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樟柯力推的电影,没几个人能醒着看完

 颐源书屋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许子东曾这样形容这类电影:“实在是好看,看到睡着了,醒过来再看,还是好看。”

作者 | 许峥
编辑 | 萧奉
题图 | 《记忆》


仲夏,一部摄于哥伦比亚热带雨林的影片闯入了中国院线。

导演阿彼察邦把一个巨响的余波放大,游离于考古隧道、看护病房、僻静广场、原始森林……常常长时间沉默,叙事断裂,取名《记忆》,以“好睡”出名。

图片

(图/《记忆》)


贾樟柯在社交平台更新80条动态,邀请艺术家、诗人、乐评人、编剧、演员,甚至建筑师做对谈,卖命地要给它一个稍微繁茂的市场,7月11日他恳切地置顶了消息:

“你可以看,也可以听、也可以睡。这是自由的电影,不操纵观众情绪,他不试图操纵谁。”

这很像阿彼察邦过往的风格,无论是捧回金棕榈奖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还是此番以0.1分之差仅拿下戛纳评审团奖的《记忆》,都不靠任何叙事取胜,用贾樟柯的话说是“当代电影的珍宝”。

阿彼察邦是清醒的,他敢于让人们议论《记忆》的实验性,给它贴上“催眠”的标签,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看进去后,你会发现,阿彼察邦喜欢蔡明亮,影片多少留有他的影子,而毕赣的《路边野餐》横空出来,又覆着一些阿彼察邦的影子,电影之间既疏离又重重映照,一次次碰出属于影迷的暗喜。

截至2023年7月18日,《记忆》票房达到了249.5万,观影人数冲破6万,在中国电影大盘里依然是极小众的片子,但阿彼察邦这位诗人气质极强的导演,开始走进了中国大众的视野。

图片
一部需要“妄想”的影片

《记忆》始于一个昏暗凌晨的一声巨响,氛围近似于张爱玲为《小团圆》酝酿的大考早晨:

“像《斯巴达克》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图片

(图/《记忆》)


蒂尔达·斯文顿饰演的Jessica背着光,影子从床上缓慢起来,停顿,似乎在思考巨响来源,黎明前的城市铺垫着一层广阔而低沉的背景音,近似于静谧,没有任何意外事件发生,那声巨响也暂时没有后续。

此后,整个影厅都在等候巨响再次突袭,观众能隐隐然预知,它会在影片的各个段落出现。

比如Jessica正穿过马路,她再次听到巨响,路口的青年像听到枪声似的弹跳、俯身、趴下,Jessica转头,路中央一辆巴士爆胎而脱离了正轨,人们错愕地停住脚步,分不清响声来自哪里。

图片

(图/《记忆》)


“声音”“动静”这些感受被成倍放大,电影里长时间的沉默、窸窸窣窣、时而对谈、时而切断,电影开头的巨响成了一个铺垫的疑点。

Jessica找到音效师,试图用“巨大的混凝土球”“隆隆声”“更低音”“来自地心”等精准的形容来复述它,却始终有偏差,语言成了障碍,音效师只能一遍遍靠猜测把巨响试出来。

图片

(图/《记忆》)


反而是Jessica朋友的一首诗更好地抵达了巨响那种恍惚的感受:

“从这种生物身上漫溢出来的,究竟是什么?致命的芬芳,腐烂的香气,痂下在暗涌,分子的奇观,勾结一段无器官的舞蹈。”

影片尾声,镜头搁置在哥伦比亚的森林里,灌木低沉地摩挲,一艘飞碟在密林深处震动、摇晃、腾空,向气流借力,爆发一声巨响,果敢地、迅速地驶离画面,从巨物缩成遥远的黑点。

图片

(图/《记忆》)


这一画面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前面的所有谜语:

万籁俱寂的时候,车辆为何渐次啸叫,又默契般地恢复平静?病榻上正复述着梦境的妹妹,为何瞬间没了声音,陷入沉睡?女主角为何在某天失序,找不到复刻出了巨响的调音师?

