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向过去,向现在,向未来

 无尽对话 2023-07-19 发布于上海

Hi~

“无尽对话”第165篇原创: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早已停工,托尼·朱特的《记忆小屋》也关上了木门,唯有我们自个儿的记忆居所、记忆博物馆或记忆花园敞开着。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作者 史景迁(右)

史景迁在《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书中说,你可以在脑海里建造一个城市、宫殿或更小的空间,将不同的记忆形象存放在不同的位置,随取随用。

有点像把大脑当电脑来用,但又不止于此。

01

建筑你的记忆世界

利玛窦的画像

储存记忆的场所宜宽敞,不宜拥挤;宜采光明亮且均匀,万不可强烈而刺眼;以整洁干爽、能遮风挡雨为佳——这是利玛窦的提议。

现在,你就是自己的甲方,接受内心的委托,设计一座储存记忆的建筑。你全然了解这个项目的用户、功能和应用场景,完全不用考虑后期的施工,因为不需要;不按常理出牌?天马行空?没问题。

你可以扮演建筑师的角色,虚构一座只有你知道的城市,不必在意周边环境、气候变化;也可以照搬一座已有的宫殿,没有人会告你侵权;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也OK:在一座已有的建筑中加入虚构的空间。

02

装扮你的记忆空间

上海 上生·新所  

我这一代人曾经花过好多心思装扮QQ空间,配音乐,选花浇水,更新空间。怎么装扮我们的记忆空间呢?

昆体良认为,前厅应该放最首要的记忆形象,次要的则分布在起居室、中庭水池四周的房间;利玛窦觉得,记忆形象应生动有致、装束合体;格拉塔罗利指出,最好能引人发笑、惹人同情,甚至让人钦慕。

以利玛窦为例,他在记忆宫殿会客大厅的四个角落,安置了四个记忆形象。

东南角,有两名相互搏斗的武士

张充和女士为史景迁书写的字

是一个象形的“武”字,散发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有“止戈为武”之义,勾连利玛窦童年时期家乡的战乱,记述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对暴力的恐惧,以及利玛窦人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

东北角,伫立着一名异域装扮的西夏女子

张充和写的“要”  

西成一个“要”字,异域的装束让人眼前一亮,有“回回”和关键的意思。当时,儒道释三教融合,回回是犹太人、穆斯林、景教徒的泛称,三者都接受只有一个真正的上帝,这是真正的“要义”。

一个农夫在西北角收割稻谷

张充和书法作品

农夫汗滴禾下土,身边的与手中的组成了“利”,关联着传教士到远东传教的经费来源:一部分来自传教士的盘缠,或变卖私人物品所得;一部分来自耶稣会与商船合作,做中间商赚差价。

西南角则是一个抱哄孩子,为“好”。

张充和书法

一幅引人共情的温馨画面。利玛窦在中国几十年,始终惦念着家乡的玛丽亚圣家堂,那是圣母得到天使报喜的地方,玛丽亚就是在那儿将耶稣抚养成人。

03

增加一些记忆图像

提香的画作  

道尔齐(Ludovico Dolce)在1562年就发现,熟记提香某些作品的细节,能帮助学习古典神话;利玛窦也赞同,可以使用某些图像来唤起记忆形象。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里有不少图像,下面四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图像1⃣️:波涛中的使徒。

插图源自《圣经》,描绘了使徒彼得“信而步海,疑而即沉”。

“利玛窦的世界既被水撕裂,又被水所连接。”

在利玛窦的时代,海难频繁,有的是因为天灾,如暗礁、暴风雨;更多的是由于人祸,如船只粗制滥造、疯狂超载、依靠悬挂蒜头和洋葱头来辨识左舷和右舷的海员、物资短缺、海盗等。

“大洋间著风浪,舟舶坏溺,而其人荡漾波心,沉浮海角,且各急于己难,莫肯相顾,或执碎板,或乘朽蓬,或持败笼,随手所值,紧操不舍,而相继以死。”

利玛窦对航海的记录,和电影《泰坦尼克号》如出一辙。

图像2⃣️:在以马忤斯途中

描摹的是两位门徒赶路去以马忤斯,复活后的耶稣与他们在路上相遇的画面。

利玛窦认为这则故事的意义在于“途中”,还拟了一个标题:“二徒闻实,即舍虚空。”

