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四行书《伯远帖》:墨色清润,风神潇洒,曾列“三希”之一

 石不言斋 2023-07-20 发布于江西
《伯远帖》,纸本墨迹,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共5行,47字,东晋王珣书,现藏故宫博物馆。

《伯远帖》


《伯远帖》与陆机《平复帖》是现存比较可信的两件晋代名家法书真迹,历来备受珍视。此帖笔画于瘦硬中显妍润,结字于遒逸中见洒脱,表现出了一种从容不迫,风神潇洒的气象。启功先生有诗言:“王书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

乾隆题“江左风华”


一、王珣其人及《伯远帖》的主要内容
王珣(350-401),史书有传。《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附《王珣传》。
王珣,字元琳,小字法护,是东晋开国丞相王导的孙子,中领军王洽的儿子,右将军王羲之的侄子。弱冠在桓温幕中任主薄。传载:“时(桓)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因从讨袁真有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等职。
“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后因与谢安有隙,出为豫章太守,不到官。除散骑常侍,不拜。迁秘书监。谢安卒,迁侍中,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复领太子詹事。安帝即位,迁尚书令。王恭举兵,拜卫将军、都督琅琊水陆军事。事平,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400),以疾解职,岁余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

《伯远帖》长卷局部


王珣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王氏三世均以书法著称,祖父 王导,从祖王廙、王旷,父亲王洽,叔父王恬、王羲之,从兄王献之,弟王珉等都是历史上声名卓著的书法家。《宣和书谱》称:“三世以能书称,家学世范,珣之草圣,亦有传焉。”但他的传世书迹绝少,除北宋刻《大观帖》收有王珣草书《三月帖》外,就是这件《伯远帖》了。
《伯远帖》是王珣写的一封书信,所存不全,现存文字内容为: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帖中提到的“伯远”,应是王珣的从兄弟王穆。《南史》卷二三《王彧传》载:“王彧,字景文,球从子也。祖穆,字伯远,司徒之长兄,位临海太守。”王珣是王洽的长子,王穆是王劭的长子,珣、穆二人均是王导的孙子。
本帖全文47字,以四字为顿,是魏晋尺牍的惯用句式。古人尺牍,大都就事言事,文字简略,对当事人而言,自然心知肚明,而对后人而言,则往往难以考证。


此帖大意是说伯远的行操和气度深得舆论称许(胜业情期),是众兄弟心中之宝(群从之宝)。他自小身有痼疾,体弱多病,所以向来只是意在优游而已(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好不容易获得外出为官的机会,却不能舒展他的心志(始获此出,意不克申)。与他分别仿佛还在昨天,没想到竟成了千古永别(分别如昨,永为畴古),你我远隔五岭,只恨不能相见(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二、《伯远帖》的传承及主要书法艺术特色
王珣《伯远帖》是东晋琅琊王氏家族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经过近一千七百年的传承,《伯远帖》已经由最初的一封信札,变成现在的一幅书画长卷。
传世《伯远帖》全卷大致可分为题头、正文和跋尾三个大的部分,本帖中除王珣《伯远帖》 的正文以外,有清代乾隆皇帝题头和诗塘,有明代董其昌和王肯堂题跋,有清代董邦达手绘山水画一幅,帖后有清代沈德潜手书《三希堂歌》 等。卷前引首乾隆御书“江左风华” 四个大字榜书。引首隔水后有乾隆御识凡两则。

董其昌题跋


清高宗乾隆皇帝把王珣《伯远帖》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定为三希帖,并且把此三帖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 由乾隆亲自题榜书匾额“三希堂”。

乾隆题跋


 1912 年光绪皇帝的妃子将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中秋帖》携带出宫,后被袁世凯家里面的大总管郭葆昌同时把此两幅名帖买走。抗日战争期间,郭氏家藏归郭葆昌的儿子郭昭俊所有。北京解放前夕,郭昭俊携带“中秋、伯远”二帖来到香港做生意,把此二帖抵押给香港汇丰银行。1951年秋天,在周恩来总理的指派下,国家以 35万港收购“中秋、伯远”二帖,1951年12月,《中秋帖》和《伯远帖》重返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笔法劲健遒逸,灵便不滞,又以楷法注入行书,结字严谨缜密,字形大小参差,行气疏密适中,极为自然舒畅。书势微向左倾侧,险峻中又不失潇洒古澹之姿。墨色清润,纸质细密光洁,纸墨辉映,倍显精神,具有典型的晋人书法风度和神韵。

张羽翔临作

汤展中临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