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父亲的脊梁,撑起了一片蓝天;母亲的慈祥,暖润了一片心田;孩子的希望,引领了家的方向。 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角色,若是角色错位了,或者只懂得索取,不知道付出,那么家庭就乱套了。 一个家庭最坏的状况:父亲没有格局,母亲只要结局,孩子不能谋局。 01 父亲没有格局。 家庭如棋,父亲是棋手。走一步看一步,是满足当下,走一步看三步,是稳中求进。 作为顶梁柱的父亲,操心的是每一个人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自己应该如何去引导大家。在最苦的时候,应该知道如何熬过去。 明朝成化十七年,浙江余姚的王华考上了状元,接着仕途顺利,一路做到了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 俗话说:“一人富,不算富;一家富,才算富。” 有了成就之后的王华,用尽心思培养儿女。他借助各种机会,考验儿子王守仁。 比方说,一起游玩时,他出上联——春长。王守仁对下联——夏半。 当王守仁在官场上得罪了宦官刘瑾之后,被贬到贵州龙场。因此还牵连了王华,导致王华被调任出京城。 去贵州的路上,王守仁被刘瑾派来的人追捕,他挑水,躲过一劫。 面对困境,王华说:“孩子,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 正因为有了父亲支持,王守仁才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等。 相比之下,清朝的和珅,就只顾贪财,想要为儿子留下大量的财富,让其坐享其成,结果和珅自己的入狱,家里的钱财被抄走,儿子也变成了苦命人。 心中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父亲,若是没有大的格局,那么儿女就只学会了吃吃喝喝,在苦难面前,也没有人引路。 如果把父亲比喻成大树,但是没有办法承担起大树的角色,不能为家庭遮风挡雨,那么“树倒猢狲散”的征兆,就出现了。这样的家庭,一开始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父亲是那个默默前行,又走在最前面的人。不管风雨有多大,都不会退缩。当儿女遇到了风雨时,他还要主动去承担,并且鼓励儿女接受风雨的洗礼。 02 母亲只要结局。 家有三餐、四季,母亲是巧手。连房子都收拾不干净,衣服都懒得洗,家就没有了温馨,还让人寒心。 作为家庭的“贤内助”,母亲要把关爱之情,放到每一个人身上,让所有的人都“宾至如归”。 有的母亲,就像“我要的是葫芦”里的主角——春天,种下一粒葫芦种子,当种子发芽了,慢慢攀上了架子之后,就不去浇水施肥了,哪怕叶子被虫子吃掉了,也不管。到了秋天,葫芦苗枯萎了,葫芦没有看到。 放到现实生活来看,只要看结局的母亲,有这样的表现。 其一,丈夫回家时,不问工作有多苦,事业做到了哪一步,只问收入有多少,钱要赶紧拿出来,全部上交。 如果丈夫没有赚到钱,马上机会翻脸,一哭二闹三上吊。丈夫很累了,还要听各种抱怨的声音,因此对家庭失望了。 其二,孩子放学回家,母亲不问学习情况,不问吃饱穿暖的问题,只要学习的分数。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母亲就会大发雷霆,训斥孩子。从来不会引导孩子,到底要如何提升成绩,读书的细节是什么。 其三,她非常霸道,认为清扫家庭的事情,需要丈夫去做,孩子早点去体验。只要有人顾着家,自己就可以无所事事了。不认为自己要“主动示范”。 不问耕耘,只问收获,这是把道理搞反了。正确的做法是——担心好事,莫问前程。只要努力耕耘了,把事情做好了,至于结局好不好,就另当别论,并且事实证明,结局不会太差。 莎士比亚说过:“有德的妇人,即使容貌丑陋,也是家庭的装饰。” 母亲的德行,就是家庭和睦,相夫教子的根本。母亲只要结局,说明她习惯了被人伺候,在家里张牙舞爪,不得不知。 03 孩子不能谋局。 家有世世代代,孩子是“火炬手”。从父母手里,接过家庭的火种,若能接得住,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是接不住,那就偃旗息鼓。 有多少家庭,父母辛辛苦苦创业致富,建了大房子,到了儿女手里,一夜就败光了。 秦二世,得到祖辈的家业,天下的钱财都可以由自己支配。可悲的是他习惯了吃喝玩乐,坐上王位之后,挥霍钱财,建立奢华的宫殿,很快就把家底败光了,位置也弄丢了。 相传,他在年轻的时候,就胡作非为。在聚会之后,看到大臣们的鞋子,都整齐地摆放在门口,就狠心地踩踏,发泄自己的不满。 好的家庭,会告诉孩子:“以后的路,要自己去走。” 父母会早早放手,让孩子去选择人生,去独自面对生活。从而,孩子会谋划自己的人生大局,从而推动家庭的兴旺。 培养出了不会谋局的孩子,父母不会得到孝顺,反而会被拖垮。等父母过世之后,也许一切都会归零。 04 如果家庭出现了最坏的样子,也不要马上就拆散家庭,而是积极挽回局面。
用爱来解决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父母都爱孩子,父母彼此相爱,孩子爱父母。在爱的基础上,经过沟通,就能摆正位置,形成共同目标,谋划百年大计。 记住,一个家庭的趋势,是父母创造的,孩子推动的,谁都别懈怠。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