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用键盘敲下“基础科研思路及方法学阶段性总结”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底气的,因为我们目前仍然处于一个“探索和学习”的起步阶段,所以就又在标题后面加了“Version 2022”,给今后的改进留了余地(后面还会有Version 2023, 2024......)。今天,我们结合自己的局限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医学基础科研学习过程中的大方向和小细节,也请大家带着包容的态度阅读。 由于我们之前在B站上对很多内容进行了相对细节的分享,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是对上述内容进行有机的“串联”,整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基础科研学习指南、经典的基础科研套路、常用的基础实验技能、组学与基础科研。 一、基础科研学习“指南 ” 斯以为,阅读这篇文章的,主要是仍在求学阶段的学术型研究生们(当然,若不是,只要是医学生,都可以继续看下去),所以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可以沿着什么样的大方向前行(这个方向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方向,但是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研究生阶段,应当可以算是我们人生中的完成知识积累的一个关键时期,所以“学习”仍然是这个阶段的主旋律,不可偏离这个主线,而且在这个智力和精力的黄金时期,还要做到“系统”。2. 系统性学习固然重要,我们需要有一个意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阶段性的提升,不可过于焦躁。3.不论你具体是什么专业(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尝试一个习惯——沉浸式思考,即对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在研究背景、设计、方法、结果等多个层面进入深入的思考,切忌虚浮。4. 医学科研知识固然重要,但不可局限于该领域。 (附上B站原视频,若有时间,大家可以观看) 二、经典的基础科研套路 科研群体一直在思考,做基础科研,应该怎么做?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至今也只是一知半解,今天只能把我们目前的认知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有好的想法与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基础科研关注的主体(表型)、基础科研方法的进步(变)、基础科研的底层逻辑(不变)。 2.1 基础科研关注的主体——表型 做临床科研的同道们应该深有体会,临床科研关注的主体是疾病,涉及疾病的预防(防)、诊断(诊)、控制(控)、治疗(治)、康复(康)。相比之下,基础科研关注的直接主体并不是疾病,而是表型。疾病与表型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相互交织的,比如冠心病这一种疾病同时伴随有炎症、纤维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表型,而炎症这一种表型可以存在于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等多种疾病。 因此,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具体研究方向时,简单来说,就是疾病+表型(基础科研的二维定位系统),如冠心病的炎症机制。 2.2 基础科研方法的进步——变 基础科研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尤其是随着高通量测序时代的到来和普及,让基础科研从以往的“明星分子”时代,逐渐进展到Bulk组学时代、单细胞测序时代、空间组学时代。我们不难想象,以后会有更新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涌入我们的视野。而全球的科研人员,也会利用这些新技术,不断地去验证旧知识,或者发现新知识。 2.3 基础科研的底层逻辑——不变 变化总是让人恐惧,而不变才能让人心安。那在医学基础科研这个领域,什么东西才是不变的呢?当然,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在近几十年,基础科研的底层逻辑,应该是不会大变的。在提及基础科研的底层逻辑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论点:分子才是基础科研的主角。基于此,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基础科研一般都是围绕着3个方面在进行:发现分子靶点→证明分子功能→解释分子机制。这就是基础科研的底层逻辑。 三、常用的基础实验技能 一个经典的基础科研项目至少需要下述条件:严谨的研究设计、扎实的基础实验技能、有逻辑的写作和赏心悦目的图表。其中,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是研究生前期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基础实验种类繁多,我们没有办法做到熟练掌握每一项技能,但是我们至少需要常用的实验技能(如细胞层面的细胞培养,RNA层面的qPCR, 蛋白层面的WB, IHC, IF等),同时知晓其他实验的大致原理和目的(如Elisa, 流式细胞术等等)。总体来说,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课题需要,来决定需要熟练掌握哪些实验技能。 |
|
来自: 新用户4064dVj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