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玩什么:在《遗迹2》里组队受苦,在《小小贴纸铺》里当可爱设计师

 触乐 2023-07-22 发布于北京

我们推荐了《遗迹2》《小小贴纸铺》《原点计划》《沉默的蟋蟀》这些好玩的游戏!

“周末玩什么”是来自触乐编辑们的每周游戏推荐。每周末,我们都会各自推荐一款当周的新游戏(偶尔也会有老游戏),它们可能是PC或主机游戏,也可能是手机游戏,来供大家参考、选择;也可能是集体品评一款热门或有特色的游戏,给读者朋友们提供一款游戏的多个视角。

当你在周末赖床,没决定接下来玩点什么好的时候,不如来看看我们的选择里面是否有你感兴趣的,也欢迎读者和开发者朋友们向我们寻求报导

祝思齐:《遗迹2》(多平台)

关键词:类“魂”、多人、射击

一句话推荐:组队受苦,多倍快乐。

《遗迹2》(Remnant 2)是由Gunfire Games开发的第三人称射击冒险游戏。虽然是射击游戏,但它其实很“魂”。你能在类“魂”作品里找到的东西这里几乎都能找到:相距甚远的存档点、回环的地图、充满恶意的“惊喜”、可怕而强大的敌人……区别只是在于,和前作一样,它是一款主要基于多人体验设计的游戏,支持至多3人全程无缝联机,能让玩家共同抵御这些难题。

游戏中部分存档点的造型和篝火极为相似

游戏的特征在于多个平行世界,以及随之而来的随机性设计。每个玩家能在一个周目的游戏流程中探索4张大地图,经历3个受到根蔓影响的世界。而玩家攻略世界的顺序和里面具体的副本构成是随机选取的,在一个周目内并不能体验到完整内容。与此同时,每次重新进入地图,敌人配置和掉落物也有微妙差别。

这应该都是为了鼓励联机。玩家想要体验完整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其他人正在探索的世界,所获得的奖励全队共享,所以组队游玩收益相当高。

游戏的大地图也比较富有特色。每个大地图连接着若干个可探索的地宫,但其中只有一个是主线,并且往往藏匿在最隐蔽的地方。所以开荒的玩家们有可能需要跑完所有支线才最终发现主线地点,百转千回,却也赚到了不少好装备。而且大地图立体感极强,上有高塔下有监牢,美术风格又非常细腻震撼,在战斗间隙停下来欣赏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是一张以华丽古堡为主题的地图,表里世界的设定相当厉害,也很容易迷路

这是一张“异形”风格的地图,其中的生命体都归于巨大的黑洞

在游玩过程中,能感觉到游戏的难度也是基于多人设置的。说白了就是堆怪极多,玩家经常被围殴,就连Boss战也很少出现一对一的形式,因此单人游玩难度很大。考虑到组队需要,游戏也设置了包括医疗兵(奶妈)、挑战者(近战)、训犬师(辅助)、猎人(玻璃大炮)在内的多种特色职业。每个人在主职级别达标后还可选择副职。这一点除了能增加玩家玩法的多样性,还能在组队过程中增加队伍的续航能力,在严酷的开荒过程中互相帮扶。值得一提的是,游戏还设置了好几个隐藏职业,而且“隐藏”得颇深,需要玩家花些心思才能解锁。

不管哪个职业,都能携带两把枪械和一把近战武器。每把武器都可以改装,相当于附加战技,Boss掉落物也有相应的装备可以制造,组合非常丰富,能让玩家一边受苦一边打得痛快,应该就是这类游戏的要义了吧。

单人挑战Boss有相当的难度……

总体而言,作为一款类“魂”游戏,《遗迹2》成功地将射击和多人的游玩方式结合了起来。除了一些支线Boss比较敷衍,同时有一些较小的Bug、闪退和掉帧问题外,游戏相当值得爱好者组队游玩。当然,前提是最好拉上朋友。

(游戏体验码由发行商Gearbox Publishing提供。)

彭楚微:《小小贴纸铺》(Steam)

关键词:休闲、可爱、设计

一句话推荐:成为贴纸设计师吧!

如果你是手帐爱好者,那么应该对纸胶带、贴纸、便利贴、印章之类的小物件不陌生;如果你对“咕卡”、DIY感兴趣,那么你也许很擅长“用装饰品把随身小物件装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不过,无论是手帐、“咕卡”还是DIY,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麻烦:零碎多(想想那些异型胶带和不同材质的贴纸)、需要特地收纳(这一点和谷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想尝试不同风格就要花钱去买素材——虽然这些东西单价都不贵,但积少成多,时间长了,开销也不会太少。

如果只想浅浅尝试一下,或是不愿花精力收纳,那么在游戏里搞搞创作,体验做手帐、“咕卡”的乐趣,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小贴纸铺》(Sticky Business)是由Spellgarden Games开发的模拟经营游戏。玩家要成为一家售卖贴纸的网店店主,通过设计各种可爱的贴纸,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通过获取顾客的满意度,来解锁更多的贴纸,成为一名可爱的贴纸设计师。

