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八大清真寺(3)

 书柜茶室 2023-07-27 发布于上海

福佑路清真寺:

原名“穿心街礼拜堂”,后改称“穿心街回教堂”,俗称“北寺”。位于黄浦区福佑路378号。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同治二年,南京籍的回族穆斯林聚居在老北门一带,为过宗教生活,曾在硝皮弄租两间平房作为临时礼拜场所。

同治八年,在马翰章、哈庆堂、金兰坡等31名乡老倡议下,集资2700银元,购地0.6亩,创建穿心街礼拜大殿。光绪二十五年,乡老们再次集资4000银元,购地0.58亩,扩建二进大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沙云俊、金东旭、杨竹坪等31位乡老又集资1万元,购地0.58亩,扩建三进大殿。并建立寺务管理机构“务本堂”。民国24年(1935年),由哈少夫等发起,将临街石库门改建成三层新式楼房,底层正中作寺门;二层作水房沐浴室;三层作教长室、会议室、图书室、办公室。楼顶筑望月亭。该寺占地1052平方米,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停止宗教活动。1979年11月,经过整修,恢复宗教活动。该寺坐南朝北,拱形花格铁门,门楣上嵌“清真寺”3字。入门为拱形内照壁,立有“务本堂”石碑1块。穿过内门为庭院,庭院北侧,即三层楼房;南侧是三进礼拜大殿。一进正殿,供穆斯林礼拜;二、三进大殿,日常用作议事、经堂教学、婚丧礼仪场所,逢节日大典,则作会礼团拜之用。上海第一所穆斯林学校——务本小学,以及宣统元年(1909年)成立的上海清真董事会,均设于此。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穆斯林成立的反清武装——清真商团曾设于寺内。

2000年5月,由黄浦区政府公布为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