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置议十二:王六郎(上)

 蔡毛1893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本文稍长,先看意译。
山东淄博有个姓许的人,打渔为生。他打渔有个习惯,边打渔边喝酒,并且每次都将一半的酒洒在河里,并祝愿水里的鬼可以喝上一杯。别人在这里打鱼,总是一无所获;只有许某满筐而归。
有天傍晚,许某照旧边喝酒边打渔,这时有个少年前来,在他身边徘徊。许某很慷慨地邀他共饮,少年也很爽快地与他对酌。这一晚许某一条鱼都没打到,很是沮丧。少年说到下游替许某赶鱼,飘然而去。果然,随着少年归来,鱼大群大群地涌了过来,许某撒网捕捉,又是满载而归。临回家前,许某挑了几条大鱼送给少年,少年却不肯接受,理由是屡次叨扰美酒,受之有愧。许某只得离去,并留下了少年的姓名:王六郎。
许某把鱼卖了好价钱,第二天打了更多的酒。来到岸边,王六郎已经先在了,两人举杯对饮。接下来半年间,王六郎帮许某赶鱼打渔,许某以美酒相谢,其乐融融。突然有一天,王六郎向许某道别,许某大惊。临别之前王六郎也将一切告知许某。原来他是一个鬼,生前好酒成性,因为酩酊大醉,失足淹死在河中,至今已经好几年了。这些年来许某打渔比其他人多,全是因为他在暗中驱赶鱼群,用以报答许某的美酒。如今他业数已满,准备去投胎做人,接下来会有其他人代替他的位置,今晚是最后的相聚。
第二天,许某果然看到有一位妇女抱着婴儿过来,不小心掉进河里,妇女把婴儿扔上岸,在水里喊救,最终在一阵挣扎之后妇女还是成功上岸了。其实妇女在喊救的时候,许某是动了恻隐之心的,只不过他知道这个妇女是来代替王六郎的,就没施救。但是最后看到妇女成功上岸,许某开始怀疑王六郎讲话的真假。

王六郎

晚上,两人又见面了。许某说出他的怀疑,王六郎道出了他的内心。原来那个妇女是真的来代替他的,只不过王六郎看她抱着孩子,他不忍因为代替他而伤了两个人的性命,于是就放弃了这次机会。许某为此感慨这样的仁人之心,简直可以和神仙相比了。
过了几天,王六郎又来告别,原因是上次不忍伤人性命的事被上天知道了,现任命他为招远县的土地爷。如果许某记得两人的情意,记得去找招远找他。许某回家收拾行李,却被妻子嘲笑,不过许某还是克服了困难来到招远县。招远县的人民早已等了他有一段时间,土地爷托梦告诉他们淄川有一个朋友要来,他们可以资助他一些东西。
隔天许某给王六郎烧纸钱,感谢他这么照顾自己。可是王六郎因为身份原因,不方便和许某见面,只得托梦相见。几天后,许某带着村民送的许多东西回家,王六郎无法出面,就刮了几股风相送,几股风围绕着许某转了好久才散去,这自然也让村民满是惊讶。
许某回家后,因为招远县村民送的东西家里变得宽裕起来,从此也不再打渔了。
这篇文很长,原文包括最后作者的评论,足足有一千五六百字之多,为了尽量让读者了解过故事,仅仅是意译都要一千个字,这是聊斋开篇以来最长的文本了。
篇幅有限,解说放在下一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