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假特刊·游记一】和平古镇(金涵同学)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前不久新春已至,便与家人一同游览了和平古镇的祥和景色、深刻感受到了农村的春节的氛围。
我们向前走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镇中高耸的南门,南门是用木、鹅卵石搭建而成的。其两角稍稍翘起,颇显灵气。同时,它也是一座对称的建筑,给人一种威严之感。我国的古建筑,大多呈现对称状,或许就是为了体现出这有条不紊的感觉吧。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被雨水淋过的清爽味道,近处可见一条蔓延着的用青石板、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小路,小路上时常有几只公鸡和豺狗出没,仿佛是在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两旁的建筑是由砖砌成,并以木头和竹子加以支撑。凸显出了其中的结构,三长方形结构下接一横木,再由砖瓦连接而成。这种古建筑虽看似普通,却仍有其技艺精湛之处。房屋横木上总挂有红灯笼,更体现了喜庆的春节的氛围。一些用石头砌成的建筑是极其细致的,细看可以看到上面的云纹,显出古韵之美,并且衔接的很自然。
前方声音嘈杂,十分热闹,原来是古镇正在卖几种特色小吃。其一是这里的和平油浆豆腐,它的流程大致是将黄豆打成豆浆,再将豆浆放入锅中烧至有豆花出现,把这些豆花放入方形容器之中,沥掉其中的水。再将这些已成形的豆腐油炸,这和平油炸豆腐便出炉了。将它从中切开,放入几勺辣酱,配上一碗豆浆,实是一种美味的小吃了。其二是包糍,包糍的外皮是用鼠麴草加上米浆做成的,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将其捏成薄皮,再配上蘑菇、豆干、芋头、肉等混合而成的馅。蒸熟便可食用了。其三是和平鲤鱼,这里向来以捕鱼为生,鲤鱼由泉水养成,味道鲜美,肉质细嫩,也是一绝。
我们继续向前,望见一人家的外面贴着一副对联。写道“一朝喜结千年爱,百岁不移半寸心。”而横批则是“自力更生”。同时,这里的朋友热情好客的邀约,更是体现出了这里淳朴的民风,真挚的情感。
登上古镇的最高观测点,你便会为之动容。高低不同的古代房屋建筑交错着,搭建而成的小屋顶板是倾斜的,从上至下地仰望下去,可以看见相互搭着的瓦片,片状大而色泽不一。有的呈黄色,而有的便是红褐色、偏黑的。其他便是偏棕黄色的。也许是因为几百年来雨水不断地冲刷才导致如此。而房身的色泽也有所不同。远眺你便可以发现,尽管是冬日,古镇的四周都是青葱的树木,果真闽南冬天的景色,不同干燥而寒冷的北方,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再往远看,便可望见重峦叠嶂的高山,连绵起伏。与天色融为一副自然而绮丽的景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下了观测点,我与家人再次走到街道小路上,看见各家各户灯火通明,热热闹闹的,可以听到酒杯碰撞、人们热情待客的声音,也可以从来来往往的当地居民中看出他们眼中洋溢着难抑的热情和心中团聚的幸福。
我也不禁开始思考,人们为什么喜欢去游览这世界一番。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是读书,单调的输入学业知识是并不足够的,我们确实是应该脚踏实地地走在这个世界上,这有很多不同的人们,美妙的风景。倘若饱览一番,实而无憾。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有些事物也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而被不知不觉地被消磨了,我们习惯了快节奏感而很少去放慢脚步,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儿和事。当你真正放慢脚步,来到了像古镇这样的地方,会发现别致而不同的景象,这里是坦然安静的田园生活,是山水相临,是朴实的民风、淳朴的人情,是几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回忆和情感,定会使我留存于心。
图片:金涵
编辑:牛皓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