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琅琊山——环滁皆山外,林壑尤美。

 紫陌君的店 2023-07-26 发布于甘肃

当我们置身于自然面前,犹如天空的一颗星,渺小中带着一丝的超然。带着一首诗词,去爬一座山,去山间寻味历史,在高阁中聆听历史。

爬山,很累,但登顶的喜悦只有经历过的才会懂,汗水顺着脸颊流下,那是沿途最好的风景。一路的拾阶而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六一居士给我们最好的解释,也是对琅琊山最好的赞美。《醉翁亭记》便是欧阳修留给琅琊山最美的礼物,从此,琅琊山便开始它的一段历史传说。

‍‍山水皆无情,但遇见多情的人便会生出许多的情,就如李白见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像王勃见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历史中存在着许多的情,情字的左边是“心”,可见,只有用心去感受,才会发现情。

中国的诗词鉴赏中有一种手法是“托物咏志”,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和抱负寄托在山水,寄托在其他物体之上,两者之间有某种共性,如梅兰竹菊便是寄托人们高风亮节、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的品质,说回正题,欧阳修为何在琅琊山写了《醉翁亭记》?或许在当初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到过,这么多年过了,再读《醉翁亭记》是否还有当年的那种感受。

其实欧阳修的一生并不顺遂。尽管他取得了官场上的重要地位,但由于与王安石的变法政策存在分歧,他也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屈不挠地追求文学和政治上的理想,在文学的历史中留下恢弘笔墨,让我们在那泛黄的稿纸间去追忆属于历史的那段过往。

六一居士在宴会上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词文时候,恰巧是被贬滁州之后,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或许,很多人对于流放或者贬谪容易失去最初的梦想,然后随波逐流,但欧阳修没有,当他到达滁州之后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心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中又有一份欢喜。

琅琊山位于安徽滁州琅琊区,海拔300多米,四季分明,夏季避暑必去的一个地方。

从北门进入,首先是游客中心,在山脚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进入景区是不要门票,但其中的景点是收费的,价格也合理,可以买全票。进入景区之后就是很长的一段盘山青石板路,沿途会经过《醉翁亭记》题壁,接着就是一段沿溪流穿谷底的路,正如欧阳修在文中写的那样,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林壑尤美,佳木秀而繁阴。

步行一段时间之后,千年醉翁亭石碑浮现在远处,之后就是醉翁亭,青砖白瓦中透露着岁月的变迁,那被岁月侵蚀的笔迹依稀看见往日的热闹。宅子的周围被竹子包围,听着风吹竹林,在风声中想象当时醴泉,佳肴,还有那醉酒的人。

之后是一段山路,山路蜿蜒在山中,像一条匍匐着的巨龙,钟灵毓秀。路的两边都是各种各样树木,其中有很多的珍贵药材,而且路比较湿滑,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耳机中听着音乐,佳人陪伴在左右,人间的乐趣也莫非如此。

沿着山路走一段之后到达深秀湖,湖面泛起微波,远处的亭楼倒影在水中,湖光山色,湖中的倒影被贪玩的鱼儿打乱又重新排列。看着渐远的水波,和远处的山衔接一体,这便是最好的风景。

沿着山路继续走,我们眼前出现了琅琊寺,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楼阁错落有,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琅琊寺,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从琅琊寺出来之后,便是通向顶端的最后一段路——南天门。这段路比较陡峭,而且台阶之间的跨度比较大,垂直落差比较大,对于一路行进进山的人来说,体力和耐力已经疲乏,在最后登山的时候容易打退堂鼓。但相信自己,山顶的风景远远比山腰的风景好看,远超山脚的风景。当经历过艰辛之后到达南天门,恭喜你,你已经到达顶端。稍作休息之后可以去琅琊阁去看一下,去领略一下,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山顶后边是东门,也是休闲跑道,对徒步爱好的朋友可以选择一路走下来,而且下山的风景也非常美。山的后边有一个观光台。

注解:

六一居士:欧阳修在63岁那年写的《六一居士传》中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醉翁亭记》石碑和千年醉翁亭石碑是网络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