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骅卸甲村的传说

 赵殿超 2023-07-19 发布于河北
   黄骅市齐家务乡有个村子叫卸甲村,据说村名来历跟穆桂英有关。早些年,村边有一个高台称为卸甲台,那就是穆桂英点将的地方。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手下将士的拥立下发动兵变,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宋”。此后便开始了统一中原的征战。

   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光义接过大旗继续战斗,相继消灭了各个割据政权。

    但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辽国却是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在长期作战中,大宋国胜少败多,只好改变战略变攻为守。

  宋太宗赵光义死后,辽国得到消息,遂大举进攻,企图趁机灭掉大宋。宋军节节败退,辽国大军向前推进直逼古城沧州。

   生死存亡之际,穆桂英横空出世,在旧州一带大破天门阵,令辽国军队止步不前。 僵持一年时间,穆桂英在旧州生下孩子。

     辽国将领得知消息,认为这是转守为攻的好机会,于是再次发兵南下。

     穆桂英生下孩子不到三天,就接到紧急战报,听说辽兵前来,心中很是恼火,把孩子交给侍女看护,立即披挂上马,号令前行。

     三万人马就在沧州北境(今齐家务乡卸甲村)的一块空地上集合。为了保证战时声威,穆桂英卸下铠甲,同军士们一起每人挖一头盔土,堆在一起筑起了高台。稍作休整,穆桂英身披战袍,威风凛凛地登上高台逐一点将。

   辽国军队来到沧州古城附近,远远看到宋军阵容整齐,威风凛凛,以为穆桂英生孩子的消息不实,于是叫苦不迭。辽将怕中计,下令撤军。


  穆桂英一声号令,追击敌军。辽军狼狈逃窜,撤回关外。

   从此,这里留下了穆桂英卸甲点将的台子,称为卸甲台。后有居民在此建村,称为卸甲村。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历史上本没有穆桂英此人,又何来挂帅点将之说?

   很多时候,传说不能跟事实挂上半点儿关系,所以没有必要去死抬硬杠。作为一种文化,就如小说一般,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用来消磨时间,至于真相还是交给学者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