的经济体量与综合竞争力
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近十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居全国城市第9位。到2020年,全市地区GDP总值达到17716亿元。到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疫情反复、高温限电的情况下,仍然突破了2万亿元关口,以2.08万亿元的总量居全国第7位。根据“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成都在2016年首次跻身世界城市序列,位列全球城市第100名,此后由2018年的第71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59位,城市级别也在不断提升。在国际著名世界城市排名中的位次提升,既反映出成都市的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也意味着成都市持续加强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竞争合作。
(二)建设世界城市的地理区位优势
1.内陆开放的地理优势
从国内区位来看,成都位处我国西南腹地,在连接西南地区方面具有核心节点的辐射集聚优势。从国际区位来看,成都的航空枢纽具有辐射南亚、中亚、欧洲的前沿优势。从城市辐射连接功能来看,成都距离欧洲航线的中转枢纽点阿联酋的直线距离为4800千米,距离新加坡的直线距离为3250千米,作为中转枢纽在距离成本和时效性上拥有巨大优势。“一市两场”的吞吐量有利于发挥成都的西向和南向门户枢纽优势,扩大国际航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加强中国同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联系合作。结合成都数十年来发展能级和城市规模的变化趋势,既得益于国家层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牵引,也与城市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密不可分,而这也为成都迈向世界经济场域、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奠定了基本条件。这一过程也契合了亚太崛起背景下全球城市成长的观点,即承担了运输枢纽和金融贸易中心的城市能够基于整合区域资源的平台优势,在全球分工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并通过增强与全球经济的紧密性提升其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
2.相对完备的区位基础
近年来,成都市依靠“一带一路”倡议、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的牵引力,以及现有的航空枢纽、“中东欧”跨国班列等渠道,逐步具备外向型开放城市的格局,对外贸易和交流合作均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世界城市影响力逐步上升。2022年,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的影响,但成都仍然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346.4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为2690.9亿元,占同期成都进出口总值的32.24%。以“一市两场”实际运力来看,天府国际机场在2022年6月运行满一年就首次实现了运输量突破1000万人次。2022年1月至5月,成都市双机场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74万人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总量为401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62.94万吨,起降架次30万次,以上排名均居全国第2位。2021年建成投运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总量为435万人次,居全国47位;货邮吞吐量为19853.7万吨,居全国65位。双流机场的传统优势,融合天府机场不断攀升的运营规模,成都“一市两场”的规模效应与体量优势将逐渐显现。
(三)产业基础坚实并持续升级
1.先进制造业基础坚实
在具备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领域,成都市重点布局了人工智能、前沿医学、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超高清显示等领域,初步形成了3~5个国际国内领先的产业方向,同时结合“一市两场”加强产业布局,在四川天府新区重点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6G通信等前沿领域。在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在天府国际机场所在的成都东部新区,则重点布局发展航天装备、高端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与新型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
2.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加快构建“5 5 1”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到2025年,成都市的五大支柱产业整体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在传统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领域将形成2个万亿集群,并形成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软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以上的千亿产业集群。其中,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对民航运输的转运有较强需求。
(四)区域发展的城市定位和政策支撑
1.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的城市定位
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布局,在西部地区形成能够承载大规模人口和经济的特大城市带状群落。成渝经济圈将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外的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成都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区域中心城市极核作用也将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目标蓄积新势能。
2.面向城市和民航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
就航空产业的政策导向而言,2022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明确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双核枢纽之一”。这为成都“一市两场”带动城市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性资源整合与竞争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政策指引。

