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家传菜

 冬歌文苑 2023-07-26 发布于北京

家传菜

说起我家的家传菜,其实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所用食材都是最常见的。只是因为同样的食材,不一样的做法,有几样小菜传了几代人,有着我们家自有的特色而已。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几样家传菜在我的手上还在做还在吃,也有下一代依然比较感兴趣的,也有的并不为孩子们所青睐,因为现在的菜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食材的品位上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与语,可挑选余地实在是太大了。但对我来说,它们是我快乐生活感受的一部分,也是我永远而美好的记忆。

萝卜豆子是第一个值得提起的,因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是一道很有可能和猪肉有关联的菜肴。所用的食材有红萝卜、黄豆、花生米、豆干、猪肉等。萝卜豆子,当然是萝卜、豆子唱主角,萝卜是冬季的主打菜之一,量大且便宜。黄豆也不稀缺。黄豆泡好,花生米也用开水煮一下,去掉红色外衣,萝卜、豆干切成一厘米见方的丁,肥瘦各半的猪肉切成更小些的丁。先将肉丁爆炒至半熟,放酱油和大料翻炒。接下来依照食材难熟的程度依次放入黄豆、花生米、萝卜和豆干,每放一种食材,间隔几分钟后再放下一种,能吃辣的再放入一定量的干红椒。这道菜是一种炖菜,炒后加水炖煮而熟。因为有肉,虽量少也能解馋,想到肉也有想吃的欲望;动植物蛋白有机融合,兼有蔬菜萝卜,营养全面;从口感上看,鲜辣香诸味俱全。除此之外,这道菜因为没有绿叶菜等不易保存的食材,故可以反复炖热了吃。做一顿可以吃几顿,越吃越有味。这道菜也是母亲的最爱,九旬高龄还惦记着。

青椒炒番茄也是我们家独有的做法。这是一道夏天所特有的菜,那时番茄、青椒只有夏天才有。番茄汁多味酸甜,青椒选最辣的,配比是一半一半。素油烧热放葱花,将切好的番茄和青椒同时倒入锅内,翻炒至番茄出汁,青椒半熟时倒入酱油,约一分钟后,放入准备好的蒜片,翻炒两下即可出锅。最后的蒜片很关键,提味就靠它了。这道菜的亮点是酸辣有味,开胃下饭,酸辣中和。让辣和酸都有所收敛,融合出彩,让人欲罢不能。那时我的胃口极差,饭量很小,还没有我家的猫咪吃得多,但有了这道菜开胃,往往能多吃一倍。这道菜在菜品丰足的今天,仍然深受孩子们喜爱。

南瓜也是常见的蔬菜,嫩时切丝炝着吃,老南瓜烧稀饭,这些都是常见的做法。而我家的红烧南瓜才是一绝。烧南瓜所需要的南瓜是很讲究的,太嫩不行,出水还不糯;太老了也不行,容易碎而且太甜,不能成菜。要选那种从皮上看是以青为主略带些许黄意,打开后南瓜肉以白中微黄,籽未饱满者为佳。将南瓜洗净连皮切成滚刀块,热锅中放入适量油,葱花炸锅,放入南瓜块翻炒,酱油八角盐等作料自不必说,辣味足的青椒、大蒜瓣要同时放入。等南瓜炒至皮软时,加适量水烧至南瓜熟糯收汁为好。烧好的南瓜香辣有味、软糯微甜、入口即化,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此做法必须连皮做,皮起到连带不散的作用。

还有一样小菜我敢断定是老太太或是更上辈传下来的,因为我听老太太说过要做这种小菜的。把甜面酱、红辣酱以二比一的比例,放在热油锅里炒一下,不断搅动让其均匀炒出香味即可。别小看了这道小菜,会让你的味蕾有着不一样的体验,就馒头吃,保你食量大增。

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这几种家传菜在我的味蕾世界里永远都有着一席之地,我会常常做,反复品,珍藏于心,记载在我心中的菜谱里。

2023年4月17日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孟芹玲,网名苍耳,安徽濉溪县人。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有作品发表在《散文诗世界》《蚌埠日报》《淮河晨刊》《仙游今报》等纸媒,收录于散文集《踏歌而行》《渔樵歌笙》《清歌流韵》,刊发在海外报刊。在文学平台《冬歌文苑》发表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六十多篇。现任《冬歌文苑》编审。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