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6年,金人的铁骑渡过黄河,一口气打到了开封城下,宋朝历史上最耻辱最黑暗的一刻即将到来。 宋钦宗早就吓破了胆,他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破财免灾。于是,下令让康王赵构带上重金前去金营议和。 赵构接到命令就屁颠屁颠地往金营奔,结果到了磁州却被守将宗泽拦下。 宗泽说:“康王,金兵已经渡过黄河了,你现在去除了白送性命,没有任何意义。” 一语惊醒梦中人,康王听取了宗泽的意见,逃到了相州。 几个月后,靖康之难爆发,北宋灭亡。 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王公大臣,妃嫔、公主、皇子等3000多人全部被金人掳走,包括赵构的妻子邢秉懿,母亲韦妃。 赵构则成了宋朝唯一留下的皇室血脉,后来在南京称帝,建立南宋,为宋朝续命150多年。 只是,从此以后赵构就再也没有听取过宗泽的建议。 北上的路上,宋人受尽凌辱,宋徽宗34个女儿,被蹂躏致死的就有21人,宋钦宗的皇后不堪其辱选择了自尽。 邢秉懿坠马流产,还没等身体恢复就被盖天大王带走霸占,韦妃被送进浣衣院一天接待上百名金兵。 途中宋钦宗利用金兵看守松懈的机会,命曹勋逃走去找赵构,希望他能带兵前来搭救。 邢秉懿摘下耳环交给曹勋,对他说:“请代我转告康王,希望能早日与他团聚。” 曹勋满脸热泪,带着众人的期待,匆匆离开。 只可惜,康王爱的只有自己的生命和地位,邢秉懿和徽、钦二宗到死也没把康王盼来。 听闻开封城破,皇帝被俘,宗泽马上与赵构联系,与他约定好半路截回二帝及亲眷。 然而,畏敌如虎的赵构根本就不敢前来,等宗泽大军赶到时,勤王士兵竟无一人到达。 宗泽在北京大名府见到了赵构,他慷慨激昂地拿出自己的抗金计划,希望赵构能亲率军队抵抗金兵,收复故都。 可他得到的回复却是让宗泽南征,赵构东逃。 他还命令宗泽要对外宣扬赵构也在南征军中,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企图让宗泽作为诱饵,吸引敌军兵锋,以掩护他顺利东逃。 已经66岁的宗泽接下了这个艰巨的重任,南下与金兵接连打了十三仗,每战每捷。 岳飞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到了宗泽的队伍中,因作战勇猛,得到宗泽赏识。 可以说,岳飞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是离不开宗泽的培养的。 赵构登基成了宋高宗后,依然不愿意抵抗金军,只想偏安一隅。 岳飞万分焦急,他顾不上自己的官卑职小,直接给宋高宗上书劝他渡河北伐。 宋高宗非常生气,只给他八个字的批语: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然后把他军职军籍,逐出了军营。 就在岳飞万念俱灰之际,又是宗泽收留了他。在宗泽的培养、提拔下,岳飞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抗金将领。 此时宗泽守护的是都城开封,这里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已经是一个烂摊子,到处废墟一片,民心不稳,盗贼横行。 宗泽到任后,建设、招降两开花,他一边搞建设恢复旧都,一边搞定盗贼,扩张军队。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编组了一支百万军队,粮食更是积储了足够半年食用的量。 金人原本以为开封城破后,汴京成了一座死城,再次南下抢掠应该是无人能挡的,可是他们却遇到了宗泽,屡屡吃败仗。 宗泽的威名,很快响彻北境。 只要有宗泽在,金兵连汴京的城门都不敢靠近。甚至提起宗泽,金兵就不自觉地喊一声“宗爷爷”从不敢直呼其名。 宗泽已经解决完了一系列的难题,到了四月以后,他认为天气逐渐炎热,金人骑兵不耐暑热,弓不劲,马不肥,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 眼看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宗泽前后向宋高宗连上二十四份奏表,恳请他返回开封,主持报国仇、复故疆的大计。 为了让宋高宗放心,宗泽在奏书中写道:“臣若有毫发误国大计,臣有一子五孙,甘被诛戮。” 宗泽,一个70岁的老人了,为了江山社稷竟连全家性命都赌上了,这片忠心天地可鉴。 然而,这些奏表到了宋高宗那里就统统变成了废纸,他得到的回复只有嘲讽和训斥。 宗泽失望极了,本该退休养老的年龄,却一直为国为民心力交瘁,而得到的回报只有冷眼和横眉的攻击,最终忧愤成疾,一病不起。 当岳飞等将士们前来探望时,他并无只言片语提及家事,而是强振精神,嘱咐将士们:“我死了,你们好好抗金啊!”一群久经沙场的硬汉,眼泪愣是止不住地哗哗直流。 等将士们走后,宗泽唯独留下岳飞,在他面前吟出了杜甫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弥留之际,宗泽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北伐大业,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喊三声:“渡河!渡河!渡河!” 宗泽走了,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走了,开封城的百姓痛哭了三天。 他死前的三声吼,激励着无数的抗金英雄,却始终没有唤醒宋高宗。 此后,岳飞接过了抗金的接力棒,尽忠报国却死在了“莫须有,风波亭”,还我河山终未实现。 最看不惯一些人说宗泽、岳飞就是愚忠,情商低,这是用错误的价值观来解构这段历史。 宗泽、岳飞报的是国,效忠的是中华民族,而不仅仅是愚昧的宋高宗。 而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他们这些精忠报国的中华民族大英雄,身上穿越万古的家国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