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假特刊·争鸣三】Alt er LOVE——《SKAM》(吕行同学)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北欧的冬天是那么漫长,极圈内似乎永恒的黑夜令人恐惧而悲伤。在寒冷与凛冽中,《SKAM》却是一抹融化严冬的暖色。
几年前“SKAM热”烧遍整个欧洲,同时也烧到了中国。有人质疑“我们的校园生活和剧中展现出的挪威式自由简直天壤之别,他们的青春又不是我们的青春,所以这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SKAM》,一部由挪威广播公司NRKP3拍摄的影视剧,是一部面向其全国青少年的名副其实的“教育片”。然而自2015年一经播出,便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热门剧,两年间拍摄四季,获奖无数,剧本被收入挪威国家级博物馆,并被法国、德国、荷兰等七国相继翻拍。
然而其中派对无止无休、学生纷纷恋爱等展现出西方社会极开放的文化与风尚的情节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有些“不符合国情”,不少人惊呼:“外国人这么开放的吗?”于是自然也就引发了对于这部剧适不适合我国青少年观看问题的争议。
然而在我看来,我们不必去探讨自己社会制度与风气的巨大差异,这没有意义。我们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自身能做出的改变出发,来看一看这部风靡全世界的教育片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是一个足够简单却又复杂的故事。简单在于,这只是奥斯陆Nissens中学一群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他们每日担忧的、纠结的事情甚至可能算是鸡毛蒜皮、不足挂齿。但同样,复杂之处也在于,正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了友谊、人格、女权、LGBTQ群体平权、自我印象、暴力、精神疾病、性侵、宗教信仰、网络欺凌等太多太多真实的社会问题。
同样,每一个角色都承担着展现一个话题的任务,也因此他们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有一个标签:穆斯林、女权主义者、躁郁症患者、同性恋……然而每个人却绝不局限于这一个标签。生活没有主角光环,《SKAM》也没有对任何一个角色进行简单的定义和评判。
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实,仿佛身处于一个平行时空。他们的生活平凡却又充满波折。他们善良、温柔,他们有着孩子的纯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但他们同时也茫然、懦弱、糊涂、虚荣、心机……但这样的矛盾也赋予了角色血肉,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
导演兼编剧Julie花费半年的时间进行调查,持续数小时地专访单一人群代表以了解观众的需求。她将故事范围无限缩小于一所学校、一群少年、乃至于一个人,并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去传递思想与内涵。
这是属于克里斯蒂安尼亚的平淡与热烈。