有人说,这是阿彼察邦的一次宇宙探索,带点魔幻气质,潜伏着浩浩汤汤的生命观,他用一个无故的巨响,佐证了世界的难以描述。而回到观众自身,《记忆》又能蔓延到现实中,因为它贯穿着一次深邃的个体经验,或者说心流。

阿彼察邦在片中提到了某个乐队名——“妄想的深度”,“妄想”是观看《记忆》的一个办法。

图片
(图/《记忆》)

抛弃故事,抛弃逻辑,任意想象影片中的沉默,由杜比音响里的窸窸窣窣蔓延至影厅的阶梯座椅,影厅大门的“吱呀”甚至与银幕中的自然声有了交流,它就是观影的个体经验。

但这部影片公映后,最多的论调却是“困”“看不懂”“不明就里”“何必呢”,人们不知道讲了什么故事、摆了什么道理、藏了什么比喻,在“来龙去脉”上扑了个空。那些节奏紧促的电影,共同凸显了它的“莫名其妙”。

其实,《记忆》远非第一部鼾声四起的影片。

图片
闷片,好看得令人犯困

电影市场有一个默契而模糊的分类,叫闷片。

它们有沉闷到入睡的本事,几乎没有冲突,动静也很少,久久地游移于同一个画面,大量窸窸窣窣的细节,找不到一条跌宕起伏的故事线,影厅常常在没有对话的镜头间隙,响起哈欠。

这类电影不怎么播放配乐,假如有,也是主人公在某个情境下按下了播放键。

“(配乐)不时告诉我们,现在是关心、害怕或释然的时候了”,伊朗导演阿巴斯很有意识地想要回避音乐对叙事的刺激,“我对电影里的影像有信心,我不觉得它们需要被加强”。

图片

(图/《24帧》)


像素描一样,坦诚地拍摄出人类的世界,“电影完全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摩托车相撞之后的吱嘎声、树叶一动不动发出的蝉鸣声、厨房里锅碗瓢盆生火起灶的哐啷声,已经足够拒绝那些从天而降的配乐了。

侯孝贤的《咖啡时光》说不上有什么确切的主线,扫墓、吃宵夜、在邮局躲雨、打听一个叫江文也的音乐家,正晾着衣服,门外有太太来敲门,只听见镜头外细碎的寒暄,生活白噪音充斥整部影片,直到最后,列车“哐哐”交错蛇行,才猛地奏起一青窈的独白与歌曲。

图片

(图/《咖啡时光》)


许子东曾这样形容这类电影:“实在是好看,看到睡着了,醒过来再看,还是好看。”

最常被拿出来讨论的是长镜头,比如吃5分钟苹果、从山坡的高处跑4分钟到田野的低处、煤油灯下一来一回划拳饮酒足足8分钟,事情实实在在地发生,没有闪回、剪切、设计分镜。

杨贵媚在《爱情万岁》的结尾绕着公园走路,一言不发,没有交代她为什么在这里,高跟鞋“咵哒咵哒”走了4分钟,克制的表情与凌晨的光混在一起,最终坐下来,掉了5分钟眼泪。

图片
(图/《爱情万岁》)

把蒙太奇之类的电影语言统统丢掉,蔡明亮根本不在乎剧本:“如果按照分镜去拍,那大概就是个做产品的吧……所以,我的电影就变成走路电影,都在走路,走出一个气氛、一个味道。”

或者反过来,在喋喋不休的拉扯中唠出一种感觉。

吵嘴、闲聊、打赌、碎碎念,像是没有剧情似的絮叨起来,为了养一只蚂蚱讨价还价,搓洗着衣服打听陌生人的故事,在建筑物底下起了争执,辩论5分钟也不停……这些对话都不像安排好了似的直抵要害,而是稀松平常、曲里拐弯,甚至反悔、重复、车轱辘话。

