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子恋“老家”

 满江红文学 2023-07-27 发布于河南

小暑前后,家里有了喜事。

从过道经过,抬眼望去,上角的燕窝里,传出微弱的叽叽声。

我们家里,添“新丁”啦。

早些年,我还小。住土坯房时,就有燕子筑窝。那窝,半个碗一样大小,贴在屋檐下。平常,孩子们在院子里打闹,娘总是提醒我们:“小声点,别吓着燕子。”娘说,燕子会给家里带来好运。果然,二哥在青海当兵复员不久,因表现优秀,又是党员,大队、公社、县里,一路绿灯,被推荐到北京,上了大学。

世代文盲的老原家,有人上了大学。我相信,娘的话,没有骗人。

20多年前,兄弟们早已各自成家,分别成了“户主”。在亲朋的帮助下,我也盖起了自己的两层小楼。第二年春天,大门朝东的过道里,燕子找上门来,筑了新窝。那窝,筑在了顶部的一个角落,呈布袋状。窝口,长约10公分,呈椭圆状,同样朝东。

燕子,分享了我们家许多喜事:儿子成家,我当爷爷,孙子孙女上学,我写的短文,在省市获了小奖,等等。

大约七八年前,天气逐渐转凉的时节,燕子们放心地回南方去了。

几只懒惰的麻雀,发现过道里的燕窝,挺大,挺温暖。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愣头愣脑地住了进去。

“雀占燕巢”的故事,在我们家,真实地上演啦。

之后不久,我就发现,燕窝的“肚子”上,出现了一个,小孩儿巴掌大小的窟窿。

不是靠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果实,谁会去珍惜呀!

第二年,春暖花开,燕子飞回来了。发现自己的窝,变了模样,遭到了破坏。而且,还有“别人”身上,留下的“香水味”。叽叽喳喳一番,又飞走了。

这一走,两三年没有回来。后来,燕子们对“老家”,还是有点不舍,有点眷恋。啄来新泥,对老窝上的窟窿,进行了修补。紧挨窝口的地方,仍留下个小豁口;内部,可能也进行了“装修”。燕子,重新搬了进去……

接近大暑了,三只小燕子把脑袋,齐刷刷地伸出窝口,张大嘴巴,叽叽喳喳,等着燕妈妈捉来虫子,送进它们的嘴里。偶尔,会有小燕子,不小心从窝口掉下来。急得燕妈妈,飞来飞去,发出悲哀的求救声。同时,会引来众多的燕子,在院子里哀鸣盘旋。

我只好搬来梯子,把小燕子轻捧手心,将它送回窝里。

燕妈妈很感激,一刻不停,又飞向空中,继续捉虫子去了。

我相信,用不了几天,它们就可以从窝里飞出去,像妈妈一样,剪出自己的精彩。

本期作者推介

原金贵,男,河南汤阴县城关镇人,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普通农家,热爱农村生活。喜欢文学创作,因天资愚钝,虽笔耕不辍,但鲜有作品问世。偶尔,几篇短文,散见于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