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360度看抑郁症的6个关键词

 昵称hmqPRevT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是央视出品的一部系列纪录片,一共6集。

抑郁症很热门,这几年关于它的数据在各种场合下无数次被提及;抑郁症也很冷门,因为多数人除了知道这三个字之外,对它大都了解不多。比如有些人陷入短暂的情绪低落,便会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也有的人不理解,为什么平时非常开朗外向的人会得抑郁症;也有的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认为自己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在这部片子中,这些疑问都可以找到答案。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是一部完整、全面的纪录片,它从青少年、女性、老年人、青年人四个视角带领观众360度了解抑郁症的全貌。它会用临床经验和真实的案例告诉观众,抑郁症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

此外,它还用一集的篇幅讨论了难治型抑郁症,那些与抑郁症斗争了若干年的人,他们展现出了不同的力量。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当前在抑郁症领域的科学研究新进展。从抑郁症患者到他们的家属、医生到科研工作者,以及饱受抑郁症折磨的病人,在痊愈后投身抑郁症团体疗愈和知识科普的群体。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一部科学领域的片子,它并不枯燥,没有出现过多的专业术语,只是用镜头记录了各个参与到对抗抑郁症这件事中的人,他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对抑郁症的真实感受,与抑郁症抗争,他们都经历了什么等等。

在我看来,它是值得所有人观看的。

一口气看完六集之后,我收获了关于抑郁症的6个关键词。

1.放下

抑郁症患者通常有一个不那么和谐的家庭环境,这种不和谐不只表现在争吵上,还会有一些表面上没有么杀伤力,但内在却无比压抑的不和谐。比如有些少年在父母的高期待下感到无休止的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窒息,以至于走向抑郁症。

片子中有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家长望女成凤,但是要求大于鼓励,并且这种要求是无止境的。


好在家长在得知女儿真的患上抑郁症之后,非常快速地调整了成员间的相处模式,放下了自己对孩子的强迫,对家庭成员间的控制。这是一个不完美的家庭,遭遇了一点不幸,但他们及时选择了放下,这种放下让他们更好地面对那些不完美。


2.陪伴

很多家庭在面对成员抑郁的时候,会不知所措,怕说错话、做错事。实际上,患上抑郁症的人不会无休止地要求其他人为他做这做那,他们有的内心孤独,有的不能经受刺激的过载,太多关注和有意的动作有时候作用不大。其实,只需要默默地陪着他们就好了,不必强求为他做什么,当他们感受到被支持、被温暖,也就更容易回归正常情绪。

3.爱好

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原本兴趣爱好就不多,在生病后的无趣感会更为突出。尝试着去培养一些爱好并坚持下来,就可能在爱好的驱使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目标,这些目标会让你的生活丰富起来,让你产生的行动,可以对抗可能或是已发生的抑郁。

4.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不只在抑郁症领域,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社会支持有关。在抑郁症患者身上,通常会明显看到一个不那么完整的、不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的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有的是所处环境的原因,所以帮助抑郁症患者康复这件事,有时候可以适当减少对症状的关注,去帮助他建立一个更强大和稳定的社会支持体系。

5.羞耻

我不止一次在我自己写的文章中提到一句话:只要我不吃药,我就没得病。

这是很多人的内心写照,他们究竟怕的是吃药,还是得病?

吃药不可怕,可怕的是吃抗抑郁药;病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得的是精神类疾病。

关于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类疾病的病耻感由来已久,所以有的人宁愿用迷信来对付精神疾病,也不愿意去医院。

因为进了医院,就有可能是精神类疾病的病人,但是请“大仙儿”做个法,就是“中邪”了。

关于病耻感,已故的“渡过”平台创始人,也曾遭遇抑郁症困扰的张进老师是这样理解的:

战胜病耻感尚需时日,从医学以外的视角来看,也许在抑郁症侵袭到自身,我们仍然可以坦然地面对和讨论它的时候,关于对抗它的问题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

6.顽强

难治性抑郁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可怕的,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折磨,会让人丧失斗志、理想,连生活的勇气都被磨得所剩无几。在片子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在无奈中的顽强抗争,甚至是不抱希望的抗争,结果转机就来了。

相信生命的顽强,相信“力比多”对我们生命的促进,也是我们对抗抑郁症的一件武器。

罹患抑郁症的每个人,都有着类似的经历或是表现,每个和它抗争过的人,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我们换个角度看,这是否意味着,即便是面对这条难缠的“黑狗”,我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