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 阅卷评分方式及阅卷打分规则

 钱首相小泉 2023-07-28 发布于江苏

一、阅卷评分方式

  (概括、分析、对策部分):评分方式:采点给分,重申不重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 阅卷评分方式及阅卷打分规则

  (写作部分):评分方式:划档制,重申更重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 阅卷评分方式及阅卷打分规则

  二、阅卷打分规则

  (一)卷面规则

  申论都是网上阅卷,每次只阅一道题,而且只能在屏幕上看到这一道题,所以请注意一下两点:

  1、考试答卷一定要在规定作答区答题,不要写到格子外去。

  2、答卷千万不要字体模糊、歪曲严重,否则老师看不懂的话会直接失分。

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 阅卷评分方式及阅卷打分规则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左右两张试卷,哪份可以得高分呢,很显然是右边,左边一份勾勾画画,涂涂改改,仅从卷面看就让阅卷老师“难以下咽”,哪还有心情再找点呢?

  (二)扣分规则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扣分项就是错别字了,这是一个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尽量保证错别字不要太多,可能有同学就要问了,错别字导致的涂涂改改太多会扣分吗?

  这里明确说明下,申论答题卡涂改没有相关扣分的说明,但是答题卡有一定的卷面要求。

  还有同学问,错别字导致的论述不清会不会扣分?这个要看情况酌情给分!

  例如:小明坚持要去学校

  若写成小民艰持要去校,错了3个字,没有表述清楚要点,则该点不给分。

  若写成小坚持要去学校,只错1个字,但表述清楚,阅卷老师能明白是一个学生(甭管他是小民还是小明)反正是坚持要去学校,可以适当给分。

  若写成小明持要去学校,虽然也只错1个字,但表述不清楚,阅卷看不懂,则不给分。

  那么,有同学要问了,如果出现错别字应该如何勾画呢?

  1、单字词的勾划

  申论阅卷评分标准中,错别字不仅影响到实际扣分,有可能影响到阅卷老师的整体感觉。复习时,考生要勤练笔,尽量避免提笔忘字现象的出现。但在考场这种特定的、有压力的环境中,出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勾划错误时不要放大自己的错误。单字错误首选“-”轻划,如果横划有可能导致另外的错别字,再考虑“/”。因为从卷面角度来讲,“/”有时候会给人很乱的感觉。

  2、连续长句的勾划

  申论前面几道相对客观的小题是采点给分的,越是后面阅的考卷,这种改卷方式就体现的越明显。因此,找点就成了阅卷老师在批改前几道小题时的“主题”。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就应该尽量将自己要写到的关键点清晰展示出来,而落笔之前的规划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有很多考生习惯边想边写,边写边想。这样就容易出现将整句话或整个点写完了才发现与题目不相符,于是就存在一个勾划问题。

  考生需要注意,如果是对整句话的勾划,要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框起来再勾划掉,要么另起一行开始写其余内容。因为,如果一整行划掉一半或很大一部分,阅卷老师有可能就会默认为整行划掉,这样就会导致有些点采不到从而造成失分。

  (三)打分标准

  尽管申论考试是主观性考试,但申论中有一部分是相对客观的题目,这些题目是有标准答案的。总体来说,申论考试的概括内容、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等部分属于相对客观的题目,一般采取采分制,根据阅卷领导小组制定的标准答案按点给分。评分公式是: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写作部分的阅卷也是有标准的,但这个标准绝对不是一篇现成的、标准的文章,而是根据文章的观点、结构、逻辑、论证、语言、题目等特征进行划档制给分。评分公式是:内容-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上述标准是通用标准,但在历年的阅卷过程中,具体操作过程略有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部分国考和地方申论考试题目的评分标准。

  例:国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申论第三题评分标准

  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0分)

  要求:1.对有关宣传内容的要点进行提纲挈领的陈述;

  2.体现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关心、支持污染整治工作;

  3.通俗易懂。不超过400字。

  【评分标准】

  1.背景、紧迫性:(1)污染现状严重(2分);(2)整治工作刻不容缓。(1分)

  2.贯彻落实《决议》精神:人大给政府的“铁任务”。(3分)(如果仅答出决议的六点措施得1分;如果列举政府自己采取的措施、政府与人大的关系混乱得0分)

  3.政府的举措与决心:(1)“××镇电镀集控区”项目被停工(2分);(2)监控一些重点排污单位(1分);(3)对未来的整治工作表决心:加大力度、坚决整治。(1分)

  4.号召企业、市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整治工作:(1)企业的措施要具体(2分)(如号召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污水处理),否则给1分;(2)号召市民和社会各界支持政府的整治行为。(2分)

  5.目的、意义:(1)整治近海水域污染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分);(2)前景展望:重建家园,让东方明珠重放光彩。(2分)

  6.语言具有鼓动性、逻辑严密。(2分)(建议给前面按点赋分得10分以上的考生加分)

  例:国考省级以上申论第一题评分标准

  1.“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评分标准】

  (1)概括出食品安全等存在问题并归纳出问题的实质如企业诚信缺失等。(2分)(来自“给定资料2”)

  (2)概括出医疗、教育、文化艺术、社会管理等领域存在问题并归纳出其本质是缺乏职业操守等。(2分)(来自“给定资料5、6”)