Loving can heal
Loving can mendyour soul

“长日尽处,我来到你的面前,你将看见我的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飞鸟集》

Isak Valtersen,尼森的高二学生。帅气聪明,但因为在一、二季中频频捣乱而被称为“小恶魔”。父母的离婚使他不得不独自一人面对患有精神病的母亲,母亲的疯狂使他感到压抑,于是独自一人居住在出租屋内。逐渐长大的Isak发现了自己不同的性取向,但因为母亲是一个基督徒,并且他认为这太过尴尬和丢人,因此他无法接受自己这样的身份,便开始了一场自欺欺人的逃避。
Even Bech Næsheim,一个转校到尼森的高三生,同时他有一个秘密,就是他患有双向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这是一种几乎终身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的精神疾病,发作时表现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甚至混合发作。在发作的时间中,他会屏蔽一切外界的声音、物象,他漆黑的世界只剩下自己,他像是被迫和自己的思想关在同一座监牢,孤独到令人窒息。也因此在他阳光的表面之下对世界、对生命抱有着极大的悲观。同样,就像他喜欢的巴兹鲁赫曼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对于爱情,是一个疯狂而清醒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看来,“史诗般的爱情故事,主角必须死”,因为只有失去才是永远的拥有。
两个人,一个逃避着、不敢承认自己真实的性取向;一个在无尽的孤独中被困死在自己思想的藩篱,而唯一能逃离的方式就是死。他们一边情不自禁地相互靠近,也一边挣扎着后退。莎翁式的悲剧似乎是他们命中注定的结局。
但是他们拥有着罗密欧与朱丽叶不能拥有的幸运。
校医对因焦虑而失眠的Isak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岛,通往其他岛屿的唯一桥梁就是语言。如果我们不和别人交流,最终我们就会变成一座座孤岛,依赖各种药物,就像伊维萨岛一样孤独。你不能一直这样孤立自己,一个人面对所有的事情很困难。”
一向似乎没心没肺的室友Eskild第一次正色下来,对自我欺骗与蒙蔽的Isak说:“关于那些你耻与为伍的人,那些穿紧身裤涂睫毛膏的人,那些为自身权益而斗争的人。那些人这么多年一直选择忍受着别人的烦扰和憎恶,甚至有的被暴打被伤害,并不是因为他们疯狂地热衷于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他们宁愿死,也不愿隐藏真实的自己,虚伪地活下去。这所需要的勇气是大多数人所无法想象的。并且我认为,在你为自己而战之前,在你勇敢捍卫真实的自己之前,你最好注意自己的言辞。别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也是Isak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开始。他重新审视着自己,重新塑造着自己的价值观、爱情观。
当Isak终于鼓起勇气向挚友们坦诚相告时,却没有看到他想象中的任何抵触与厌烦,相反,朋友还是那群朋友,他们笑着调侃他,也真诚地祝福他。
这是《SKAM》的温柔。
它告诉我们,其实现实可能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糟糕。也许你的身边正存在着这样一群可爱的朋友,能够为你架起一座钢索拉起的大桥,回到群岛与大陆的怀抱,不必一人在海中漂泊无依。
“圣善夜”可以说是第三季最为经典的一幕之一。
坐在肃穆的教堂,在《O Helga Natt》空灵而圣洁的洗礼中,Isak收到了那条来自Even的信息。他说“很抱歉吓到了你,很抱歉伤害了你,很抱歉没有告诉你我有躁郁症,我害怕失去你。”他说“记住,在宇宙的另一个地方,我们永远在一起。”
于是他站了起来,坚定不移地逆着人群走了出去,背后的唱诗者悲悯而虔诚。
这一次,对Isak来说,是他与自己真正达成了和解。
王小波说:“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而Isak突然明白,Even就是他勇气的来源。
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纠结和挣扎。仅仅一句“我爱你”、“我想你”,只是因为“我需要你”,足以让我不顾一切地去拥抱你。
而Even,内心强大然而挣扎的Even,他对Isak“若即若离”的态度正是他自我保护的方法。他把自己和压迫他的疾病一起锁在高塔,压抑着内心的痛苦与敏感。他在酒店的发病与失控是一次终于无法抑制的情感喷薄。他借着电影向爱人求救,呼喊着最后的渴望:
“我救了你之后会发生什么?”
“然后你回答:'我也会救你回来’。”
对于Even来说,Isak站在他的面前,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强硬郑重而温柔地告诉他:你不能再逃避、怀疑、躲藏。他使他得以从濒临破碎中挣脱出来,撕破了他的颓唐与绝望。
Isak奔跑的每一步都是对even的救赎。他是他路上最后一个过客,最后一个春天,最后一场雪,最后一次求生的战争。
于是,“他一直等待的,从未成真的救赎,就在这一刻成为现实”。
21点21分,Isak的生时、《创世纪》中天使以撒出生的时间。也是“凯撒”背叛了曾经的自己,背对教堂与信徒,和“上帝”再一次私奔的时间。万神让路,一路疾驰。在那一刻,“我头上的桂冠成为你神谕的加冕,你身上的圣袍是我御赐的盔甲”。疯狂到了极致,也勇敢到了极致。
Isak给了Even重生的机会,而Even教会了Isak爱与包容。
当他拥有了这个名叫“爱与包容”的能力后,他终于可以拾起勇气,冲破一切牢笼与束缚,紧紧抱住那个他爱的人,贴着他冻红的脸。时间仿佛静止,所有的失而复得、情难自胜、克制隐忍被揉进动作与眼神,六分十四秒的无声告白,天地间只剩他们两人。
而他告诉他:“你并不孤单。”
这是理解、是心疼、是信念,也是承诺。我接受所有的你,包括你的病痛。我会和你一起面对一切。
他不会再害怕流言、不会再恐惧外人的评价,他需要做的只是在每一次Even陷入躁郁症的囹圄时告诉他:“I’ll save you back.”他让他重返人间。
Evak的迷人,在于蜜糖的外衣下包裹着烈酒的灼烧与辛辣。因为经历过痛苦与磨难,幸福才弥足珍贵。
“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于是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再不会在他们身上重新上演。
“平行时空”是一个很美好的理论,然而他们不再需要依靠另一个世界找寻慰藉与寄托。
奥斯陆早晨九点的阳光穿透黄色窗帘,包裹住了厨房里两个身穿白色T恤的男孩。
又是平静而浪漫的一天。

