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怀众心理·儿童青少年成长专栏。我们成立于2004年,有一支优秀专业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团队。咨询师们常年在一线帮助心理受困的孩子们,问题包含:休学、厌学、青春期叛逆、校园霸凌、人际交往、情绪困扰(焦虑、抑郁、恐惧等)、自残、自杀、重大创伤处理等。儿童青少年成长专栏将定期推出关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科普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更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前几天看到一部讽刺动画《脐带》,深受触动,久久无法忘怀。短片讲述了盲目的母爱、溺爱,不仅不能令孩子长大成人,而且还会导致他永远停留在孩童时期的无助与幼稚之中。孩子出生,妈妈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担心孩子遭遇剪脐带的痛苦,拒绝医生把脐带剪断。而后,孩子一直被母亲用脐带与自己连接在一起。这条脐带不仅使得母子无法分离,也让孩子避免了很多危险。孩子触碰插孔,妈妈瞬间把孩子拉回来,孩子乱跑,妈妈也能把孩子及时拉回,孩子踩水,妈妈不同意,孩子就得迅速被拖回。妈妈在街上遇到了一位心仪的男士。他们对彼此都有好感,并且男士试图靠近孩子,但是由于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妈妈,所以他拒绝这位男士的靠近,并且把妈妈拉走了。深夜看着熟睡的孩子,妈妈陷入痛苦,在孩子和自己的爱人之间,她选择了孩子,并且掩面痛哭。孩子稍大了一些,要上学了,但是这根脐带却成了累赘。 同学嘲笑他,甚至把他的脐带当成了玩具,一度使得孩子哇哇大哭。而孩子也因此受到了同学们的排挤。妈妈非常生气,对着老师发了一顿脾气之后,就做了个决定,让孩子辍学。 没有上学的孩子只能跟着妈妈学习,别的孩子眼中的皮球、足球、橄榄球......而孩子眼中永远只有妈妈的毛线球。自然而然,孩子也学会了织毛衣,靠着织毛衣的技能,跟着妈妈一起生活。 孩子长大了,认识了自己喜欢的异性,当他试图想要跟对方亲密接触的时候,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像孩子小时候一样,瞬间生气地把孩子拉回自己的身边。他抗争,他想要摆脱,他甚至拿起剪刀要剪断这根脐带,妈妈害怕地突然晕倒了。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风霜雨雪,晨暮相接。从中年到老年,从青丝到白发,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而不变的唯有那个妈妈的摊位和始终维系着母子两的脐带。随着时间飞逝,母亲渐渐老去。原本灵活的身躯也变得举步艰难。而孩子也成为了一个落寞大叔。 望着行动不便的母亲,再看着别人幸福的一家几口的生活,大叔感到十分无奈。但是此刻的他,更加无法抛下自己的母亲。母亲垂垂老矣,躺在孩子的身上,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婴孩。终于死神带走了母亲,并且用剪刀剪断了那根维系了孩子整个人生的脐带。本以为孩子离开了母亲虽然痛苦,但是至少获得人生的自由,获得了解脱,但是孩子却陷入了茫然无措。他紧张焦虑,他惶恐不已,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是的,他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到了这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于他,犹如深渊......有的人说虽然现在社会,大部分生理性的脐带被剪断了,但是心理上的却没有。 影片中的故事,那根未被剪断的脐带,是父母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我认为更多的是父母的需要。父母自以为是给孩子创造了最好的、最安全的环境,实际上那并不是孩子的需求。有多少父母一觉得环境不够安全,就停止让孩子探索这个世界。觉得孩子喜欢的兴趣无法提升孩子的学业成绩就禁止孩子玩这些。甚至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为自己实现愿望。这些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号,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探索这个世界以及试错的机会。这也是我们心理学上常常说的父母的“无为”,父母做的越少,孩子才能成长的越多。李雪说过: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她常跟孩子表达:我就只有你了,你就是我的所有,你一定要好好的。妈妈的整个人生都系在了孩子的身上。妈妈每天要求孩子喝牛奶,哪怕孩子吃得很饱了回家,也要喝下,不然妈妈威胁就把牛奶倒了。他们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希望孩子能够优秀,而实际上呢,他们是无法面对自己的焦虑的情绪,自己的恐惧的信念。 如果父母无法面对自己的问题,那么很容易放大以及投射到孩子的身上。所以父母们如果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家庭出现问题,实际上父母更应该是前往心理咨询的第一人,父母改变一小步,孩子才能前进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