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为害瓜类作物的萤叶甲 为害瓜类作物的鞘翅目害虫主要是叶甲科萤叶甲亚科的黄守瓜、黑守瓜以及黄瓜甲虫,它们是多食性害虫,可为害瓜类作物以外的其他多科作物。 1. 黄守瓜与黑守瓜(萤叶甲亚科) 黄守瓜(图片来自搜狐号“农村小达人”) 黑守瓜(图片来自搜狐号“农村小达人”) 黄守瓜、黑守瓜根据其甲背和足的颜色可分为多个种和亚种,在中国分布的主要是黄足黄守瓜和黄足黑守瓜。 黄守瓜和黑守瓜据报道除瓜类作物外,还可为害其他多科粮食与蔬菜、水果作物,但它们主要为害南瓜、黄瓜、丝瓜、西瓜、甜瓜等各种瓜类作物,有瓜类作物的时节和地块,一般偏食瓜类作物。根据个人经验,为害南瓜的常是黄守瓜,为害黄瓜和丝瓜的常是黑守瓜。以下关于黄守瓜生活习性、危害方式以及防治办法的介绍,也都适用于黑守瓜。 黄守瓜为害瓜叶(图片来自《长江蔬菜》杂志) 黄守瓜幼虫为害根茎(图片来自《长江蔬菜》杂志) 黄守瓜体型为长卵形,后部略膨大。体长6-8毫米。成虫全体橙黄或橙红色,啃食瓜叶和花瓣、嫩茎;常以身体为半径旋转咬食,使叶片留下半环形食痕或圆形孔洞,受惊后即飞离逃逸,但不飞远,稍后仍会飞回落脚在瓜叶或瓜蔓上。黄守瓜成虫耐高温,对光、温的强弱较敏感,中午光线强、温度高,食量就大,阴雨天不活跃,清晨不敏感,可人工捉拿或用双手拍死。 黄守瓜常群集为害,一张叶片上可以有多头黄守瓜同时为害,直到把叶片吃成网状,严重影响幼苗生长,直到瓜类作物成株后,黄守瓜的相对危害才降为轻微或可忽略的程度。黄守瓜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为害最烈,一年发生2-4代,越冬后的成虫从4月中下旬开始为害瓜类作物。 雌成虫将卵产在靠近寄主作物的根或瓜下的土缝中,幼虫共3龄,初孵幼虫为害根及茎基部,2-3龄幼虫吃叶,3龄后或可钻入主根或根茎内蛀食,或危害贴近地面的瓜果皮层和瓜肉而使瓜果腐烂;在日本九州,有报道说黄守瓜啃食黄瓜表皮招致棒孢菌入侵而引发黄瓜靶斑病。黄守瓜老熟幼虫在根际附近作椭圆形土茧化蛹,羽化后的成虫转为在地上部取食。 黄守瓜幼虫和蛹不耐水浸,也不耐药,可在植株根部附近土表撒施噻虫胺或辛硫磷颗粒剂防治。释放的化学物质能驱离天敌,身上醒目的颜色也是对天敌的一种警告,因而未见有天敌的报道,但白僵菌对黄守瓜有很高的活性,可以用作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化学防治可用溴氰菊酯(拜耳敌杀死)或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叶面喷雾或灌根。 在植株根部撒草木灰或石灰可减少黄守瓜成虫产卵;卵孵化需要高湿,雨后可致成虫产卵量激增,菊酯类杀虫剂兼具驱避和杀卵作用。用草木灰浸出液与石灰水的混合液进行叶面喷雾,也有良好的防效。 黄守瓜与黑守瓜常被农村人当作是萤火虫,其实只是外形相像而已,萤火虫不归叶甲科而归为萤科,分水栖和陆栖两类,水栖萤火虫的幼虫吃螺类、贝类和水生小动物,陆栖萤火虫幼虫则会捕食蚯蚓和昆虫等小动物,或以蜗牛、蛞蝓为食,可见萤火虫是我们人类的益虫。 萤火虫 2. 黄瓜甲虫(萤叶甲亚科) 黄瓜斑点甲和黄瓜条叶甲(图片来自肯塔基大学农学院,作者Ric Bessin) 黄瓜甲虫有两种:黄瓜条叶甲和黄瓜斑点甲,其中黄瓜条叶甲与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黄直条跳甲相像,但比跳甲大一些,成虫体长约5毫米。黄瓜斑点甲的两个鞘翅上各有6个大黑斑,但靠近头部的左右两个斑点合二为一,因此俗称十一星黄瓜甲虫。 黄瓜甲虫为害瓜类作物,偏爱黄瓜和甜瓜,成虫在杂草、腐叶堆、木头堆、堆肥以及田间作物残余中越冬,在黄瓜种植季节到来之前,以杂草或其他田间作物为食,在土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啃食地表下的根以及近地表的茎基部,成虫为害叶片、花朵和果实,干扰授粉和坐果,为害叶片可造成落叶,为害瓜果可使瓜果表皮留下虫斑,影响适销性。黄瓜甲虫的生命周期大约为8周,世代重叠,一年可发生7-8代。 但黄瓜甲虫最大的危害不是虫害和而是病害,它传播黄瓜和甜瓜的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在黄瓜甲虫的消化系统内越冬,翌年春天被黄瓜甲虫身上的口器和虫粪带到黄瓜、甜瓜作物上,通过虫害伤口进入黄瓜、甜瓜的维管束定殖,损害维管束并导致运送水分和养分的维管束受阻,植株迅速萎蔫枯死。 黄瓜甲虫还能传播黄瓜斑驳病毒病。 据报道蚯蚓粪肥中因含有较高的酚类化合物而能大幅降低黄瓜甲虫的危害。目前主要用于小菜蛾、蚜虫、粉虱和害螨防治的玫烟色棒束孢菌生物制剂也适用于黄瓜甲虫。 黄瓜斑点甲的食性比条叶甲杂得多,除黄瓜外还能为害大豆、菜豆、棉花和玉米,黄瓜斑点甲一种食根亚种的幼虫就是著名的玉米根虫,或称玉米根萤叶甲,我们将放到下一节玉米的鞘翅目害虫中一并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