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跳快慢对寿命有影响?研究了200万份数据,得出理想心率

 成靖 2023-07-24 发布于辽宁

首发2023-07-19 18:35·脊柱医师张风江

在此之前,阿尔兹海默症协会杂志曾发表了一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团队走访了2147位60岁及以上的瑞典人,结果发现,相比于静息心率在60-69次/分钟的群体,其心率大于等于80次/分钟的老年人,患上痴呆症的风险提升55%了不止

虽然说,心率与老年痴呆之间的关系有待验证,但我们仍能从这个研究中看到,心率快慢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以往很多研究证实,心率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如果心率出现了问题,可能就会增加患上疾病的风险。

因此,想要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健康,就需要对心率有所了解。那么,为什么心率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正常的心率范围又是多少呢?

一、心率为什么这么重要?正常范围是多少?

在人的一生当中,心脏会不眠不休地跳动25~30亿次。而我们常说的心率,就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也被视为衡量心脏跳动速度和节奏的指标。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负责调节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当然也包括心率的快慢。其中,交感神经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加快心脏收缩的频率;而副交感神经则会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抑制心脏的收缩速率和收缩力度,让心率下降。

当人体处在放松状态下,身体不需要应对外界的应激刺激或进行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较少,因此交感神经的活动相对较低。而副交感神经则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促进心率的减慢,便于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节省其能量。

除了可以满足不同身体状态的能量需求,心率的快慢还可以当做衡量身体健康的标准之一。正常来说,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心脏泵血,让流动的血液有效地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将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而心率的快慢与心脏的泵血速度相关,正反映了身体的代谢状态。

那么,心率处在多少是正常的范围呢?

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质和活动水平的不同,心率的正常范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测出来的心率,应在60-100次/分钟之间;新生儿在120-160/分钟之间;老年人在55-60/分钟之间。

如果人体的心率出现了异常情况,则意味着身体很可能会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那么,看着这里,可能会有朋友问了。在正常范围内,心跳的快慢与否会不会对寿命有影响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二、心跳快慢对寿命有影响?200万份数据得出理想心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一个人一生的心跳次数是有限的,跳的越快就说明寿命会越短。难道事实的真相,真如这些传言所说的一样吗?

早在1994年起,我国的温启邦教授就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温启邦教授收集了近200万次的健康体检资料。在排除干扰因素之后,温启邦教授发现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每超过60-70次/分钟一次,预期寿命就可能会减少4个月。

实验数据显示,与心率在60次/分钟左右的人群相比,心率在80-90次/分钟的人群,会缩短五年的预期寿命会平均;在90-100次/分钟的人群,会缩短八年预期寿命平均;如果超过100次/分钟,预期寿命会竟然会平均缩短13年!

温启邦教授认为,虽然90次/分钟和60次/分钟都处在正常的心率范围,但是相比于60次/分钟的心跳频率,其90次/分钟的心跳频率运动得更加频繁,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一定负担。

而且,较高的心率还会让心脏在短时间内不断快速地收缩与舒张,可能会减少心肌供氧,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对心脏产生较大的损伤。

画图心跳drawing chart heartbeat

无独有偶,另外一项发表于《细胞报告》的研究也显示,低心率更有利人体健康。在研究过程中,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人的心肌细胞进行药物干预,发现在将心率降低10-20%后,心脏的代谢模式发生了改变,心肌细胞中周期蛋白和周期依赖性激酶的表达明显升高,大量心肌细胞开始进入细胞周期,出现分裂增殖的现象。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通过乳鼠、斑马鱼心尖切除模型,以及成年鼠急性心肌梗死3种动物模型,验证了当心脏受损时,适度降低心率能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通过上述两个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较低的心率与更好的整体健康状况相关联。在正常心率范围内,跟较高心率的人相比,较低心率的人群可能会更健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两种研究仅仅是观察性研究,虽然揭示了低心率和寿命之间的相关性。但是却不代表着两者有相关关系。而且,如果心率过低的话,可能会造成心脏泵血次数减少,导致全身各器官组织供血不足,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危害人体的健康。

因此,若个体发现自身的心率低于正常水平,需要谨慎对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排除潜在的心脏问题或其他健康风险。

总而言之,拥有正常的心率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极为重要。如果想要维护心脏健康,饮食上有没有什么东西是需要忌口的呢?

