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默默(169):沙龙策划有感

 金晓哲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过几天学校组织读书沙龙活动,老师安排我承担策划任务。在策划中,我对“沙龙”这一活动形式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最初,我们的活动形式是在年级征集讲书人并让他们制作PPT,主持人将这些人的展示串联起来。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最为保守,但也最为稳重的一种。这种形式对于主持人和讲书人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产出的效果也算不错。

在准备资料的时候,我有了一些新想法:这种单向的“灌输”,真的能勾起同学们的兴趣吗?于是,我便上网查找了一些学术沙龙的视频资料。在看完这些资料之后,我发现真正的沙龙是听众与讲解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而非讲解者对观众的单向输出。

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和老师、同学们讨论,对读书沙龙的形式设计做了一定的改进。主持人从一个报幕员的身份转为一个节奏的把控者,不再单纯地去念稿而是去对各个讲书人的讲述内容进行简单总结与点评。同时,还在活动中穿插互动环节,让听众、主持人、讲书人直接互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从这件事中,我产生了一些体会。第一点,是要勇于尝试,敢于试错。的确,让主持人自主把握节奏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样产生的效果也会有质的飞跃。就像面临挑战时,我们不能一味地求稳,而应去努力尝试一个效果更好的方法。第二点,在解决问题时,应尝试运用新方法,提出新方案。在这次策划中,我尝试让主持人跳出传统的“报幕员”角色而去参与到整个活动的内容推进中,会极大地增强节目的趣味性与效果。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认为也需要去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最优的而非最传统的解决方案。沙龙的要进一步完善,际检验。希望沙龙圆满成功。

从这次策划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也希望我能够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作者简介:默默,2008年10月生,初中三年级好问少年。周一专栏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