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虫瘿

 丰雨 2023-07-27 发布于安徽

在小龙山海拔 460 米悬崖边,我发现一片树叶上排列着九只翠绿的小葫芦,小葫芦大小均匀,玲珑可爱。在附近的另一片树叶上,一只昆虫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我知道那是被人贬称为臭大姐的蝽象,与九只小葫芦没有半点关系。我感叹在大自然中,不清楚的事物真是太多了,甚至连小葫芦所在的那株树也不认识。

回家上网,将小葫芦照片发到微博上,寻求知情者赐教。不久有网友 “不认识植物”的回应说这是虫瘿。平生第一次接触到这样陌生的名词!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我上百度,在短短时间就获得许多关于虫瘿的搜索结果:所谓虫瘿,即昆虫为繁衍后代在植物上制造的瘤状居所。可以产生虫瘿的昆虫,称做造瘿昆虫。产生虫瘿的植物,叫做成瘿植物。由于寄生昆虫种类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突起物形状也不尽相同,据此可鉴别寄生昆虫的种类,这种鉴别一般称为虫瘿学。

虫瘿通常是由幼虫或是成虫食用植物的某部位,并注入化学物质、或是母虫产卵所造成的机械性刺激所引起。虫瘿产生后,幼虫就在里面发育成长,直到成熟后才离开。造瘿昆虫对植物的选择很专一,通常只在一种植物的特定组织上造瘿,最多也只在相近种属的植物上造瘿。

虫瘿造瘿昆虫有七大类:膜翅目的瘿蜂、叶蜂等;双翅目的瘿蚋、果实蝇等;同翅目腹吻亚目的蚜虫、介壳虫及木虱等;半翅目的网蝽;缨翅目的蓟马;鳞翅目的卷叶蛾、透翅蛾等;鞘翅目的天牛、象鼻虫等。

有些虫瘿可以用来做染料、鞣制材料和中药。在东欧和小亚细亚,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用黄蜂在橡树上产生的虫瘿做补品、或作止血药及某些毒物的解药。在中国,最著名的虫瘿叫五倍子,由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雌虫寄生于盐肤木叶片上的虫瘿。五倍子作为名药,很多人知道,但知晓五倍子为何物者恐不多。从安全生存的角度考虑,虫子致瘿而活不愧为生存的好招术。
(写于2013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