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医案有何好处!

 经方人生 2023-07-26 发布于四川

真正临床丰富的医师都喜欢读案,古人也非常重视医案并有书写医案习惯,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医案》,各家学术大量医案专著谓之汗牛充栋,为今天我们临证提供非常真实的临床案例与治疗经验!

我读临床之余也是比较喜研学医案的,通过前人案例,可以了解经典条文所指,可以了解方剂的组合规律及意义。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古人(近代前辈)著书立说都是非常严谨,认真的,所载案例基本真实可靠,一般不会哗众取宠,不会弄虚作假,毕竞,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课题费,奖金等等,思想较之单纯!

读医案的前提是必须有较高的文学水平,能读懂古文,然古文深奥晦涩难懂,没有文言文基础,读起来会很困难,乏味,同时还得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病案中涉及经典条文,方记,必须有所了解,没有这两方面的基础,就通读不了古医案,也就没有了兴趣!

通过古医案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学术特点以及临证病机分析,加深对方证理解达到入木三分!

下面我记述一古医案:

邵阳周某,年三十,一日肩舆(坐轿)就余求方,云患风症,发作无时,屡医不效。

出方阅之,皆普通祛风药,令人喷饭。

据述风作时手足瘛疭(不自主抖动),面皮震动,头晕眼花,猛不可当,风息(停)则但觉口苦头晕,手足顽麻而已。

审其面色如醉,舌苔黄厚,不甚燥,尖露红点,切脉弦数。

即予风引汤,以便泄风止。

通过这则医案学习,对风引汤临证舌脉是不是很深刻呢!

所以,读案会让我们在学习中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