“歌舞派对教”

第四季以Sana为主角的故事,是一个有关于信仰与禁忌的故事。
这是一个难以触碰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宗教,就往往会面临政治敏感,所以敢于聚焦这样一个话题并用镜头将它变现出来,我非常敬佩导演Julie的勇敢与魄力。
女主角Sana是一个虔诚信仰着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女孩,但作为这个国家的少数群体,以及部分人对于伊斯兰教的不理解甚至惧怕,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多不公正对待,因此不得不逼迫自己成长为一个坚强甚至冷酷的“大佬”。在进入高中后因为结识了Noora等朋友才逐渐释放出自己内心的柔软,然而在发现自己喜欢的男孩Yousef并非穆斯林,但按照伊斯兰教义,穆斯林女性只能和穆斯林男性结婚后,Sana再一次陷入怀疑和痛苦。
所幸她身边有朋友、有亲人、还有Yousef。其实就像Sana的哥哥评价Yousef时,说他“比穆斯林还像穆斯林”,当有穆斯林声称自己信仰着真主安拉,却肆意酗酒、斗殴时,Yousef却始终恪守着自己心中的准则,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所以重点不在于你怎么说,而在于你如何做。
无论你是否信仰宗教或任何主义,无论你是否认同信徒们表达自己虔敬的方式。最重要的,难道不是真正友好地去对待这个世界吗?所有积极的思想最终指向的不都是和平吗?
Sana说:“众生平等,没有一个人应该遭遇背后的指点。他们不应该受到欺骗,不应该受到评判,不应该沦为笑柄。所以如果你听到有谁用宗教信仰作为仇恨的合理辩护,不要听他们的。因为仇恨并非来源于宗教信仰,而是来源于恐惧。”
而恐惧,来源于未知。
同样,这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歧视都来源于不理解,以及不愿理解。
当Sana被恨意与悔意冲昏,倾诉着自己多年的遭遇:“他们会觉得我戴头巾是被迫的,而不是我自己想戴。如果我说是我自己想戴的,他们就会说我被洗脑了,因为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她受够了被问那些愚蠢的、带有种族歧视的问题;受够了每天出门都得像人们证明她没有受到压迫。但Isak却对Sana说:“害怕并不奇怪。当你初次面对面遇见一个穆斯林时,你会不知该说些什么。可以说外国人吗?外族人?或外来文化者呢?那样算不算尊重呢?你不知道你可否和戴头巾的人握手,谈论或问起真主安拉会不会不尊重。”他说“人们不可以停止问那些愚蠢的问题,因为一旦停止提问,他们就会开始自己给自己编造一个答案,这才是最危险的。你必须停止在那些愚蠢问题里寻找是否带了种族歧视,就算那些问题可能真的很烦人,听起来真的像是种族歧视,最重要的是你要去给他们解答,你必须给他们解答。”
在我们走向和谐而包容的世界之前,这一切都是必经之路。而尝试着理解,是尊重的开始。
也因此我们不能怀着满腔的恨意去反击那些恶意,那只能带来战争和灾难。就像Sana面对不公,忍无可忍之下选择了以一些不光明的手段狠狠地报复,然而却无意中深深伤害了自己的好友,反而激化了矛盾,更使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折磨。恶意是不会被消灭的,因为只要有人陷入自己的主观臆断与妄加揣测中去、只要有人将你哪怕再微小的过失强加在你的宗教信仰或者其他任何身份上,那么恶意将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而你无力阻拦,更无法消除。就像再坚固的堤坝也会被洪水冲没,但是我们并非拿洪水没有办法,“堵”做不到,“疏”却可以。同样恶意与歧视也是可以化解的。所以不要放弃沟通、不要放弃尽自己所能地消解隔阂与误会、不要放弃向偏见展现真实的你……
其实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化解的。同样都是信仰、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为生命找一处归宿,又哪里有什么高低贵贱?
Yousef对Sana说:“要是你不再信仰神明了,欢迎你加入我的宗教。歌舞派对教。”
“歌舞派对教”,多么可爱而伟大的想法。
《SKAM》总是有这种能力。以平淡而简单的方法去解决繁杂的问题。
我们可以尽情地去拥抱,无论你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我们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亦或者灿烂的光球下举杯庆祝,无论你杯中的是伏特加,还是汽水又或果汁;我们可以穿着任何自己爱好的服饰,无论你是何种性别,又无论你喜欢的是何种性别……在这场盛大的歌舞派对中,所有争端都将消解于音乐、舞蹈、欢笑、美食中去。
去爱吧,不要恨;去狂欢吧,不要战争。

