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曾经是一个兵

 京都闻道阁 2023-07-21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师利国

我曾经是一个兵,虽然转业回地方已经30年了,但在部队的点点滴滴都记忆犹新,也可以说是终身难忘,似乎有一种神魂的魔力,应该是军魂的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军人的情怀越来越浓厚,部队的往事历历在目。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任何单位无法相比较。大多都是十八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到边疆,到哨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九十年代前当兵的待遇每月6.00元津贴,第二年每月7.00元,第三年每月8.00元。但每位年轻人,都十分珍惜到部队的机会,他们不是为待遇而来,而是自觉自愿,到部队这个大熔炉磨炼自己的意志,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用青春守护祖国,用汗水保卫祖国,用热血奉献祖国,用行动服务祖国,用生命捍卫祖国。因为军人把国家的荣誉、人民的荣誉、部队的荣誉、个人荣誉紧紧的连在一起,以独有的方式诠释家国情怀。
军旅生涯就像一本书,不亲身经历是很难读懂,即使是读了也很难理解。其实,军人是用灵魂去守护自己的责任,用高尚的情操去守护这片净土,用永不输,永不放弃,永不停歇,永不言败的精神追求自己的目标。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军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是年轻人的天堂,你可以在这里放飞,你可以在这里翱翔。你忘不了军号声的呼唤,你忘不了爬冰卧雪的训练场景,你忘不了抢险救灾的艰难,你忘不了拉练奔袭勇于争先的拼劲,你忘不了夺山头争红旗的胜利喜悦,你忘不了单双杠,木马,投弹,射击,五公里越野不服输的劲头,你忘不了拼毅力的武装囚渡,你忘不了一级战备是什么心情,你忘不了战前动员的血书,你忘不了训练时一动不动让蚊虫叮咬,你忘不了潮湿的猫耳洞里点点滴滴,你忘不了高原反应晕船呕吐的感觉,你忘不了因气候条件,淡水蔬菜供给困难,你忘不了思念亲人的痛苦,你忘不了亲人需要你时,不在身边敬孝的煎熬,你忘不了送妻儿离开部队的撕心裂肺之痛,你忘不了红蓝军对垒的较量,你忘不了野外生存训练的无助,你忘不了为一块压缩饼干相互推让的友情,你更忘不了战场上的残酷。

营房是军人第二故乡,我转业后,先后四次回到老军营,主要是叙战友情,参观曾经战斗的地方,虽然有些地方很荒凉,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怀旧心情,看到此情此景,似乎把我们带到生龙活虎的年轻时代。有的包一把泥土,有的拾一片树叶,有的捡一块石头,有的寻找一枚弹壳。当离开老营房时,大家一步一回头,都想再看一次老军营。大家心情是五味杂陈,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突然有战友说,别伤心,别流泪,我们还要回来。仔细想想,对有些战友只是宽慰,因为年龄大了,来一次不容易。相聚时,大家兴高采烈,从全国各地集结到军营。见面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有的把事先想好的词全忘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分开时,谁也不想先走,谁也不想离开。也许你不相信这是真的,但事实就是如此,只因为战友是生死之交,也许你的命就是他救的。他们同吃同睡同训练,同站一班岗,同在一个战壕,甚至女朋友来信也一起评论。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我来自内陆,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战友,战友,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这首《战友之歌》充分表达了军人的心声。
军人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无论走到哪里,军人的形象不能丢,军人的骨气不能丢,军人的情怀不能丢。

2023.7.18十堰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