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大宗师》圣人的七个境界,“庄周梦蝶"故事的深刻洞察

 涿光若木 2023-07-19 发布于江西

“庄周梦蝶”的故事您听过,但是你不一定真的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洞察!

  

这篇是“大宗师”,所谓“大宗师”就是庄子眼中的圣人,庄子也称之为“真人”,庄子对具有极高智慧的人有很多不同的称呼,真人、至人和圣人等等。庄子这里阐述了要成为圣人要经历的七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和不死不生,关于这七个阶段,庄子通过了一段南伯子葵和女偊的对话来展开。

南伯子葵问女偊说,你年岁这么大了,而容颜却像童子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女偊回答说,我得“道“了,南伯子回问说,“道"可以学习吗?女偊说,道是不可以学的,要用圣人之道去传授给圣人之才,才可以。我把大道传授给他,三日之后,他就能够忘天下,七日之后,他就能够忘万物,九日之后就能够忘自身,然后他就能够大彻大悟,之后就能够体彻大道,就能够超越古今的时空界限,达到无生无死的最高境界了。

这就是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和不死不生,其实这七个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的忘掉个体,忘掉自身,切断束缚,不断融入自然的过程,直到超越生死  ,庄子认为圣人的最高境界是”不生不死“,这并不是长生不死,而是把”生死“看成一个整体或者说一体,从而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这其实也是道家思想对于生死的态度,在道家思想看来,生与死并不是对立的,死并不是对生活的否定。

庄子说:“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只有具备这种超然的态度,把生死看成一回事,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就好比说是相忘于江湖,相忘于大道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