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说“木叶”》为主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中大语文 2023-07-24 发布于福建

发现语言暗示性,创造诗歌形象美

——以《说“木叶”》为主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说“木叶”》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执教者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单元统领、群文阅读的思考。

首先,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主题是“发现与创造”。执教者围绕这个富有思辨性的主题,在回顾单元内几篇课文后,设计了四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其中第一个学习任务是围绕《说“木叶”》课文,“梳理作者的发现与创造”;第二个学习任务是比较阅读单元内两篇课文,探究科学家屠呦呦与文艺学家林庚思维方式的不同;第三个学习任务是比较阅读课内外林庚的两篇文艺随笔,探究作者在两篇随笔中思维方式的相似;第四个学习任务是交流学生原创诗歌,“分享自己的发现与创造”。最后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课文后知识卡片部分的知识点加以考证,进一步发现与创造。通过以上学习任务群,师生对单元主题“发现与创造”和课堂主题“发现语言暗示性,创造诗歌形象美”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

同时,语文学科中群文阅读的精髓往往在于比较与发现。《说“木叶”》本就是林庚先生群文阅读的典范之作,他在对古诗词的比较阅读中发现了一系列的现象,认识到了共同的规律。因此,执教者整合了如下群文:主文本(课文《说“木叶”》)、同单元其他课文(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后知识卡片(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本课相关的文艺随笔(林庚《青与绿》)、同单元同类课文(屠呦呦《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学生诗作(魏为《雨滴》、沈子墨《奇怪》、杨淑婷《渔家傲 治学》)等。在或求同或求异的比较阅读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不断生成奇妙的发现,并随着各种发现来推进课堂,从而深化单元主题,提升核心素养。

【过程设计】

1. 单元回顾

    从单元主题“发现与创造”入手,组织学生通过填表活动,简要回顾本单元屠呦呦、梁思成的发现与创造。学生结合课文《说“木叶”》后的“学习提示”板块,对课文里林庚的发现有了整体的感知。

 

单元回顾

选文类型

篇目

作者

发现与创造

知识性

读物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中国建筑的“文法”与“词汇”

《说“木叶”》

林庚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组织学生学习本单元各篇课文后“单元学习任务”板块,结合课文,探究屠呦呦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的。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或记述科学探究的历程,或阐说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阅读这些文章,能让我们感受科学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体验学术研究的独特魅力,还能让我们了解“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例如,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


2.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说“木叶”》中,林庚是如何发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

在学生圈点勾画后,老师组织学生探究学生林庚的发现过程,及相关的思维方式。个别学生的回答得到多数同学认可后,请发言的同学走上讲台板书自己的发现。

在三个学生发言后,第四个学生刚好提到对比思维。老师就顺着对比思维过渡到学习任务二。

相应文本一:林庚《说“木叶”》

3.学习任务二

学习任务二:请比较《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说“木叶”》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

由于在单元回顾部分,学生已经重点复习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因此在本环节中学生收到学习任务后很快有了思考。

刚好发言的学生很有思辨性地提出《青蒿素》是从未知开始探索,直到发现已知,而《说“木叶”》是从已知开始探索,直到发现未知。因为《说“木叶”》和《青与绿》似乎都是从已知的语言现象开始探索,直到发现未知的语言规律,老师就顺势而为,过渡到学习任务三。

相应文本二: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性

屠呦呦

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上世纪50年代,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失败。由于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掠。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全国范围的523工程抗击疟疾。我所在的研究所很快参与到这一工作中,并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组成。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提纯可能具有抗疟效应的成分。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我们调查了2000种中草药,确定了640个可能具有抗疟效应的成分。从200种中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成分用于老鼠模型测试其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身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程度的抗疟性。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唯一提到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记录,出现在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写道: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想到,我们所使用的传统加热提取方式,也许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有必要在较低温度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性。改变提取方式后,我们的确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抗疟效果!