  (3)概括出社会生活或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并归纳出问题实质是诚信缺失等。(2分)(来自“给定资料4”)

  (4)概括出媒体、网络虚假报道、恶意炒作并归纳出其本质是道德失范等。(2分)(来自“给定资料5”)

  (5)概括出政府监督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并归纳出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等。(2分)(来自“给定资料3”)

  2.“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

  【评分标准】

  (1)编者按的形式(背景、目的、语言、逻辑)。(4分)

  (2)××兄弟的行为体现了守信、仁义的美德。(2分)

  (3)×先生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2分)

  (4)×女士的行为集中体现了善良、大爱的品质。归纳出“善良”或“大爱”给2分,归纳出“见义勇为”给1分

  (四)大作文打分标准

  大作文的话和其他题目阅卷方法不一样,可能很多人会奇怪自己大作文分数较低,这其实就是因为大作文的阅卷规则导致的。

  首先就是类文的划档了,这个在申论试卷上已经明确说过了,每类文的评判规则。阅卷老师第一次拿到答题卡的时候,就是先划档,划了档就能在这个分数段进行赋分了,所以这就导致了大作文比前两道题靠采分点给分要模糊得多,一般来讲,还是给个中间分,50分的题目,给个23分-27分之间就可以了

  最后说明下,老师不是机器,是人,在面对多份批改试卷的情况下,卷面整洁,主题明确的答卷无疑更受阅卷老师喜爱,相应的会把分数给的高点。

  所以考生一定要保持答题卡整洁,文章主旨明确,不要写的跟散文一样,不要卖弄你的文采,毕竟文章写得再华丽,在阅卷老师一心找给分点的时候反而会使得老师烦躁,找来找去都找不到给分点,所以直接给你打个最低分。

  三、阅卷启示

  第一是狠抓字数。要掌握好字数,判读字数的标准是文章最后那个字前面所有的方格。标点符号算字数,空格算字数。字数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根据要求掌控。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字数不够,用材料凑。字数太多,要学会割舍。

  第二是狠抓卷面。卷面就是生产力。好的卷面可以帮大家提高5到10分,这一点都不夸张,道理前面已经讲得很透了。可以试想两篇文章,一份卷面整洁,内容很差,是绣花枕头。另一份卷面零乱,但内容很好。结果会怎样?卷面整洁的卷子虽然也可能是三类卷,但一定是三类卷中的高分,甚至一不小心会成为二类卷。而对那个卷面零乱的卷子来说,能进入三类卷就不错了,因为第一关就可能被咔嚓掉。好卷面靠什么?一靠字体,二靠认真。你可以字体不漂亮,但你绝对不能不认真,绝对不能满纸涂鸦,胡改乱画。只要不是关键部位,例如第一段,每一段的首尾句,能不改就不改。因为对于非主体部分的内容来说,阅卷老师通常看不到。

  第三是狠抓条理性和首尾句。答题时一定要有条理,至少是看起来有条理。首尾句的过渡一定要明显,格式要清楚。文章结构要让阅卷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如果结构不在格式上清楚地表现出来,那么阅卷老师就不得不把你的文章一字一句全部看完,而这会给他造成一个你文章层次不清的感觉。规范的格式写作我们会在后面的第三部分第五章文章写作给大家详解。但是请大家注意,条理不是一定要用句号来表示的,分号也是条理,整齐的句式也是条理。

  第四是狠抓论点。首先要根据后面要讲到的形成论点的方法,提出一个正确的鲜明深刻的论点。接着要学会在合适的地方把论点凸显出来。论点能在题目中体现出来是最好的,如果不行(题目既定的情况下),应该学会开门见山,第一段就点出来,最迟拖到第二段点出来。如果在最后说出观点,估计你的文章已没有出头之日了,因为急性子的阅卷老师,已开始翻下一份试卷了。

  A老师阅卷实录三

  A老师非常好奇采分的问题,仔细回忆了相关的过程。所谓采分点就是阅卷组拿到申论答案以后,会根据题目分值将答案进行分配。如本次阅卷的第一道概括题,20分分配如下:结构分2分,采分点16分(8个点),主观分2分。其实,卷子批到最后,就机械化了,一般就给个中间分、安全分,字看着顺眼一点,有几个采分点的,就给个9分,字差一点或者采分点少一点的,就给7—8分,保证不会出错,误差率也在可控范围,全组的阅卷率就很容易通过。

  后面的大题不可能将好几十分都拆成一个个采分点,所以都是划档给分的,这就比前两道题靠采分点给分要模糊得多。一般来讲,还是给个中间分,如50分的题目,给个23—27分就可以了。

  A老师阅卷实录四

  A老师参加阅卷后,很多朋友都问他考试的窍门,A老师总结了非常重要的两点:

  一是一般考试第1、2道题是得分的关键。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评卷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给得也理直气壮。最可怕的是主观性的阅卷分数,老师就是觉得文章写得好,也不敢给高分。所以,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

  二是为了便于规范统一,采分点大多数都是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关键词或字眼,或者是对其的稍加改装整理。除了政府工作报告或重要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的别的词汇是不太可能成为标准答案中的采分点的。但是完全照搬大段原文也是不行的。所以,如何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关键字眼,然后把它们拼到答案中,是练习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