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长江|奉节·紫阳鸡、夏橙和桃

 莉莉张的字影 2023-07-20 发布于广东

「7月18-19日」奉节

奉节历史悠久,在6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6000多年前,境内人民就与三峡地区、鄂西南和湘北地区人民一起共同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大溪文化。奉节据荆楚上游,控巴蜀东门,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奉节为巴东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一直为巴蜀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为了配合长江三峡库区扩容,奉节县城整体被三峡水库淹没。奉节新城建在老城西侧的,沿江24公里,面积比老城大了一倍。如今,江边还能看到一小片遗存的老县城,包括奉节高中和周边的一些破旧建筑,而当年它们却都是好地段的好房子,奉节高中也名噪一时。据说当初老城淹没时,奉节人被整体迁移至江浙地区,现在的奉节居民,很少是原住民,大多是当年老奉节周边的村民后期迁过来的,他们说奉节人了不起,为三峡大坝建设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

当年老城中的标志建筑,如通往长江码头的重要通道依斗门、开济门;祈求航运安全的耀奎塔;以及刘备托孤诸葛亮的永安宫等,都比较完整保存了下来。耀奎塔原地保护修缮,依斗门、开济门、永安宫以及部分城墙在耀奎塔附近重建。这些整体搬迁过来的古建筑被连一起,命名为夔州古城。的奉节港也在旁边,有通往重庆的邮轮。同时还新建了夔州博物馆、诗城博物馆等,江边还有李白登舟处,遥对三峡之巅,一方水池、一只草船,水面浮刻《早发白帝》诗句,再加上连续数届的诗词大会,奉节地方政府为本地文化和旅游业下的功夫,显而易见。

听说奉节最有名的美食是紫阳鸡,我找了附近网络评分最高的一家店前往品尝。老板娘说一个人只能点分量最小的二人餐,并且我绝对吃不完。因为汤里除了鸡,还有腌猪脚、萝卜干,另外有当归党参等中药材,量太少,做出来不好吃。果然,端上来的是一大大砂锅,味道的确鲜美,我极其努力地吃掉了半锅,汤尤其好喝。

本地美食还有锅巴牛肉,我也尝试了,香脆可口,还是量巨大,好在这个菜可以打包,拿一食品袋装着拎走即可,而且再吃时无需加热。奉节人好实在。

依斗门客栈前有个路边摊,卖炸的小虾小鱼,生意也不错。有天早上我买了份小虾做早餐,老板娘早上和下午出摊,中午休息,很有上班族的感觉。她旁边一位大姐卖夏橙,奉节的脐橙出名,每年12月上市,而现在是夏橙的季节。她们两人是邻居,一起出摊,彼此照应,笑着说两人关系比亲姐妹还好。我向她们打听附近最大的农贸市场,夏橙大姐约我第二天早上市场见。

第二日早来到市场,这个号称最大的农贸市场,原来是一排溜的路边摊。可能是天气预报有雨的关系,出摊的人不多,买主也很少,大家悠闲地坐着聊着天,倒像是晚饭后出来遛弯的。有些地方拿砖头压着不同的地垫,那是一些摊主的霸位,人没来,位子必须在。

街上只看见猪肉摊,摊主忙着用火枪把肉皮燎干净。旁边有一处台阶下去,下面是卖生鸡、活鱼和牛蛙的,摊主们在忙着杀鸡杀鱼,不同于广东人当顾客面现场宰杀。天大亮了以后,鞋摊也出来了,没有顾客,几个老人闲坐着。

这位大爷76岁了,身板看着很结实,说话嗓音洪亮,他说还有个86岁的哥哥,语气很是骄傲。市场的人都认识他,争相跟我介绍他们老哥俩,看来他们也是大家的骄傲,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心念。

他塑料桶里的玉米糊糊,是刚从旁边的机器里磨出来的,玉米粒放进去,加适量水就磨出来了,非常简单。这种玉米糊糊是本地人的爱,锅里水烧开后,用筷子挑起一坨丢进锅,既可以煮成一坨坨的,也可以拿勺子搅匀做成糊,稠与稀靠水量控制,最好加点冰糖,很好吃的甜。早上做好一锅,放到中午或晚上吃都行,夏天也可以不必回锅加热。这种食品,馆子里是绝没有的,只出现在本地人餐桌。大爷每天能收入百八十元,一个月三千多,另外还有劳保费,生活过得相当巴适。

天放亮后,买菜人多起来了,我始终没等到卖夏橙的大姐,最后买了两斤桃子离开,5元一斤,很甜。摊主说是自家树上结的,嗯,信她!市场上的人们,说话虽然语速较急,有时声大,但他们脸上大都挂着笑容,彼此熟悉和相互帮助,让人感觉是特别和睦的邻里关系,非常亲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