设计贴纸的自由度很大

游戏的玩法主要分成“设计贴纸”“打印贴纸”“和顾客交流”“把贴纸寄给顾客”这几个环节,其中“设计贴纸”和“和顾客交流”最为核心。一方面,玩家在经营过程中会收到顾客的消息,通过和顾客交流,可以逐渐把不同顾客的故事拼凑完整。另外一方面,贴纸本身也很可爱,还有闪闪的特效,在设计过程中,玩家可以发挥创作力。

贴纸可选的图案非常多

游戏的模拟经营环节对玩家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合理计算成本、花费时间,以及设计出价值足够高的贴纸,一般都能顺利通关。游戏的通关流程在5个小时左右,是一款周末休闲放松不可错过的佳作。目前游戏在Steam平台打折,售价34元。

(游戏体验码由发行商Assemble Entertainment提供。)

熊冬东:《原点计划》(Steam)

关键词:类Rogue、动作、像素

一句话推荐:打败敌人后,要长脑子啦!

《原点计划》是一款像素美术风格的轻度动作类Rogue游戏,玩家需要扮演一个被关在实验器皿里的怪物,会有发了疯的实验品源源不断地向你发起攻击,你要做的就是击败他们,让自身不断产生变异与进化。

游戏的基础玩法可以参考《吸血鬼幸存者》,玩家在关卡中只需要不停地移动来闪避敌人,无论是攻击、防御还是释放技能,一切都是全自动的。

相比《吸血鬼幸存者》,《原点计划》少了些许直接与爽快,但是在技能构筑上做出了特色:通过装备关卡结束后所获得的器官,玩家可以触发对应的技能,器官和器官之间可以相互连接,产生不同效果的连携反应。

例如,玩家在左边的器官槽装备一个“往前方挥剑”,中间装备一个“当触发左边的器官时,同时触发右边的器官”,右边再装备一个“原地踩地板”,那么玩家“挥剑”攻击到怪物时,怪物身上就会触发一次“原地踩地板”。游戏总共有80种器官,24种不同特性的角色,同样器官搭配出的技能流派,由不同的角色使用出来,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部分器官搭配能达成“掉帧攻击”的效果

器官搭配保证了游戏中有充足的随机性元素,而战胜敌人后所获得的细胞可以直接强化角色的能力,强化系统保证了角色能够有稳定的成长节奏。

每一层关卡结束后,玩家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搭配器官和升级角色

游戏的核心设计大大提高了策略性,连接器官、进行搭配实验时的乐趣甚至要比战斗时还高。不过,游戏的引导做得不是很好,玩过《吸血鬼幸存者》的玩家在初期很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以为选择了器官,角色就可以自动进化,但其实器官搭配需要玩家主动去做。玩家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也许容易在初期被劝退。

《原点计划》今年4月12日在Steam平台上线,现在售价20元。

邓培钧:《沉默的蟋蟀》(Steam)

关键词:养成、策略、斗蟋蟀

一句话推荐:斗电子蛐蛐,做赛博王爷。

《沉默的蟋蟀》是一款由蓬莱飞鱼工作室制作的“收集加养成”游戏。玩家穿越到大夏国,捉蟋蟀、买蟋蟀、养蟋蟀、斗蟋蟀,组建自己的王牌蟋蟀战队,征战天梯和各级联赛,直至登顶全国联赛总冠军,找到无双虫王,成为万众仰望的蟋蟀训练师……这熟悉的剧情和流程,我甚至想称它为“老北京宝可梦”。

游戏中的蟋蟀可以通过商店购入、野外捕捉和多种事件获得,触发隐藏事件则有可能获得更强大的蟋蟀。每只蟋蟀的颜色、属性、长相都不同,玩家需要找到最具成长性的蟋蟀进行培养。最初,玩家可以在商店里购买蟋蟀,商店不会显示出具体数值,但玩家可以通过观察蟋蟀对属性做出估算,如牙齿尖长代表攻击力高,头宽大代表防御力强,等等。

玩家可以通过观察外形判断蟋蟀能力

培养蟋蟀的方法也十分丰富,如洗虫、喂食饲料、用虫蜕进补、用雌蟋蟀去激发虫王,等等。培养过程中,玩家随时可以派出蟋蟀进行对战,战斗开场前,玩家可以通过拨须等操作,为本场出战的蟋蟀赋予不同的能力增强。

捉蟋蟀、虫蜕强化、特殊事件被设计成了不同的小游戏,玩起来不会感到疲惫。从节奏上来看,每15天为一个虫季,玩家需要在15天内快速找到本季最值得培养的虫,并培养数值。因此,虽然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是一个长远目标,但每个虫季都可以带来新鲜感。如果玩家对本日或本虫季的选择不满意,也可以选择读档重来,为纠结症患者们提供了补救之法。

游戏的文案和美术水平都比较在线,各种斗蟋蟀术语体现出了制作者的用心。玩家还可以为蟋蟀起名字,当蟋蟀属性足够高时,有机会获得“项羽”“吕布”等传奇大将的名字。

第一个虫季结束后,我找到了我的“呼延灼”和“邢道荣”大将军

游戏正式版于7月20日刚刚上线Steam,折后售价43.2元,养成类游戏爱好者和斗蟋蟀人士都可以尝试将它收入库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