4

“一市两场”推动建设世界城市的路径

基于成都“一市两场”的航运基础、城市本底基础和综合区位条件等,从机场运力、产业链布局、城市发展方面探索性地提出成都强化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和对外交往,建设更高水平世界城市的可行路径。
(一)提升机场国际集散运输效能
1.加强“一市两场”立体联运功能
多元化联运是临港产业区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要完善机场集群与铁路干线、公路、水路的协同联通运作机制,以全域物流运输协同体系构建区域极、核级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实现空、陆、江、铁联运互通。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场群建设规划,根据空铁、空路等立体联运时间和效率,构建枢纽机场、周边机场与小型通用机场的差异化层级体系。结合成都副省级城市中心区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极核定位,围绕“一极两中心两地”拓展卫星城市与机场枢纽的接驳。精确测算未来航空出行流量和货运规模,进一步提升包括地铁、城铁、公路快线在内的立体交通衔接网密度。构建以航空枢纽为核心的立体联运交通体系,通过更为密集高效的联运交通深化枢纽辐射力度,使航空枢纽惠及多机场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和周边中小城市。建设面向全球的货流对接中转中心,重点巩固一般贸易进出口临空集散平台建设,完善加工贸易进出口和保税物流进出口临港平台。结合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需求,开发布局中转航线,提升货物中转通关环节顺畅性,打造西向、南向国际航空货运通道节点。
2.提升“一市两场”综合运力提升
双机场国际客货运航线对飞范围,逐步拓展国际航线网线,持续加开国际干线航线,提升双机场的客流货流中转集散功能。提升对“一带一路”国家沿线枢纽城市的客运航线频次,加大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旅商贸运力规模。持续巩固连接北美、欧盟等传统货运航线运力,加大与航空联盟、国际航空公司的合作,拓展国际机场支线航线连接能力,补充短缺的洲际航线。按照对成渝双城枢纽机场运力的综合测算,成渝双城地区的区域运输机场数在2025年可以达到12个,年客货保障能力分别约为2.1亿人次和370万吨,年起降保障150万架次左右。
(二)完善航空运输产业链布局
1.构建“一市两场”协调分工机制
建立围绕大项目的临空产业体系,形成关键产业链条、核心产业集群,是促进航空大都市临空产业良性循环和更新升级的重要途径。要加强“一市两场”临空经济产业的协同规划,在内部差异发展、外部协同合作的多机场体系中推动差异化建设,推进错位竞合,协同发展。一般来说,世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航空门户枢纽功能突出,通常拥有2~3个大型机场,且均有一个主要负责国际航班的机场。东京、伦敦的“一市多场”体系在市场运力上重复率较低,实现了成熟的错位发展,而上海的虹桥与浦东机场间尚未实现错位协同运营。因此,要结合双流、天府国际机场现有航线覆盖比例进行合理协同匹配,重点布局南向空中出川通道,拓展西向、西亚连接中转通道建设;完善枢纽转运功能和平台,加大国际航线的经停权重。
2.完善以机场为核心的临港经济配套机制
以机场为中心强化“圈层型”临港经济建设。在以机场为核心的“一圈层”区域,重点做强以机场服务保障为主的产业,涵盖航空运营、航空物流和航空维修制造等。在距离机场5~15千米范围内的“二圈层”区域,完善产业功能区发展模式,推动双机场物流转运与本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外向型产业集群的连接,加快形成本地支柱产业中的高端制造、航空物流等与双机场的协同对接。加大天府国际机场临港仓储货仓、货物中转平台和集散物流专线建设,加大大型货代、物流链主型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招引培育,提升国际口岸外贸物流运营质量。发挥机场专业人员密集优势,构建面向科研、培训一体的民航教育培训平台。在超过15千米半径的“三圈层”区域,加大航空转运与会展会议、金融服务行业的协同发展;加大外向型进出口贸易产业与航空枢纽集散通道连接,构建面向国际的开放性现代产业体系。
(三)促进机场与城市综合发展的耦合
1.提升机场枢纽的综合服务质量
研究表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对城市发展的带动效率相对较低,应加强机场运输规模与综合服务质量建设。因此,要提升机场线上线下信息系统触及便利性,在国际国内主流搜索引擎、即时通信软件等载体设置成都机场信息互动入口,在主流移动平台发布双机场融合式多语言APP,为全球旅客提供乘机、出入境等信息查询,进一步加强成都机场的信息化水平。加大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旅客服务部门的商业招引力度,提升旅客候机、达到餐饮与休闲服务的可及度。针对空域条件限制,完善候机延误处理机制,提升航班延误后续管理,完善两个机场之间的24小时中转接驳服务,延长地铁、巴士中转服务时间。提高口岸出入境通关效率,针对国际航线中转服务,提升相关酒店入住、手续办理便利度,简化到港换乘流程,通过旅客进出港特惠条件加强旅客中转地引流。加快定期直飞货运航线建设速度,设置货品及特殊商品托运通关平台,提高与国际航运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接轨标准。
2.强化机场枢纽与城市对外开放协同性
加大城市在国际平台的展示,突出成都“国际化、独特性、便利度、可玩性”国际化表达,围绕大熊猫、三国文化等文化符号,拓展天府文化的国际展示。加大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旅名片海外宣传,不断提升城市对外开放美誉度。强化对外交往城市场景营造,加大国际化社区建设力度,推动高水平城市治理发展,提升外籍人士在成都的差旅、居住和工作便利度。

5

结语

“一市两场”硬件优势为成都航空运输业和相关产业布局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在“一带一路”、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共同推动下,成都市建设世界城市的整体条件更为成熟。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相应调整,外贸出口、国际交往等方面的回暖加速了民航产业复苏,成都应抢抓后疫情时代的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一市两场”对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拉动作用,不断加快世界城市的建设步伐。

文献来源:欧李梅,兰旭凌.民航产业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成都市“双机场”的思考[J].开发研究,2023,No.225(02):68-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