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有了解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虚”这个词吧,什么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双虚、阴阳两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词呢? 因为血为各脏腑营养供给之源泉,可提供人身体正常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精神运动的能量供给,血盛则神清气爽,“血虚”则神志不安。 血是如何供给到各个部位呢?就要靠气,“气虚”则运化不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生长的源泉,而气又是血流通的动力。 所以,了解气、血、阴、阳才是日常调理身体的关键 我列举了各种情况的症状及对应治疗方法,以供大家所需。 1、气虚 症状:气短乏力、易感劳累、面色苍白、食少腹胀、气力不足。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建议:服用党参(人参)、麦冬、五味子等泡茶。 2、血虚 不管是心血虚、肝血虚都有失眠、多梦、神志不安的情况,且面色白而少泽,皮肤干燥,运动不灵活,常有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的情况,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建议:服用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泡茶或煎服。 3、气血两虚 中医讲:无气则无血,无血则无气,血久虚伤气,气久虚亏血,气血两虚的情况常出现在久病之后、大病之后。 建议:服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泡茶或 煎服。 4、阴虚 阴虚火旺之人,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或黄,头晕,耳鸣,大便硬干、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容口干口渴,观其舌苔、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建议:服用熟地黄、泽泻、山药、茯苓、丹皮、山萸肉煎服。 5、阳虚 阳虚之人为气虚的后期,也是常说的“火力不足”之人,平时机体代谢能力偏弱,手脚冰凉、喜食热物、易腹痛腹泻、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 建议:服用枸杞、山药、桑葚、芡实、牡蛎、海参、蚕蛹、益智仁、覆盆子、辣木叶粉、肉桂煎服。 6、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之人,既有阴虚内热,又有阳虚畏寒的情况,中医讲阴阳皆消皆涨,阳亏久了无法化生阴,阴亏久了无法升阳,所以在滋补时,只能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建议:服用人参、鹿茸、海狗肾、黄芪、当归、枸杞子、杜肿、黑顺片、莬丝子、熟地黄、肉苁蓉、阳起石、淫羊藿、韭菜子、鹿鞭、牛鞭煎服。 气血顺畅,阴阳调和,则自然无病。《黄帝内经》有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