SKAM

Skam,挪威语,意为“羞耻”。
在这部剧中,每个角色都是主角,同时每个人都有“skam”。
Eva为曾经的“黑历史”而羞耻,并因此而逐渐多疑、封闭;Noora上演着一出“傲慢与偏见”,为自己无法自拔地爱上一个朋友喜欢且自己内心认定的“坏男孩”而羞耻;Even为自己无法控制的躁郁症而羞耻;Isak为自己的性向而感到羞耻……
我们因羞耻而逃避,因羞耻而罪恶,因羞耻而多疑多虑……于是这些羞耻成为了我们无法碰触的“逆鳞”,成为了心中的一根刺,成为了我们无法面对他人,更无法面对自己的根源。
我们为这一切而羞耻,因为我们与他人不同。羞耻源自于恐惧,恐惧差异,恐惧“不正常”。
对于一群尚处于迷茫中的少年们,他们一方面想要追求特立独行,可内心中又惧怕因为不同而可能带来的反对、谩骂和伤害,于是他们想要把那个独特的自己隐藏起来,并视其为羞耻。
“庸”不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方式。选择平庸并非错误,但那往往意味着你将不得不苦苦压抑一部分真实的自己,你也有可能永远无法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平庸稳妥而安全,但那远不会如真正的你那样耀眼绚烂。
《SKAM》教给我们的,是与他人、与世界、与自己的相处之道。
不要把怨愤与罪恶强加于世界或者任何人,包括自己。对于他人和世界,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包容与尊重。而对于自己,从错误与反思中取得进步没有错,但在那同时,请记住,你没有必要,也千万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的一切,不要轻视自己的价值,不要认为你不配拥有,不要痛恨自己的羞耻。无论你有没有获得巨大的成就、无论你是否还在寻找的路上,都不要放弃世界,更不要放弃自己。
科学、社会与法律告诉我们“众生平等”;《圣经》说“神爱世人”;《古兰经》记录着“信士们皆为兄弟(姐妹)”……无论你信仰着什么、你在乎着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着同一个观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爱。
所以你不必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尴尬与无地自容。在“爱”的面前,每个人都没有任何差别。
人生来孤独,也恐惧孤独,但就是因为付出爱与获得爱,才能够化解这份恐惧,直面羞耻。