类似于《橄榄树下的情人》,整部影片就是围绕一个话痨男孩的心意,跑下废墟、穿过树林、徘徊在葬礼周围,亦步亦趋地对姑娘表白,从爱聊到房子、又到读书、再到拍摄、最后回到爱,反反复复、啰啰嗦嗦,100分钟过去了仍旧紧紧追上前,一句接一句地求证他的爱的哲学。

图片(图/《橄榄树下的情人》)


它充斥着低低切切的私语,生活是怎么成型的,电影就怎么成型。

阿巴斯的偏执在于:“看我的电影,你知道这个人从这边走到那边要花多少时间,那个人走过来要花多少时间,所以他们才会相遇……它可能会让你在观看时睡着,但几星期后你会醒来,满怀热情、肆意想象,并对自己说'我要再看一遍’。”

所谓的“闷片”,有比困意更长的对生命的诚意。

图片
看个电影,
非得要很“懂”吗?

然而,闷片的票房常常止步于“难懂”。

无法一波三折地复述它,讨论不了哪个反派,钉在影厅的座位上煎熬,既抓不住具体的前因,也等不到一个确切的后果,冲着“所以然”去,得不出个“所以然”来,以为这就是不懂。

于是,电影理论便抢到前头,往符号学、叙事学、精神分析等框架里套换,一个闪过的细节被超译出重重谜底,看致困的片子像读大部头一样艰辛,仿佛该念个电影学院,才叫没白看它。

“他们期待某种极为深刻的东西”,阿巴斯看得出观众有一股“解读”的默契。

图片(图/阿巴斯幕后采访)


“引发最多提问的是《特写》开头街上一个铁罐向下滚动的镜头。对于单单这样一个瞬间我听见过多少评论啊!但事实是我们拍摄的那栋房子前有一个斜坡……我只是喜欢这个画面”。

因此,与其成为一个思想的包袱,不如先做一个自由的观众。

诗、油画、交响曲埋伏着种种平仄、笔触的语言、厚厚的线谱,它们最终抵达广泛的共鸣,不是因为看见了技法,而是整个有了相通的感觉,一时说不上理由,就像闷片一样。

我们无从解释一个妻子的眼神,对突然的死亡也做不了说明,医学可以爽直地指出一个凌晨的巨响叫“爆炸头综合征”,但阿彼察邦要用135分钟的画面——一次短暂死去的睡眠、一首未被翻译的诗歌、一个乐队排练的现场——来传达它,让这个窟窿悬而未决。

图片

(图/《记忆》)


侯孝贤曾直白地断论:“电影不是用讲的,电影是讲不通的。”我们何必要言之凿凿地理解一部电影?

有人会对阿彼察邦的《记忆》做理智的考据:1960年代以来的哥伦比亚、1999年的某次军事刺杀、1936年建成的波哥大大学城……可也有人一头雾水地受感动,触发了异样的猜想。

人类共同的神经元的震动,常常不由分说,闷片又不是数学题,非要把握几个条件去求解。

《童年往事》里祖母喃喃着过了梅江桥就是内陆,拾起布袋跟孙子出门去祭祖,久久走不到头,问人家梅江桥在哪里,模糊的意识里误以为有一条真实的去路,旁人看着觉得荒谬。

最终,祖母轻巧地在陌生院子里玩芭乐,故事便戛然而止了,导演没有给这段插叙一个交代。

电影就像生活的很多洞穴与裂缝,说不清楚才比较有力。

图片

(图/《童年往事》)


图片

1.《樱桃的滋味》,2017.09,阿巴斯
2.《一年:蔡明亮谈电影》,2018.04,蔡明亮
3.《恋恋风尘》,2018.05.30,侯孝贤
4.《“废墟”中追寻彩虹》,2019.07.15,当代电影杂志
5.《阿彼察邦的气态影像与氛围本体论》,2022.01.06,豆瓣@eco
6.《一声巨响后的南美一梦》,2021.08.09,豆瓣@德小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