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罗观背村的观前桥

 东江 2023-07-17 发布于广东

在博罗县城的西面,有一个观背村,原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城中村,但近年经过打造,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村”,村里入驻了众多的文化团体,琴棋书画,让观背村充满了文艺范儿,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打卡”。

2012年的保宁桥

观背村得名于古代在该村的前面有一座长寿观,这座道观早就不存在了,只留下了观背村这个地名记录它曾经存在过。在观背村,有一座古桥叫保宁桥,因为它位于长寿观的前面,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观前桥”。

保宁桥于1985年就被列为博罗县文物保护单位了。据记载,保宁桥始建于南宋,明景泰年间改建,清乾隆年间重修。该桥为双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长31.4米,宽4.5米。桥梁主体由红砂岩砌成,但是桥面的北段铺的是红砂岩石板,而南段则是由青石板铺设。据村民传说,是建桥时由两个人同时从两边建造,一人从南边用青石建起,另一人用红石从北边建起,结果造成了桥面一半青石一半红石的局面。这个说法匪夷所思,难以置信,我个人认为是因为红砂岩容易风化,因为年代久远,南面部分的桥面损坏比较严重,所以中途维修时改用青石板修补,所以才造成了一座桥两种材料的局面。

桥面南段是青石,北段是红石

早在观背村改造之前,我就于2012年3月去看过保宁桥。那时桥面还没加设护栏,古桥的两边河道被倒了很多余泥,我都担心会把古桥的桥墩给掩埋掉了。幸好后来对观背村进行改造,保宁桥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整治,古桥两边加设了护栏,河道也得到了清理。如今,保宁桥成为了观背村的一个人文景点,为观背村的游览增色不少。

连接保宁桥南桥头有一条老街,街名就叫做“观前桥”。这条不起眼的老街的中间,铺的还是一米来宽老的石板路。我问了村民,这条石板路是以前就有的,还是改造村子的时候才铺上去的?他们说是以前就有的,不过原来是横着铺的,改造时重新挖起来,改为直着铺了。他们说,以前这条街是博罗西面义和一带的人进城的必经之路,那时这条街很旺的,人来人往,街边还开有不少商铺呢。

2012年,那时余泥已危及保宁桥了(以上三图摄于2012年3月)

保宁桥的两侧桥头各有一株古树。南桥头是一株榕树,北桥头那株挂牌155年树龄的古树,明明是一株合欢树,但那块牌子上却写成了“槐树”。我不明白,合欢树本来是惠州比较常见的乡土树种,为什么会认成是少见的槐树呢?还有,像这种挂在树上的古树保护牌,除了保护古树外,还有科普的功能,那些权威专业部门,为什么不能更专业一点呢?


观背村保宁桥今貌
保宁桥北桥头的古树
树上挂着的牌子显示是“槐”
保宁桥南桥头的“观前桥”街(以上四图摄于2023年7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