利玛窦在他的人生途中经历了什么?1570年代,他进入罗马学院,在语言学部接受人文学的正规训练,在记忆学部修习逻辑、物理、形而上学、哲学、数学、神学等学科。进入中国之后,他又学会了汉语。

他将自己的中文名定为“利玛窦”:利,是农夫用镰刀收割禾谷;玛,是一位国王和一匹战马;窦来自《三字经》的窦燕山,一个深思熟虑、学识丰厚的人。

利玛窦还用汉语填了一段歌词,颇有私心地嵌入了自己的姓氏(“古今论皆一指耳。游外无益,居内有利矣!”),在宫中大受欢迎。

图像3⃣️:所多玛之人

“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故事取自《创世记》,让我联想到《失明症漫记》的突然失明。 

利玛窦取名为“淫色秽气,自速天火”。

在利玛窦的童年时代,马切塔拉城流传着与通奸、私生子有关的传闻。1570年代,该城就如何安排妓女的住所闹得不可开交。

罗马亦如此:

“16世纪后半叶,罗马注册在案的妓女大约有六百至九百名……与卖淫活动有关联的人数量大概是妓女的十倍,当时整个罗马城的人口也就十万左右。如果全城的这些女人某天一致行动,把钱从银行里取出,估计罗马的几家大银行只能被迫倒闭”。

明朝中国呢?利玛窦评价:“这个国家遍地都是奴隶。”他觉得,主要是因为男人的性欲,“男人活着不能没有女人,但又娶不起妻子,于是就把自己卖给富人为奴,富人则会把女奴给他们做妻子”。这样他们便世代为奴。

图像4⃣️:怀抱圣婴的圣母

圣母玛丽亚左手抱圣婴,右手持玫瑰;圣婴左手一串葡萄,右手抬起祈祷,腿上停着一只金翅雀,双翅张开,象征着耶稣的受难与死亡。

圣母像在明代中国的接受度颇高。1586年,利玛窦得到一幅绘有圣母、基督和施洗约翰的西班牙油画,他在南昌和北京都给人展示,反响极好。

1599年底,另一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也运到利玛窦手中,大太监马堂看过,许诺“将来皇帝的宫殿里会有她的位置”。1601年,万历皇帝看到了两幅玛丽亚画像,据太监们转述,皇帝惊呆了,一口认定画上是一位“活菩萨”。

04

激活你的记忆剧场

古希腊剧场  

意大利科学家卡米罗(Camillo)这样布置他的“记忆剧场”:

“前台显眼的地方放着一堆小箱子,杂乱地堆着,里面塞满了西塞罗的所有著作。其后一直延伸到远处高台排列着宇宙万物的形象,正好表现'从创世到各色生灵的天地万物’,剧场的主人就仿佛站在高山上俯瞰一片森林。”

格拉塔罗利(Guglielmo Gratatoli)发展出一套体系,由场所、物件和人物形象三部分组成。他先设计记忆场所,在每个位置放置一个物件,然后安置不同的人物。与其说构成一幅让人记忆犹深的图景,不如说导演一出印象深刻的戏剧。

比如说,物件是一把夜壶、一盒止痛膏、一盘石膏,人物是他的朋友彼得、詹姆斯、马丁、亨利、安德鲁、弗朗西斯。按照顺序,格拉塔罗利能快速想象出一段戏:

“彼得拿起装满尿的夜壶,统统倒在了詹姆斯头上;马丁用手指在膏药盒子里蘸了点止痛膏,涂在亨利的肛门上;而安德鲁则从盘子里弄了些石膏抹在了弗朗西斯的脸上。”

外国人名不太好记,我来做点中式的处理:

假如物件是一把夜壶、一团泥巴、一口锅,人物是八戒、悟空、唐僧、沙僧和朱紫国王。在脑海里想象这一段戏:

八戒提着夜壶,倒在树根下,和了一团稀泥;悟空用手指蘸着稀泥,涂在唐僧的脸上(救难小儿国);八戒提来夜壶,沙僧刮锅灰,悟空团出一颗乌金丸,朱紫国国王服下,大赞:“神僧真是妙药啊!”(孙猴巧行医)

05

加工你的记忆素材

中间高坐者应为修辞女神

如果能通过双关语、类比性或者想法组合,把八戒和稀泥、沙僧刮锅灰、悟空献药丸之类的场景联系在一起,记忆就会更加难忘。

定位记忆是一个选项。

利玛窦将四个记忆形象放置在记忆大厅的四角,有定位记忆法的影响:

定位记忆可追溯到古哲人。西莫尼得斯(Simonides)有一次赴宴,中途出来,刚走到门外,建筑轰然倾塌,里面的人全部被碾为畿粉,无法辨识。西莫尼得斯忆起席间的座次,帮助家属一一指认尸体,而后悟出一套定位记忆法。

罗耀拉神父

“想象性重现”也是一个方法。

利玛窦记忆宫殿中的四幅图像,“我注圣经,圣经注我”,有罗耀拉(Igatius of Loyola)的痕迹。

罗耀拉提倡将圣经故事“想象性重现”,充分调用五种感官,嗅闻故事中的气息,品尝神性的甘甜,亲吻圣人们走过的路,紧贴他们坐过的地方……

修辞手法也被广泛运用。

哲学家卡佩拉(Martianus Capella)写道,修辞女神掌管着人类的记忆,她高挑、自信、美艳,头戴花环、盔甲,手持武器,身披一件罗马式的长袍,袍子上有图案和饰物,其装饰、光芒、图案、形制、色彩或珠宝,构成修辞的各个方面。

比如,用“Some Criminals Have Underestimated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一些罪犯低估了加拿大皇家骑警的能力)来辅助记忆人体上肢骨骼的名称(包括Scapula、Clavicle、Humerus、Ulna、Radius、Carpals、Metacarpals、Phalanges);用Lazy Zulu           Pursuing Dark Damosels来记上眼窝组织的神经次序(Leptotene Zygotence Pachytene Diplotene Diakinesis)。

两组词的首字母一致,我理解成是押头韵,难兽说像谐音。我很想找到那个修辞女神的精细图片,可惜没有成功。

此外,《致赫伦尼》的作者还鼓励对记忆进行进行涂抹、丑化、恶搞、添油加醋,以便巩固记忆。

06

向过去,先现在,向未来

一个意大利人,以虔诚之心,带着记忆方法、棱镜、钟表、画像、科学、经书、古希腊哲学等,不畏海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利玛窦的想象中,中国人会纷纷来到他的小屋,向他询问记忆方法,而他将告诉他们,是上帝让这神奇成为可能。

4幅记忆图像有浮生多艰得道在途的隐喻。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他的数学老师和伽利略认识,他本人和李贽、沈德符、李之藻有过交集,他的足迹遍布澳门、肇庆、韶州、南昌和北京等地,他用中文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为该书写下序言的人是徐光启,后者在他的影响下皈依了天主。

4个记忆形象勾连着战争、宗教、经济和故土

韶关天主堂旧址

他的记忆宫殿脱胎于他韶州的居所。也是在那儿,他曾在午夜被一群人入室袭击,逃无可逃,跳窗求救,摔坏了脚踝,余生只能“跛着脚向光明前行”;在他影响力的巅峰,明朝皇帝看过他的画像,说“这是一个回回”。

韶关天主堂旧址

利玛窦的记忆方法没有在明朝中国流行起来。

一段四五百字的文本,利氏只读一遍,就可以流利地背诵出来;在众人惊诧之时,他又将文本倒背了一遍,明朝人深感佩服。江西巡抚陆万陔的儿子和密友说,这个记忆方法好是好,但利用它本身需要出色的记忆能力。

丽泽soho 扎哈·哈迪德设计  

如今,利玛窦的记忆宫殿早已停工,托尼·朱特的《记忆小屋》也关上了木门,唯有我们自个儿的记忆居所、记忆博物馆或记忆花园敞开着,正对着鲜活的当下,背后是正在褪色的过去,前面是亟待生成的未来。

来吧,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