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0720逐梦长安何惧三万里

 戴维斯王朝 2023-07-20 发布于广东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最近《长安三万里》火了,上映11天票房就突破8亿元,豆瓣评分从上映之初的8.0上升到8.2,成为目前暑期档评分最高的国产院线影片,这对于一部国风动漫电影来说尤为不易。很多人感叹,“现在国漫已经能做得这么好,既自豪又感动”。

该片以高适和李白的友情为主线,引出了众诗人追逐理想、跌宕起伏的一生。随着人物的经历沉浮和心境变化,影片吟诵了48首诗词,尤其到了《将进酒》这一段,瞬间将盛唐的绚烂和浪漫拉满,很多影厅还成了“大型背诗现场”。

光靠画面和氛围,显然不足以撑起一部优秀作品。笔者认为,《长安三万里》引发热议的关键在于它的“共情力”,大唐群星的人生沉浮,就像一梭梭穿越时空的子弹,精准击中了千年以后普通人身上的焦虑、迷茫、彷徨,令人产生强烈共鸣。比如,当看到暮年高适与小书童骑马偕行、吟诗怀旧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不由陷入了深思,“原来小时候背过的诗,都是长大后才懂的人生”“突然共情了高适李白的人生”“连名留千古的诗人们都如此坎坷,又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图片

《长安三万里》剧照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

一、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不容易

在我们心中,李白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天纵奇才,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谪仙人。然而在《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因为出生于商贾之家,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拜谒名人以求推荐。同期的王维为了向皇上举荐自己,也要通过弹琴献艺以博公主青睐。

电影中还刻画了一位奇女子——裴十二。她尽得裴家剑法真传,一柄长剑舞得飒飒生风,然而只因是个女子就被挡在功名之外,去边关建功更是天方夜谭。

盛唐年代,已经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思想最为开放、社会最为包容的一个时期,但仍然存在诸多无法跨越的鸿沟,让青年才俊们留下一声声“壮志难酬”的叹息。

大唐盛世是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中的惊艳一笔,但身处其中的人们依然有着自己的痛苦和矛盾。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他的不容易。尽管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并不完美,但我们该庆幸的是,只要努力,每一个追梦人都有机会,去改变命运、去实现理想、去报效祖国。

二、成功不该只有一种定义

狂放不羁的李白与严肃沉稳的高适,身世、性情、才华完全不一样,最终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李白和高适相逢了很多次,也告别了很多次,这些场景清晰勾勒出二人志向和选择的迥异。每次相见,李白的生活永远是把酒言欢、洒脱肆意,对此高适是无法融入的,他心中是否有过彷徨,我们不得而知,但最后高适选择了为追逐自己的理想奋进不止,以十年作为一个标尺丈量人生际遇。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自洽的人生,成功不该被定义。如果没有李白,流光溢彩的大唐盛世将失去一半色彩。而略显执拗笨拙的高适,既壮志凌云又踏踏实实,其实更接近于当下正在逐梦的年轻人。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成功的。因为衡量成功不存在唯一标准,财富不是,功名不是,别人的评价更不是。我们相信,只要精神上是富有的,向前的每一步是自信从容的,那每个人就都是成功的,也都能够抵达自己心中的“长安”。

图片

《长安三万里》剧照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

三、跌跌撞撞后记得往前走

“原来光彩夺目的他们,一生也都坎坷。”这是很多人观影后留下的感叹。的确,少年的志,青年的闯,中年的坚,暮年的惑,谁又曾不一样呢?

李白,即使商贾出生、家财万贯,即使才华横溢、性格豁达,逐梦长安之路一样坎坷,到了晚年以为投奔永王可以报国,最后落得“参与叛乱”险些丧命;高适,祖父是战功赫赫的渤海郡王,然而家道中落的他、壮志凌云的他,同样仕途不顺、充满艰辛。

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面对事业无成的无力,面对人生沉浮的无助,或许大部分人都曾有过犹豫、有过彷徨、有过挣扎,在时代的洪流里总有起起落落,这些都在所难免。

而李白和高适的一生启示了我们,不管处在哪个行业领域、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所有怀揣着的理想抱负,都少不了被现实撞击。只要坚守本心、拼尽全力,曾经不可逾越的挫折,都将化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超逸。

四、心中的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高适出身寒门,虽然心有一腔热血与抱负,但在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里一度被埋没。苦苦练就的高家枪法,却还不如王维抚琴一曲,几次到长安都处处碰壁。然而,高适从没有放弃梦想,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沉潜和努力,终于在中年厚积薄发,可谓大器晚成。

谁曾想到,高适后来的诱敌之计,与年少时李白教他的相扑之术异曲同工。就像我们的人生,你永远不知道何时会用上那些曾经认为“无用”的本领,或许只是时机未到。正如年轻的李白在和高适第一次分别时说:“高三十五,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这个预言终被证实。

倘若在年轻时暂未找到一展拳脚的机会,抱怨无济于事,只会白白浪费自己的光阴和才华。毕竟,人生是一次长跑,心中的锦绣又何必一出生就绽放。每一次深蹲都在为跳跃积蓄能量,每一次努力都在为成功埋下伏笔。

图片

《长安三万里》剧照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

五、诗词赋予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诗词筑就了中国人独有的情感空间。在诗人辈出的盛唐,既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惆怅,“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愤懑,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豪迈。

“只要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只要长安的诗在、书在,长安就在。”“长安城”的那些诗和人,烙印在中国人的基因中,延绵不绝千年。

“出世”与“入世”的中华文化母题,造就了丰富的诗意想象。正因如此,诗人既能在诗词中为心灵留下一方净土,也能在诗词中重拾建功立业的抱负。

如今我们很多人都不去写诗,但向往诗意的栖居,向往如诗的生活,仍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诗词打开了从现实短暂抽离的通道,让我们在迷茫困惑之时,情有所寄、心有所归;诗词也打开了与历史对话的通道,让我们在时代的激荡之中,不忘自己从何而来、去往何方。

文脉不断,中国精神就不会断。

六、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紧紧相连

电影前半段繁华气派的都城长安、风光旖旎的烟花扬州,流光溢彩的夜宴、风流绰约的诗人,满足了国人对盛唐的所有想象。但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社会离乱,曾经载歌载舞的亭台楼阁在战火中化为残垣断壁。没有强大国家、繁盛时代的支撑,诗人们遭遇了各自的坎坷。

比如杜甫,年轻时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在迄今所能见到的他的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中,他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位生于开元盛世的诗人,不会想到自己将死于一望无际的烽火之中。

可见,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休戚与共,如果国家落后、山河破碎,承受痛楚的将是每一个国民,哪怕再超脱的诗人也无法幸免。只有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个人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如果说,长安三万里,是人生之路的三万里,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三万里。那么,只要我们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迎着朝阳出征,笃定信念前行,逐梦长安,又何惧三万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