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巷 (上):传说中的“青楼”——清吟小班

 胡同里的溜达 2023-07-18 发布于北京

陕西巷在珠市口西大街的北侧,据说明初的时候这条胡同里有许多陕西的木材商人的库房,后来就叫成了陕西巷。民国年间这里被曾称作“八大胡同“之首,如今胡同里还可以看到不少二层的青砖小楼都是当年头等妓院—清吟小班的遗迹。

民国时期按照不同的税收标准把风月场划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的叫“清吟小班”,大多是在四合院或是小洋楼之中。这等女子属才貌双全型,卖艺不卖身,与客人隔桌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客人以名流绅士,文人墨客居多也有知名的民国教授。传说中的“青楼”说的就是这儿。二等的叫“茶室”,也属内饰精致,有文化的高规格,略逊于清吟小班,不同的是可以接客。三等的叫“下处”,四等叫“小下处”。除此之外还有被称作“暗门子”的暗娼,如同电影“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那种。

陕西巷里当年以清吟小班居多,52号的二层小楼就是小凤仙(1900-1954)当年所在的小班“云吉班”,蔡锷与小凤仙就是在此相识。透过门洞就可以看到天井后面的楼梯,二层小楼的主体基本还是老建筑,木头的楼梯看上去很有民国的感觉。。蔡锷去世时,小凤仙送上了自己书写的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您听出来了吗?她把自己和蔡锷犹比作周瑜和小乔一般恩爱,像李靖与红佛女那样情长。清吟小班不是白来的。

云吉班北边不远处22号“上林仙馆”是八大胡同里不多见的保存完好的老建筑 。这座明清风格的小楼,前后两进院落,院子中间带有天井,雕梁画柱的楼梯,游廊尽显当年的奢华。相传小凤仙和赛金花都曾在这里挂过牌,前些年“上林仙馆”的门口一度还挂着“小凤仙文化馆”的招牌,买票参观。不过听胡同里的老人说,这里从前是个大烟馆,与二位“侠女”无关。

陕西巷中段的东侧有条“榆树巷”,尽头1号院据说是赛金花(1870-1936)当年所在的小班“怡香院”,这座年久失修的二层砖楼,如今是单位的职工宿舍。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就落户在陕西巷,另有记载当年被称为“八仙”之一的青衣张紫仙,武旦朱桂芳,以《林冲夜奔》《武松打虎》出名的侯永奎,老辈的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等十多位艺人都曾住在这条胡同里。

陕西巷的南口,珠市口西大街路北175号的德寿堂药店建于1934年,当年以自主研发的“康氏牛黄解毒丸”享誉京城。这座中西结合,古色古香的建筑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保持原址原貌的老药店。

小凤仙和赛金花有没有在上林仙馆挂牌已经不重要,这里就是那段浮华烟云,红尘往事的历史见证。

秋日的午后,又听到了熟悉的胡同里的鸽哨声。

下期预告:

陕西巷(下):不一样的蔡锷与小凤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