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败光建文帝家底,被调侃为大明战神,最终却被朱棣削爵圈禁

 出口未成章 2023-07-21 发布于广东

大明第二代曹国公李景隆,是朱元璋亲外甥李文忠的长子。靖难之役期间,他是建文帝朱允炆最为信赖的将领,后来却被朱棣封为靖难功臣,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景隆是朱元璋留给孙子朱允炆的辅臣之一,这俩人还是表兄弟。或许是出于这两点原因,建文帝一直将李景隆视为心腹。

建文帝登基后削掉的第一个藩王朱橚,就是由李景隆亲自领兵擒回南京的。而在耿炳文兵败真定之后,建文帝更是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将伐燕重任交给李景隆。

李景隆率军出征那天,建文帝为他举办了超高规格的出征仪式,甚至效仿燕昭王拜乐毅为帅,扶着李景隆的车毂推车前进。

一下子成为统领55万大军的大将军,李景隆也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信誓旦旦地跟建文帝保证灭燕指日可待。可是李景隆在战场上的表现,远不如他说的那般漂亮。

朝廷大军围困北平,李景隆眼睁睁错失良机,在都督瞿能几乎要攻破彰义门时,他不但不派兵支援,反而紧急下令撤兵。

郑村坝之战,李景隆又打了败仗,使得朝廷大军连死带降损失了十几万人。后来他率军援救大同,也是无功而返。

尽管如此,建文帝也没想过换掉李景隆,还怪自己给他的权利不够大,又赐予他黄钺弓矢和专征伐之权。

不久,李景隆合军60万再度北伐,结果在白沟河败得一塌糊涂。朝廷损兵折将数十万,丢弃辎重、器械、粮草不计其数,而李景隆虽疲于逃命却有惊无险。

按道理来说,李景隆是朱元璋看中的将才,不应该这么无能。可是现实中,他前后领兵超百万,不但寸功未建,还败光了朝廷家底。

难怪有很多人都调侃李景隆是大明战神,怀疑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卧底。

朝中大臣气得牙痒痒,多次请旨诛杀李景隆,可是建文帝就是不听。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燕军打过长江之后,他还让李景隆和茹瑺、王佐去找朱棣求和。

虽然谈判失败,但李景隆三人私下似乎与朱棣达成了某种协议。因为不久后,燕军兵临南京城外,李景隆与谷王朱橞直接开城献降。

而朱棣登基后,谈判三人组皆因“默相事机之功”加官进爵。

虽然李景隆一直到永乐末年才去世,但是他人生最后二十年过得并不如意。因为早在永乐二年,他就连番遭到弹劾,被朱棣削爵、圈禁、抄家。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李景隆的为人和结局?欢迎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