爱与自由同在

“Alt er love”,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为了《skam》的代名词。
它的挪威语的翻译为“一切都是被允许的”;通常在剧中将它译作“万事皆爱”。
而我看到过的最美好、也最能表达我的认识的一个理解是:“爱与自由同在”。
“爱”不仅限于爱情、友情、亲情……它更是一种面对世界和自己的勇气与力量。尊重不同、包容差异,保护这个世界的多样与多姿,同时接受与悦纳独一无二的自己,尽情地展现不同于任何人的色彩。
每个人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Noora在房间门上贴着:“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know nothing about. Be kind. Always.”你无法得知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什么,所以请尊重每个人的意志,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只要这份自由没有超出边界。
爱与自由同在,就是以爱为前提,一切合理合法的选择与行为都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
自由在前,而爱是本源
整部《skam》,尤其是第三、四季,表面探讨的是LGBTQ和宗教等话题,然而追溯到根源,其实本质是相通的,都是意在表达尊重与理解、爱与包容。
第一季的第一集,Jonas在自己的作业中写道:
“当今社会,全球观念正朝着自由开放的市场贸易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一个梦想能够得以实现的世界。听上去很棒,也确实如此。但只是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对于广大群众,多数穷苦人民来说,资本主义制度只意味着:死亡和痛苦。在我们无忧无虑地虚度光阴,享受着廉价食物时,那些穷人们正在工厂里挣扎过日。薪酬被压榨到最低,工作时间却不断增加,工会联结成了违法行为,工作环境不堪入目。在我们为自由欢呼雀跃之前,我们必须铭记一件事:我们过度消费的社会,正将重担压在秘鲁咖啡农的肩膀之上,我们所享受的廉价食物也是产自印度无偿童工之手……”
在第四季的尾声部分,Sana举办的派对上,Jonas作为代表,在众人面前朗读着Noora、William、Isak等人共同写下的致辞:
“亲爱的Sana,这段致辞时写给你的。
为你致辞是因为今日你邀请我们齐聚一堂。我们生活在一个很难知道规则的纷乱世界,不然为何会有人贫穷而有人富有;为何有人舒适安全,而有人却得逃亡;为何在街上会有人被唾弃,而且为何有些时候,当你试图想做些好事,却依然反倒遭受怨恨。人们选择放弃也并不奇怪,我们都会不愿再相信美好。但是谢谢你从未放弃,Sana。因为,就算某个瞬间会是这样的感觉,但没人是会永远孤单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巨大混沌中的重要环节,你今天所做的都会对明天产生影响。很难准确地看出是怎样一种影响,而且你通常也不能看出它们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但你一举一动带来的影响,都会在这场混沌中的某处停留。100年以后,我们也许会有某种机器,它可以算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导致什么影响。但是在那之前,我们可以坚信:恐惧会传播,但……
幸运的是,爱会蔓延。”
这两段同样由Jonas发表的“演说”在一头一尾将整部《skam》串连成一个完整的圆。是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从一开始对世界的怀疑,到最后通过自己的所历所思而得到的答案;也是在无数次自我怀疑、他人质疑之中,在支持与反对中,在朋友与敌人中,在经历了痛苦挣扎后回到的起点,找回了原本的自己。
同时,这个圆也告诉了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纷乱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成为更好的我们。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SKAM的完结,像是一场终将到来的毕业典礼,不止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在这四季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成长与蜕变,也看到了自己的思考。而最后,他们从我们的世界中毕业。当镜头关闭,他们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余下的,就是留给观众的无尽的回味。

最后用剧中的两句台词作为结束吧:

“Life is now.”

And, “You are not alon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