三、想要心脏健康,这三样东西吃不得!

我们都知道,合理的饮食能够帮人体维持在更健康的状态。以下这三样东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极力去避免的:

1、甜品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000份受访者的血液,发现赤藓糖醇等人工甜味剂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不仅如此,研究数据还显示,参与者在服用30g赤藓糖醇后,其血浆内的赤藓糖醇水平会不断增加,甚至超过了凝血风险增加的阈值。

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和肠道菌群失衡有关。人体在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甜品以后,其肠道菌群可能会出现失衡的现象。

而肠道内部的部分有益微生物可以生产一种短链脂肪酸,它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够在体内发生炎症时,降低血管发炎受损的风险,减少其因脂质在血管伤口沉积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尽量减少甜品的摄入,维护心脏健康。

2、酒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朋友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些人觉得没什么,殊不知,长期酗酒可能会对心脏造成恶劣影响。酒精在进入以后,会抑制某些离子的通道,干扰心脏细胞的电信号传导,导致心律不规律,时间一长,则可能会诱发心率失常。

不仅如此,酒精还会收缩血管,阻塞血液流通,为了让血液正常流动,给各个脏器供血,心脏不得不增加泵血,时间一长,则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室肥厚,给心脏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3、能量饮料

不少朋友特别喜欢喝能量饮料,不仅味道可口,还可以补充能量。但时间一长,却发现自己的心脏出现了一点小毛病。

要知道,多数能量饮料都含有很多糖分,长期大量摄入,则会导致血糖上升,引发胰岛素分泌增多,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使其收缩。而血管阻力的增加,则需要心脏更加频繁地泵血,血压也会随之升高,时间一久,可能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运动能量饮料Sports Energy Drinks

另外,能量饮料中还含有高浓度的易兴奋物质。人体在摄入以后,会对心脏造成一定刺激,增加其负担。如果全时间内过量摄入,甚至会加快心率,引起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

除了饮食上的忌口,还有什么东西能帮我们降低心率,更好的维护心脏健康吗?

四、经常做这三件事,有助于心脏健康!

如果担心自己的心率过高,影响身体的健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以下这四件事情:

1、关灯睡觉

《美国科学院院刊》曾报道过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将20名健康成年人分为两组,让他们分别处在极微弱光源和照明状态下睡觉。经过两天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处在照明状态下睡觉的志愿者,出现睡眠质量下降,以及心率和心脏收缩力提升的现象。

研究者对此做出解释,认为处在照明状态下睡觉,大脑因能感受到光照的存在,所以会让身体依然处在白天警觉的状态,身体无法按照应有的方式休息,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总而言之,当我们在睡觉时,最好处在弱光的状态下。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在午睡时,最好要拉上窗帘,减少光线对大脑的刺激。

2、多食用大豆

说起豆浆、豆腐等食物,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们餐桌上一种常见豆制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被很多人喜爱。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大豆中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和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大豆还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它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作用,适当摄入,有助于减少动脉堵塞,保护心脏健康。

3、每日多步行

平时天气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选择去公园或小区花园里步行散步,不仅可以放松解压,对自身的身体也有着一定好处。

我们大家都知道,适当进行散步,可以提高心率和呼吸率,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血液循环。长期下来,步行则可以增强心脏的肌肉力量,改善心脏的耐力和功能。

不仅如此,除了锻炼心脏耐力以外,适当的步行还可以锻炼血管周围的血管平滑肌,增加其血管壁的柔韧性,起到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水平的效果。

总结:

人生本就是一场减法,特别是对于人体最重要器官之一的心脏。好好善待自己,不要迷恋眼下一时的快乐,而总想着来日方长。

每日多用均衡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来装备自己,注重控制调整自己的心率,在平凡的日子里拥抱平安幸福。

参考文献

[1]丁冠文,徐胜媛.静息心率与预期寿命[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0年3期, 383页, 2020.

[2]钟国强.心率与寿命[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S1)
:2.DOI:CNKI:SUN:LXGB.0.2011-S1-2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