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中,日军称八路军跳出包围圈,是因为会“钻地”,其实另有真相

 格林书屋 2023-07-25 发布于广西

1943年春,八路军129师走出了被日军围困、国民党军经济封锁的困境,恢复和发展速度很快,又引起了日军的警惕。日方《华北治安战》书中记载说:

“太行军区的共军一向被称为该边区军区中的最精锐部队,华北共军的指挥中枢的第十八集团军总部,也设于此。该部虽屡遭日军扫荡,但因巧妙运用退避战法,保持了战斗实力,现正通过'精兵简政’以图再起,同时继续对日华的军、官、民行使各种政治谋略,以及破坏小据点和通讯交通线等。1942年6月以来,该部在重庆军第40军势力逐渐衰弱的情况下,正企图南下扩大地盘。”

为此,日军华北司令部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肃正作战”,以“消除搅乱山西省的棍源”。

5月初,日军出动一万五千之众,对太行腹心地带展开毁灭性的大“扫荡”。日军在进攻太行根据地之前,迫降了国民党的新5军(军长孙殿英)和40军(军长庞炳勋)。然后,日军分别由潞城、武乡、辽县、沙河、武安、林县任村集、东岗 区出发,以“梳篦队形”,步步压缩合击,希图把八路军统率机关 和基干兵团合围在辽县、涉县间的清漳河两岸。并且,日军又派出了挺进队,伪装成八路军,夜行晓宿,不经村庄,不走大路,目标还是偷袭129师师部和八路军总部。

关于这次作战,看看双方的记载是很有趣的。129师参谋长李达的书中写道:

“在日军主力部队和挺进队出动之前,我们就获得了情报。刘邓首长判明敌人的企图之后,决定乘敌人的合击圈尚 未形成之时,师部机关先行转移,跳出合围圈,转到外线。

5月5日晚上,我们师部由涉县赤岸向西北转移。集总同时向太岳区转移。师部转移的方向,恰和由辽县、武乡东犯的敌人对进。当我们抵达黎城南委泉以西的下黄堂地区时,我派出一部分警卫队牵制、迷惑敌人。当他们同敌人接火以后,我们判明敌'梳蓖队形’的间隙,就从中安全地转了出 去。此时,我主力部队也已经转到外线同敌人周旋。”

而日方的《华北治安战》书中也详述了这次作战,尤其是他们一再扩大规模的原因及作战的部署和经过,并且注明各兵团准备训练中的特殊事项:

“一根据前一年的战斗训练,研究了新战法;二发挥夜间的机动力及处理地雷的训练;三向全体人员分发敌干部的照片。”

日军的主要目的是偷袭129师师部和八路军总指挥部。结 果如何呢?日军在该书中写道:

“作战顺利进展,各兵团逐渐压缩包围圈,神速,果敢连续进行攻击。9日以后,逐渐采取分散形势,至13日为止,搜索 攻击潜伏之敌,尽力获取敌人的物资。但是,要在短期内捕捉善于避免正面交战、彻底实行地下战术的共军,是极为困难的。因此,未能取得大的战果。”

刘伯承等人是如何跳出日军的合围圈?日军的结论是“共军”“彻底实行地下战术”——即八路军实行“地下战术”,从地底下钻出去了。

其实,八路军哪里有这样“钻地”的本事!

李达上将军在书中说:

“日军的这一记述,并非完全正确。当时,刘伯承同志并 没有采取所谓'地下战术’,而明明是在地面上公开地同日军周旋的,只不过是在夜间而已。他所以能指挥部队跳出包围圈,是根据准确的情报和周密的计算。如日军各路支队的出 发点、向心速度和会合点等,他是了如指掌的。”

作战双方的记述,很有意思。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刘伯承在抗战中是如何率领八路军与日军周旋、跳出包围圈的高明策略的。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