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杭州的小女孩,在小升初之后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影响了成绩,之后产生了厌学情绪。到了初三,女孩的情况严重到出现了自杀倾向。然而,母亲觉得孩子的厌学是在“作”,就诊后,还停掉了女儿的抗抑郁药,用维生素片取而代之。 据说女孩的父母都是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的,这件事表面上是学霸对厌学的无法理解,是望女成凤想法即将落空时的恐惧,实则是大众对抑郁症的误解以及对它的无法接受。类似的观点和想法还有很多,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关于抑郁症的误解。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情绪的波动,有些人自我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较强,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减压、宣泄,让自己轻松很多。但人的情绪本身就是会波动的,他们自认为的抑郁症可能只是暂时的抑郁情绪或是挫折下的应激反应,是正常范围内的,而抑郁症则是脱离了正常范围的一种心理疾病,单单靠自我调节是不行的。如果情绪问题长时间调整不过来,或是经过医生诊断为抑郁症,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必要时候接受心理辅导。有的人会出现心慌气短、胸口发闷、胸痛背痛、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很多躯体症状,到了医院却检查不出问题,直到精神科将其诊断为抑郁症,但是他们往往百思不得其解,这些症状全都是身体上的,和抑郁症有什么关系呢?抑郁症本身就不是纯粹的心理问题,而是有生理性病变作为基础的,且实际上很多抑郁症患者也的确会伴随着各种躯体不适。如果一直受困于此但是检查不出确定的生理疾病的话,就要警惕是不是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很多人会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差的人才会得抑郁症,但实际上有许多大众观念里非常优秀的人,也会陷入抑郁症的阴影中。抱有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人,会发现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进而陷入失望甚至绝望中;性格偏执的成功人士,由于外界对他们一直有着高度评价,让他们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情绪无法宣泄,最终产生抑郁;还有那些自我要求高的人,他们容易自责,遇到问题的时候过于关注消极的一面,长期的负面情绪累积之后,也会产生抑郁症。所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会告诉你哪些人会得抑郁症,哪些人不会。有些人在听到“抑郁症”三个字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因为在他们看来,抑郁症是沾染上就不可能治好的一种疾病。实际上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以后,病情都能够得到缓解,而重要的一点就是,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最早阶段,抑郁症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为药物还没起效,所以一定要坚持服药直到药物起效。但多人往往在这个阶段就对抑郁症下了定论,认为它永远都治不好了。抗抑郁药物需要一定的起效时间,这个和抑郁症本身发生、发展的特点有关,并不是因为它治不好。有的人服用抗抑郁药之后会出现身体不适,比如胃不舒服、耳鸣、腹痛等等,如果再翻看一下说明书可能还被吓了一跳,因为那上面列举了很多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于是他们得出结论,抗抑郁药会造成身体其他的损害。 实际的情况是,目前使用的抗抑郁药安全性都是很高的,服药最初产生的一些身体不适随着时间进程的增加会逐渐适应,停药之后也会好转。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人会认为找人聊聊天或是和抑郁症患者讲讲大道理,他们就可以缓解了。事实是轻度抑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来处理,因为抑郁症患者往往有一些歪曲认知,心理手段可以处理这些认知。但是抑郁症本身有生理变化为基础,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必须要依靠药物帮助。 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会擅自停药,除了最初的不良反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担心上瘾。其实抑郁症的一个主要的生理变化是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含量下降,但这种下降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所以它的治疗周期本身就长,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服药控制。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根本原因是维持神经递质正常水平的需要,而不是药物成瘾之后的心理需要,不是强迫性的,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在我看来,关于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误解一半是因为不了解,一半是不愿意接纳。就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目前的发展来说,想要了解精神疾病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做到的是从心底里接纳它。想起了我身边发生过的一件事:有一位朋友家里的老人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的症状,邻居也有人提醒过他最好带着去医院检查一下,但和他们家有关的亲属第一个想到的,是应该找个“大仙”来跳个大神,或是采取其他封建迷信的做法来驱驱邪。什么时候大家都能够真正接纳了抑郁症,接纳了精神疾病,才能真正战胜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