我们随后将提取物的酸性和中性成分分离。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对感染的老鼠和猴子100%有效!这是青蒿素发现的突破口。(摘自屠呦呦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致辞《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4. 学习任务三

学习任务三:请比较《说“木叶”》《青与绿》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有何相同。老师先推荐了林庚的专著《唐诗综论》,组织学生快速阅读《青与绿》,探究它与《说“木叶”》之间是否有相似性,都是从已知到未知。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提炼出作者的结论,即绿象征着现实,而青象征着理想。

之后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两篇文章之间其他的相似性,刚好有学生提出,两篇文章都是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老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强调了单元主题,阐述了解决问题与学以致用的关联,过渡到学习任务四。

相应文本三:林庚《青与绿》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青”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5. 学习任务四

学习任务四:请尝试创造诗歌形象美,并分享给同学。

老师先亮出之前组织学生原创编辑成的班级诗集,组织学生相互欣赏,然后引导学生把自荐与他荐相结合,给足学生展示原创作品的时间。

在学生展示作品的时候,老师运用信息技术(视频展台)把学生诗作投影出来,鼓励学生自由朗诵,其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学生诗作里的形象美进行深入探讨。两位同学展示自由诗后,老师发现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把对现实的思考投射到了文学创作中,甚至把现实中的丑转化成了诗歌里的形象美。

第三位同学展示了一首词《渔家傲 治学》,重点分享了其中“鸡”这个形象。老师引导其运用信息技术(古典诗词门户网站“搜韵”)现场搜索,把自己的作品与古人的作品作比较,探索其中相同的意蕴。

相应文本四:学生魏为《雨滴》、沈子墨《奇怪》、李淑婷《渔家傲 治学》

雨   滴

我是一滴雨滴抬头,

是我于此诞生的天空低头,

是我即将到达的大地

那一把把不合的花伞

或阻止着我

或迎接着我

但当我想绽放出耀眼的花朵时

我仍是一滴雨滴

 奇怪

一个盗用光明的人进入无尽黑暗的人

一个用寂静搁置遮蔽了天籁之音的人

一个永坐台下自以为在舞台中央的人

不是疯子 亦不是小丑

只是睥睨狷狂 看见他站在自己的脚跟上

不由得悲从中来 时而狞笑 时而哭嚎

电话铃声歇斯底里地响

笔直地响 发狂地响 被抻了又抻

或许本就是错觉 其实无人问津罢

寂静 使房内布满层灰

延长半拍 空无一人的房更空旷

他 调调色盘 光与影的轮廓已被抹去

水乳交融 却龟息墨黑

犹如枯守梦境 薄光的平面浮凸

视与觉 任意长度 深及原生状态

这个人拿自己的假发来致敬看客

闹剧永远在筹备中 脑内情绪很拥挤

在大街上分外空虚 刚转身离开

被讥讽得体无完肤

我们想要藏起他的华服

然后尽情嘲笑他的衣不蔽体

渔家傲.治学

酣中鸡鸣天破晓,少年意气拼中现,正是题海征战处。

何由弃,三年不负青春路。

历炼千次成虎胆,沙场点兵卧龙意,挥斥方遒题金榜。

心无惧,似箭光阴切莫误。

6. 课后作业

作业:请在下列文段中省略号部分补充一例,以论述段首观点。可以运用“搜韵”搜索,也可以翻阅原文。

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林庚的作品之后有自己的发现与创造。其实林庚的学生袁行霈也有新的发现与创造。由此过渡到课本上《说“木叶”》之后“学习提示”板块部分的知识卡片,也就是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的节选片段。

但这个节选片段中有一个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刚好经考证,老师发现原文中没有省略号,袁行霈另外举了一例。于是生成了一项课后作业,即补充省略号部分,并对探索方法做了提示,可以运用“搜韵”搜索,也可以翻阅原文。

相应文本五: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课后学习提示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袁行霈[pèi]《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